净空法师:为师及教学之道

教育,净空法师
净空法师讲述 2002/9/13 新加坡耕心园

  诸位耕心园的老师们:今天忍师约了我到这边跟大家见面,现在儿童读经在中国已经相当普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们在海外也在极力的推动,不但是对儿童,更重要的是对成年人。最近净宗学院把《弟子规》翻成英语,在澳洲,当地人参加我们这个课程活动的人愈来愈多,反应非常好。他们听了之后,我们同学们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做人应当是要这样的,这个反应非常之好。所以在澳洲推动读经的教学是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这是一桩好事情,同时也给我们很大的信心。这个活动我们想在学校里面来推动,正好现在有两个学校来找我,我会把这些课程介绍给学校。

  圣贤的教诲,没有别的,实实在在讲就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个好人,怎样在一生当中过最幸福美满的生活,怎样在这一生当中不会堕落,不至于来生堕三途恶道,那就错了。圣贤人的教导是希望我们一世比一世好,往上提升。除了每一个宗教他们所奉祀的神圣,他们宗教里面创教的人,以及宗教里面讲的先知,我们佛法里面讲的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接受圣贤的教诲,认真努力学习,契入圣贤的境界。这是中国古时候读书跟现在读书目的、方向不一样,古人读书志在圣贤,决定不是在名利,现在人读书是为名为利,中国古时候读书是学圣学贤。

  如果大家都能够走圣贤之道,这个世界是和平的,哪里会有战争?不但没有人祸,天灾也不会有。为什么?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是我们生活环境,人心善良就不会有天灾;不但没有人祸,天灾也不会有。这个话其实并不难懂,算命看相的常说,看风水的尤其讲“福人居福地”。人的心好,言语好,行为好,好人就是有福的人,有福的人居住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是福地。如果这个地方还有天灾人祸,就说明这个地方居住的人民没有福报。福是要我们修的,圣贤人的教诲都是教我们积德修福,没有教我们造业的。积德修福从哪里做起?说实实在在的话,从《弟子规》做起。在我们佛门里面,你看佛教学生,教这些弟子们,从哪里学起?从《十善业道》学起。《十善业道》就是佛门里面的《弟子规》,这是基础,基础的基础,一定要认真学习。

  今天我们这里开课教小朋友,教小朋友读,他读得再好,读得再熟,没用处,将来长大踏进社会,他就完全变了。这是什么?他没有根。那要怎么教?他要懂得意思,而且还要做到,每一句都要求他做到。小朋友你要求他做,他回答是:你叫我做,你自己没有做到。这时你怎么办?所以他的信心不能建立,根扎不下去,这个地方我们就要懂得教学。教学,做老师的人很辛苦,老师要做出榜样来给学生看。释迦牟尼佛一生八相成道,不就是做样子给我们看吗?他所讲的话,他统统做到了,我们对他才产生信心。如果佛只会说、不能做,我们绝对不会信仰他,绝对不会跟他学习。他是做到之后再说,这是圣人。说了之后就做到,这是贤人。说了做不到,那是骗人!我们得搞清楚、搞明白。

  今天社会为什么有这样的动乱?我是大概有三十多年没有看过报纸、杂志、电视,我都没有看过。今天世界的动乱,你们知道的比我多。昨天傅居士送一本小册子来给我看,基督教的,他们讲末日现在已经靠近,这话是真的。我略略的翻了一翻,他讲现在的家庭,现在家庭破碎了,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础,细胞。家庭要是破碎,好像一个人身体细胞坏了,细胞要是坏多了,影响整个生命,这个世界上各个地区社会,如果家庭问题多了,那世界末日就来了。

  印光大师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他老人家圆寂大概才半个世纪,他的教诲“敦伦尽分”这四个字是大道,“闲邪存诚”这句是大德,“信愿念佛”这句是大行,“求生净土”是大果。他跟我们讲了四个大,大道、大德、大行、大果;这四句话能拯救今天世界的灾难,能挽回末日的灭亡,能度世尊往后末法九千年的众生,我们要懂得。伦就是大道,中国人讲道德,古圣先王常讲“以道治国,以德化民”。道是伦理,伦理第一个是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这是家。家的外面是社会,社会有君臣、有朋友,五伦,伦常大道。所以讲道德,什么是道?你总得要清楚,总得要明白。这个道是什么?是自自然然的道理,不是哪一个人的学说,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就跟春夏秋冬四时运作一样,这哪里是人的发明?自自然然的道理。

  古圣先王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平天下就是让天下人都得到平等,是这个意思。用什么?用伦常的道理。每一个人能尽到每一个人自己的本分;本分,儒家讲得很清楚,“父慈子孝”,做父亲的本分是慈爱,做儿女的本分是孝顺。“五伦十义”,义是义务,你应当要尽的本分,你养的儿女、生的儿女,你要教。《三字经》上,小朋友都念得很清楚,“养不教,父之过”。不但是过,现在要加上罪,你不教,你(父母)有罪。“教不严,师之惰”,那今天还能讲。为什么?今天老师,说实在话,很不容易教学生,学生不听,学生不接受。不像从前,从前师生之道现在已经没有了,师道没有了。

  我跟诸位报告过,我小时候进私塾,我念私塾的时间很短,大概只有四个月,以后就改成学校了。念私塾,拜老师,行古礼。那个时候也有个礼堂,礼堂里面供奉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神位。我的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先向孔老夫子神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古礼。拜完孔老夫子之后,请老师上座,我父亲在前面,我们在后面,父亲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把自己小孩付托给老师教导;老师要不认真教导,怎么能对得起家长!现在没有了。所以那个时候老师管得严。“教不严,师之惰”,那他有罪过,老师有罪过。学生做错事情要罚,要惩罚,那时有体罚,罚跪、打手心。受罚的时候,回家之后哭哭啼啼。当然父母知道,今天被老师罚了,到第二天父母备着礼物去谢老师。现在哪里有?现在你要打他的小孩,按铃告状,那还得了吗?所以现在老师不能教。不像从前,从前老师打了这个学生,体罚学生,家长来道谢,来送礼。

  一个小朋友德行根基扎稳了,是老师跟家长密切配合把小孩子教出来。在家里面,家长父母给儿女做榜样。做什么榜样?落实《弟子规》。《弟子规》上每一条家长要做到,老师也要做到,学生不能不服。如果家长没有做到,他会问你:你叫我做,你为什么没做?所以做父母的在儿女前面要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做给他看。大概天分高的,三岁开始读书。我是三岁开始读书的,能够到六、七岁这个根就扎稳,影响一辈子,根在此地。通常中下根性的小朋友,六、七岁开始上学。我这是上学很早的,很少,三岁就上学很少的,根是从那个地方扎的。现在这个社会染污这么严重,我能够平平安安度过,没有受这个环境的污染,没有受环境的影响,什么道理?小时候扎的根。所以我们现在感谢父母,感谢老师,知恩报恩。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