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幸福美满的晚年(2)

所以教一个人,一定从小教。父母懂得,又有好老师能够密切配合,这个缘好!这种人纵然不能成为大圣大贤,不失为正人君子。在佛法里面讲,他在这一生,他不会做恶事,他是善人,他是贤人,这种人将来不失人身,这是


  所以教一个人,一定从小教。父母懂得,又有好老师能够密切配合,这个缘好!这种人纵然不能成为大圣大贤,不失为正人君子。在佛法里面讲,他在这一生,他不会做恶事,他是善人,他是贤人,这种人将来不失人身,这是最低的限度。如果遇到更好的增上缘,老师、同学、善友、善知识,他可能破迷开悟,他可能超凡入圣,这是善导大师常讲的“总在遇缘不同”。能给一切众生做最好增上缘的,这个人功德可大!哪些人?那就是中国人常常赞叹仰慕的古圣先王。从前帝王都称为圣人,真的,哪一个朝代开国的帝王,确确实实是圣人。“圣”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对于宇宙人生真相通达明了,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明白人,不胡涂,所以他的教化是成功的、是圆满的,是对一切众生带来真正的幸福美满。得到人民的敬爱,不是没有道理,这个里头一丝毫的勉强都没有。

  所以从小奠定德行,再长大,成就学问。亲近老师的时候还没有成年,大概在十二岁之前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六、七岁开始教他读书,所读的经论,只教读,不讲解,就是天天教你读,读遍数。老师启蒙就是教句读,教你念得很熟,统统都能够背过。因为这一个阶段,人生这一个阶段记忆力最好,要发挥你生理上的特长,应当要记住的东西,在这一个阶段里统统教你把它记住,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所以小学是背书,没有讲解的。小学学礼,道德落实在礼节里头,所以小学生学礼。学唱歌,歌词就是诗词,诗词是教小学的标准。孔老夫子,你看看他所删订的《诗经》,标准是什么?思无邪,“诗三百,一言而蔽之,曰思无邪”,使他有娱乐也很活泼,没有邪思,起心动念都正,纯正。父母师长给他做的好榜样。

  到十三、四岁智慧开了,他应该记住的东西,那全都背过了。十三、四岁是进太学,中国古时候的教育只有两个阶段,小学跟大学(太学就是大学),没有中学。小学里头是童蒙养正,太学里面就是完全讲解、研究、讨论,所讲解研究的东西就是你从前所背过的东西。所以上太学也很自在,非常快乐,不要用书本。哪里像现在读书的时候,参考书籍一大堆,累死人,那个读书苦!古时候读书乐,他小时候都背过。上太学,听老师讲解、研究、讨论,不用课本的,老师也没有课本,老师也背过,跟你讲哪一篇,譬如讲《礼记》,讲“大学”这一篇,甚至于讲第几页第几行什么字,大家都清楚,统统背过!中国古时候不是没有科学,有!所有的这些书本,不管是哪个地方刊印的,每一面十行,每一行二十个字,统一的,没有标点符号。所以说第几行第几个字,不管哪个地方印的书,古时候印的、现在印的都一样,统一!不像现在,现在很麻烦,每一家出版商书店印的书,页数行数都不相同,带给学习的人很多困难。诸位你现在看《四库全书》,我们教室里头有,你看《四库全书》每一面十行,每一行二十个字,统一,这就是科学。

  所以老师带学生,大概一个老师只带十几个学生,为什么?学生再多了,老师的精神体力照顾不到,所以小班制。给你开这个科目,开《论语》、开《孟子》,学习期间大概一般都是三个月,不会超过半年的,一个科目。他是一个科目、一个科目,不能同时学很多的科目,为什么?你会分心,你的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所以开一个科目是我在这一段时间当中,只想这个科目,只想这个科目里面的内容,精神意志统统集中。这个教育方法好得不得了!

  佛法也是如此。这个道场很大,出家在家修学的人很多,佛法一开端也是背诵,你所修学的经典都要背熟。你上讲堂里面,讲堂里头没有用课本的,这个我们可以从古代变相图里面能看到。你看祖师大德讲经,主讲的人坐在上面,听的人都在下面,一个个,你看到有哪一个人拿书本、拿经本的?没有。这一部经,譬如我们讲《弥陀经》,《弥陀经》你不能够背诵,你没有资格进讲堂。大经就更难了,《华严经》那么大,《华严经》不能背诵,你没有资格进华严讲堂。不像现在,每个人都有经本,在从前哪有这么大的福报!

  古时候没有印刷术,经本从哪里来?经本是手写的。学经的人到哪里去学?藏经楼去借经本,你自己抄,你自己手抄。你自己要不肯手抄,那你就得不到这一部经,你想学哪一部经,你就抄哪一部经,藏经楼给你提供原始的数据,你自己去抄。印刷术的发明在宋朝,木刻版本这种方法是宋朝时候发明的,宋以前全部是手写的,叫手卷。宋朝虽然发明木刻的印刷(木板印刷),很费功夫。我们知道这一卷一卷,大概一卷短的十几页,长的五、六十页,超过一百页的很少。印刷工人一天能够做几卷?你讲这个生产的速度,现在诸位到金陵刻经处去看,它那里还有木刻的印刷,一个人一天大概只能做四卷。你就晓得印刷的艰难,经本很不容易得到。

  即使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一般真正读书人或者是出家人,他们学习经典还是用手抄。我这个年龄初学佛的时候,也是抄经。那个时候在台湾,台湾书店没有佛经流通。台湾印经,在我那个时候好像只有三家印佛经,数量很少,价钱也很高。台中有个瑞成书局,台南有个庆芳书局,台北有一个台湾印经处(朱镜宙老居士主持的),三家!得一个经本好不容易,数量又少,种类又少。有些我们想读的经,他们没有,只好到寺庙藏经楼借藏经来抄。藏经不拿能出去,只有利用星期假日到那边去抄,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你要勤学,要好学,你才会有成就。这是讲儒、佛教学都一样,学问知识怎么成就的?很辛苦!哪里像现在,现在人福报是真大,真的是心想事成,想什么有什么,但是他不用功。古人要看到今天这个现象,叹息!他们想学,得不到,你们垂手可得,不肯学,都是遇缘不同。

  学成之后,大概成年了,二十几岁了,你看道德有了根基,学问也成就了,都是古圣先贤的大道。聪明根性利的人,十几岁就参加考试,考秀才。秀才、举人、进士,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学位。这个学位是国家承认的,社会承认的。你考取这个学位,在古时候叫功名,现在人叫学位,就好像学士、硕士、博士。秀才是学士,举人是硕士,进士是博士(最高的学位)。所以国家的学位分三等,现在大学里头也是三等。你考取之后得到社会的肯定,国家的肯定,国家就希望你出来为社会大众服务。你要是乐意为社会大众服务,多半都走参政,从地方官员做起。十几岁在从前做县市长的很多,二十几岁不到三十岁做省长的很多,真能办事,真能够办好事!真正是青年才俊,这样培养的。所以二十岁之后,大概到六、七十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社会人民造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