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他生意也做得不错,他来听完第一节课,刚好下课了,他没有离开就站在墙壁旁边,教室旁,等这些老师跟我谈完话离去了,他走向前来跟我说,蔡老师,我今天只跟你讲一句话,就是我在社会当中摸索了十多年的经验,只是《弟子规》里面的一二句话而已。诸位朋友,你要会听这一段话,摸索了十多年,这是摸索对哦,摸索得不对,这十多年是污染,是堕落。在这个社会的大染缸,十个人,几个人不堕落?十个人,很多人堕落了,堕落的人不只没有领会对的人生道理,他的脑子里都是错误的判断,更遑论把正确的智慧传给他的后代。而他很努力的工作、做人,十几年的时间才体会到经句里面的一点点,那你就看整本《弟子规》有多大的价值,让我们的下一代不必在黑暗之中重新摸索,也不怕走错人生的方向。智慧必须承传才行,人类文化的可贵就在这里。中国一讲到文章就是提到「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以明道」,文章是拿来承载、承传伦常大道,用来明白做人处事之道。文章是贯穿千古不变的真理,这叫文章。现在人写文章有没有想到这里?我想说什么事就说什么事,纵使我的言论会造成天下大乱我也不管,只要我的稿费拿得到就好了,都没有想到要对言论、对社会负责任。 老祖宗发现假如语言跟文字不分开,写文章用文言文,假如这两个不分开的话,我们推断一下结果,有一个朋友离开他的故乡才二十年,二十年之后他跟很多亲友沟通,有一些遣词用句都不大了解,必须要解释一下才懂,这代表二十年当中,语言就会有一个小的变化,那两百年呢?我们现在去把道光年间的人叫过来,你跟他讲讲话,谁有这个能力?好,那算了。你就可以感觉两百年会有一个大变化,两千年你完全跟他没有办法讲。假如他写文章就跟他讲的话一样,那五百年前的文章你看不懂,而且是愈来愈不了解。我们的祖先洞察到这一点,发明文言文,用文言文来承传每一个时代所积累的人生真相真理。只要你懂得文言文,你可以在五千的智慧大海之中遨游,之中去吸收、去成长,所以文言文是老祖宗留给后代子孙最大的恩泽,他让我们的人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诸位朋友,这个巨人你站上去了没有?站好哦,不可以摔下来。你站好了没有?请问你的下一代站上去了没有?好。 我本来读《论语》,子曰、子曰就快要打瞌睡了,这一段话听完以后很惭愧,我的眼泪又掉下来了,我就掉这么几次,你们不要误会。我曾经告诉自己,这一辈子绝对不为伤心掉眼泪,只为感动、忏悔掉眼泪。因为伤心的眼泪掉下来会怎么样?会肝肠寸断。感动跟忏悔的眼泪掉完以后会怎么样?会觉得心情很舒畅、很快活,哭完以后眼前会一片明亮,会更有动力把下一步迈正确。当一个人伤心掉眼泪,他已经愚痴了,他已经在意气用事,再来,他已经没做到《弟子规》了,「身有伤,贻亲忧」,那个眼泪是很伤人的身体的。我听完这一段话是流忏悔的眼泪,老祖宗这么慈悲对待我们,我却把它视若无睹,还把它丢到垃圾桶去。这垃圾桶是比喻,就是不重视,视若无睹。受人点滴都要怎么样?涌泉相报,更何况祖宗的恩德如泉水一般在洗涤我们的心灵。当我把眼泪擦干了,重新打开圣贤的经典。当然,诸位朋友,你不要这个礼拜六回去把书柜里面所有四书五经都搬下来,然后立了一个大志,三个月统统把它看完,这样看书也不对,要一门深入,你不能杂学,是有学习的次第、次序的。 当我重新把《论语》打开来,读著这些经典,突然感觉很亲切,很接近,很能领受。本来读起来很痛苦,为什么现在觉得很亲切?为什么一段师长的话却起这么大的变化?原因在哪里?之前学习文言文、学习古圣先贤教诲,那个障碍不在外面,在哪里?在自己的心中。你觉得它很难,你排斥它,它就离你愈来愈遥远;你转一个念头,很珍惜它,它马上跟你就很近了,从这里我们也印证佛家有一句话说道,一切法从哪里?心想生,真实不虚。只要我们把这一份感恩的心提起来,您学习中国文化速度提升会很快,因为像我这种的基础的人都可以学得好。你们「老气横秋」选不出来吗?一定不会比我差,所以我是抛砖引玉,你的孩子从小又读古书那一定把我干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怎么这么难听?前浪欢喜被后浪推,江山代有贤人出,好。我们要有这一份信心在。 而很多朋友说,蔡老师,你讲那一段是不是安慰我们的?你的语文能力真的有那么差吗?你们有没有这个怀疑?有,太不了解我了,出家人不打诳语,话怎么可以乱讲?这一些事件现在都是有记录的,是吧。你去查我高中联考、大学联考分数,都有记录的,连那一次国文考四十四分不知道有没有记录。而后来开始学习只因为态度不同,我们非常非常的珍惜,不希望再错过,也不希望其他学生、晚辈再错,有这一份使命感。 在念的时候,念一句要吸收一句,不只要吸收一句,还要能用出来、做出来,再讲出来。在座很多推展中国文化的前辈,我相信你们能读的四书经句比我还要多,我的「中庸」第一次从头念到尾是在澳洲净宗学院才念,你们不要被我骗了,我就会这几句而已,只是我会十句就用十句,不要被我吓唬了。为什么我们学一句可以用一句?有那种迫切性,有那种愿心在,当你能提升到这样的定位,你的学习也会很快速。 学习首重要能立定志向,学贵立志,不是你这一生的志向而已,还有分段的志向。诸位朋友,我们来上六天的课你有没有立志?你们立什么志?你们是不是要来立志听看看蔡老师讲得如何,还是立志来看看蔡老师长什么样子。有一次我讲课,听说来了好几台游览车,然后游览车来了,带队的人说,来,你们看,这个就叫蔡老师,我那时候觉得我好像到了木栅去了。看一看也不能当饭吃。有朋友来找我,「蔡老师,我能看到你,我就很高兴」,我说「高什么兴?」假如来看我不能对你生命有帮助那才是我的遗憾,是吧。人与人相处都是相当难得的缘分,我们也是希望不要错过了这个缘。 来,你们六天立了什么志?做《弟子规》,来,掌声鼓励。学贵在专精,《弟子规》真学好了,他往后中国文化的学习绝对触类旁通。诸位朋友,你猜我学了几本经典?我就会讲一本,它的名字叫《弟子规》,我讲了两年了。突然有一些朋友他们去翻中庸、《孟子》、《论语》,看不懂了就来跟我讨论,然后他念了两遍我就开始跟他讲,讲了之后他很满意,他就走了,我突然想「我怎么会讲《论语》?」因为《弟子规》抓到了整个圣学的重要纲领,纲举怎么样?目就张。所以这些《弟子规》处事待人的理跟《论语》是无二无别,我只是把它转化到他这一句的意境里面来就可以办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