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朋友,这样的小孩什么时候开始积福报?从小,他的生命价值从小开始,到了中年服务社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而因为接受圣贤的教诲,他的人生将是愈陈愈香,为什么?因为他的智慧会随著他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成熟,愈来愈高深。一有了智慧,所有的晚辈、所有的亲朋好友巴不得常常来亲近他,向他请教。卢叔叔今年五十多岁了,每次过爸爸节的时候一堆年轻人要帮他过爸爸节,都叫他「卢爸爸」,当在过爸爸节的时候,他的儿子都会有点吃醋「到底是谁的爸爸!」你看,这样的晚年你还怕没有人照顾你吗?这样的晚年过得很有尊严,都是孩子、晚辈来请你「爸爸,拜托啦,来我家住一个礼拜,来我家住一个月」,是求你去住,那绝对不一样。他的晚年享福,有天伦之乐,他的晚年智慧可以让更多人受益,而且他的人生不会随著他的生命结束而终止。 诸位朋友,孔老夫子死了吗?夫子的《论语》,夫子的风范、教诲已经承传了几千年。范仲淹死了吗?范仲淹千年之后的后代在二00二年被邀请到山东曲阜参加全球华人读经会,他是贵宾,他嫡传的子孙走上台去唱了一首歌,叫「岳阳楼记」,当他唱到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在天之灵他也会很欣慰,他当初人生的决定太正确了。我想范仲淹会在哪?我看应该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从范仲淹的行持可以了解到他一定是佛教徒,那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胸怀。这个答案等你们往生以后再确认,确认完跟我打一个招呼,这样我讲会更确定。你看生命无限延伸,这样的人生太有价值了。 诸位朋友,我们的师长今年七十九岁,走到世界各地都是万人空巷,要跟他老人家学习,希不希望你孩子的人生跟老人家一样?希望的话就要从小培福、造福做起。人生格局的不同也只在一念之间,是自私自利还是时时懂得利益他人,人不明白一个真相,利益他人才是真正利益自己,因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做这样的分析最重要的还是要提起对圣贤教诲的信心,有了信接下来要解,有了解要行,解了以后行得彻底,行得彻底证入的境界就愈深愈广。 诸位朋友,这一句「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每个人解的深度不一样,行的境界不一样,契入的状态也不一样。信解行证是无止境的循环,你证入到哪、什么样的深度,你的信就到什么境界,愈信就解得愈深,就一直学无止境。要解必须好学近乎智,「学不倦,所以治己也」,对治自己的习气。而好学第一件要事,「学贵立志」,诸位朋友,我们现在上课立了什么志?你来上课以前立了什么志?还是你只是来听看看蔡老师讲的好不好?有的人来上课的时候看到我讲了一句话「蔡老师是男的!」真的,很多人糊里糊涂就来了。有没有人现在还搞不清楚状况的?那我们实在太愧对你了。 要立什么志?为往圣继绝学。来,掌声鼓励,胸怀大志。「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宋朝张载夫子讲的,前面还有两句。你们以后觉得中气比较不足,可以把这四句话念一下,当然念的时候要像现在这种状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实这样的志向是要做一个好的炎黄子孙。以前读书人不是看自己的家,是看天下,他要对天下负责,他要承传大道,他要「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他希望他的一言一行、希望他人生的态度都能成为后世的典范,他要为整个民族负责,所以我们要定位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以前听这样的言论好像跟我没关系,听起来好像压力很大。哪有什么压力大?我们不是好高骛远,我们了解到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每个人都从修身做起,都能够达到利益这个社会国家的影响力,所以不可妄自菲薄。这一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