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古晋《弟子规》1(7)

缘聚缘散,当我们生命结束是一个缘结束了,而我们这一生又有多少的缘积累出来。你到这一个学校服务了五年,当你离去的时候,这是缘散了。而这五年,你有没有价值看得出来。这五年当中,这些教过的学生对你非常的感

  缘聚缘散,当我们生命结束是一个缘结束了,而我们这一生又有多少的缘积累出来。你到这一个学校服务了五年,当你离去的时候,这是缘散了。而这五年,你有没有价值看得出来。这五年当中,这些教过的学生对你非常的感念,甚至於是感谢你一辈子;这些同仁都非常的舍不得,因为你只要出去旅游,回来都给他们带好吃的、带好喝的;你有任何教学的体悟,好的资料,都很无私的跟他们分享,那这五年你活得非常有价值。我们要深思,当我们现在离开这个单位,是有人感恩还是有人觉得走得好?你在当下就要活得明白,这叫观照自己的功夫。

  我们刚刚讲到很多的观念颠倒,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错了,但是一错又没有遇到好的缘分让我们的态度扭转过来,错误了二十多年,不只耽搁了二十多年的岁月,还积累了二十多年的错误要收拾残局。俗话讲后悔、后悔,都是后面才来悔。这一个家长进来以后,看了这本手册就出去了。我一上台跟在座的老师提到,唐朝的白居易晚年学佛,而学佛讲简单一点就是学当一个明白人,不当一个糊涂人。假如从这个义理来解,那诸位朋友你要不要学佛?那当然要当个明白人。而我们历代这些君臣、这些帝王都是读圣贤书,都受三教的教育。雍正皇帝有一篇「上谕」就提到,这儒道释三教,理同出於一原。他们所阐述的人生真理,都是从人的真心、人的善心流露出来的,殊途同归,都是劝我们要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三教的教育相辅相成,绝对没有矛盾冲突。由於这些领导者有这样正确的认知,我们这一千多年的人民有福分接受这些圣教。

  那白居易也很好学,他到了一间禅寺要请教如何学佛。那时候有一个高僧叫鸟窠禅师。上了山,他对鸟窠禅师提到,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学习佛法?鸟窠禅师讲了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念的书多不多?多!比我们多太多了,听了这八个字以后,白居易笑了,他说三岁小孩都知道。禅师接著下一句,八十老翁做不得。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八十岁的人都不一定做得到。而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要认清事实真相,《弟子规》 纵使我们已经六十岁、七十岁了,都不见得有做到。所以我的师长说,八十岁以前还没学都要从这里开始学起。有位朋友将近快六十岁,带著他二十多岁的孩子去听课,在上海。他听完以后,只听了第一天,我们是五天课,听完课要吃饭,他站在饭桌旁边非常激动,他对著我们整桌讲课的老师说:我今天听了一天课,终於明白我修行修了这么多年,一直修不上去的原因终於找到了,因为我的孝做得不扎实,而孝是德行的大根大本。另外一次在杭州讲课,有个七十岁的老先生过来跟我说道,他拿著那本《弟子规》 ,对我说:蔡老师,人生第一课,我现在才开始学。

  白居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问贵在能够力行去做,而不是背多少。纵使从小认知的真理,我们都要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奉行。假如这个家长说,你们教的这些都是小孩学的,你叫孩子要讲信用,结果你不讲信用;我们叫孩子要孝顺父母,结果我们自己对父母讲话大小声,那是绝对不可能能把自己的小孩教好。人生遗憾没有用,所谓要转悲愤为力量,要转烦恼成智慧。我们人生没有办法躬逢圣教,现在还为时不晚,有开始就不嫌晚。而我们要成就下一代的子孙,要让他们从小就能够扎好智慧的根基,上行下效,我们的态度学习正确了,才能够把他们教好。好,那早上的课我们先到这边结束,谢谢大家。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