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3(3)

人不起仁厚之心,必起自私自利之心,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人的仁慈之心没有被点燃,所唤起的都是自私自利,孟夫子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人的念头都是自私自利的时候,这个国家会怎么样?会

  人不起仁厚之心,必起自私自利之心,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人的仁慈之心没有被点燃,所唤起的都是自私自利,孟夫子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人的念头都是自私自利的时候,这个国家会怎么样?会动荡。我在下面加了一句话,「上下交征利,而家危矣」,家庭里面父子相争、兄弟相争。现在家庭告上法庭的多不多?愈来愈多,父杀子,子杀父,根源是在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加重了就贪心,贪心得不到东西就瞋恨、就发怒,就斗争、战争,愈演愈烈。一念的存心对世界影响甚大。而当一个人把仁厚之心演出来,他身旁的人看到他会起惭愧心,会收歛。

  为什么现在社会风气败坏得那么快?没有好榜样可以看,很多的人做错误的事情肆无忌惮,因为在他的心中都想著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他不觉得惭愧。当他真正看到身旁有一个范仲淹、有一个包公,他当下会不会收歛?铁定收歛,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存心对整个社会影响面很大,所以不亦重乎,不可小看自己的影响。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要移风易俗,不是短时间能够达到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教育工作是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在从事教育、从事教化工作又能持续数十年而不退,才显得他的可贵,才显出他那一份仁慈之心。这句话在孔明的人生态度当中也出现了,「死而后已」。

  后来我自己一个人在海口发展,发展得也很顺利,顺利的原因我们刚刚也讨论过了,「德不孤,必有邻」。杨老师常常开玩笑,她说我把他丢到海口,让他自生自灭。有自生,幸好没有自灭。一年之后老师给了我一个信封,上面写了一句话,她说「蔡老师,你辛苦了」,突然孔明那句话又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老师对我的照顾,点点滴滴暂且不论,光是杨老师这一份知遇之恩,相信一个年轻人才三十岁,她能够放我负责一件这么重大的事情,假如做得不好,她的信誉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对於老师这份知遇之恩,我只有全心全意去做。而在全心全意做的过程,谁得的利益最大?我自己得的利益最大,我的成长、我的历练,在这一年多来快速提升。

  我给朋友讲了三句话,最后一句话就是「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这一份承担是甜美的。记得在高中时候读到《孟子》的一段话,「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诸位朋友,背得出来吗?应该很多人背得出来,因为你们都考过试,「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在高中时候念了这段话,内心有一个想法,我这一辈子(音档中断)说不定还在课程当中数落几句圣贤人,有没有可能?你去调查看看,我很喜欢干这种事,去问问那些中文系出来的,你要不要当中文老师?你要不要传承文化?很少人有坚定的信念要做这件事,他感受不到喜悦在哪。对!这一份精神我们都不了解,下面就断了。

  初中时候觉得不想做圣贤,当我在海口这段时间感受到什么叫披星戴月,以前是背个句子,突然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感受到,早上很早出门,晚上大半在上课,下了课都已经十点左右,再跟家长沟通一下,回到家都十一点左右。有时候还骑著脚踏车运动运动,因为没时间运动。一堂课一堂课上下来,我们成长了,一堂课一堂课上下来,深深感受为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境,而他们苦无方法的困窘,我们渐渐能够感同身受。看著很多的家长,孩子十多岁了,孩子那么样的叛逆、忤逆,他们是度日如年,不断唤醒我们的使命感,我们的「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心,时时鞭策自己要把圣贤的智慧能够真正去领受,能够真正利益所有来听课的人。不是我们在成就别人,是每一个人的恭敬、每一个人向学之心在鞭策著我。

  当看到这么多的人需要中国的文化教育,圣贤教诲,我突然又想起了孟夫子这一段话,明白了「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为什么要提升他不会的能力?因为当我们想帮助一个人,也看到了他的需要在哪,而我们却缺乏这一方面的能力。你看到一个人快要溺水,将要溺毙了,而那个时候你才醒觉到我不会游泳,假如我会游泳,一条生命将不会在我眼前消失。人生身累不苦,身累睡个七个小时,隔天又是神采奕奕,最怕的是心累。心为什么累?看著身旁这么多亲友需要我们的帮助,而我们却没有智慧解决他们的问题,每天只能面面相觑,互相感叹人生的痛苦,那种心累,睡觉都补不回来。

  这些考验、这些历练,都在补我不足之处,深深感受到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当你觉得很多事情应该做,一定要做,而我们却没有能力去做!当这些重要的事情,我们有能力去做,纵使宵衣旰食,纵使忙到身体很疲惫,内心有什么感觉?踏实!这一年多来我不知道什么叫失眠,每一天躺下去睡觉很安心,因为这一天没有白过,终於有做一点利益别人的事,都是一觉到天亮。我在这一段《孟子》的教诲当中批了一个横批,叫做「甘之如贻」。这一份历练只会让我们感受到喜悦、成长、快乐,只要看到孩子进步了,老师提升了,家长懂得教育孩子,那一份辛苦早就已经抛到九霄云外。

  文言文所承传下来的经典,确实是老祖宗给我们最大的恩泽,在读书的过程当中,这一份恩德没有被告知,我们生不起这一份感恩,这一份缅怀。当师长把这个真相说出来以后,我掉了几滴眼泪,因为以前看到经典、看到圣贤教诲都是逃避、都是怠慢,甚至於是把它丢到垃圾筒,不愿意拿出来。人最大的折福就是忘恩负义,这一份恩不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的恩,这一份祖宗的恩,那是融入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多少人在历史的长流当中,做出了「动而世为天下道,言而世为天下则,行而世为天下法」的风范。多少圣哲人挑灯夜读,把他的智慧一字一句写下来,我们不能让他们的血汗白流。

  带著一份深深的惭愧,我重新打开经典开始学习,突然感觉跟圣贤的教诲距离从很远的地方突然拉得很近,读起来格外的亲切。诸位朋友,就只是这么一念的转变,却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从这一份感受我也体会到,一切法从心想生,所有的障碍不在外,在哪里?在你的心中。你把它预设立场,把它当作困难,这个障碍就架在你的眼前;当你的这个念头转了,是非常的珍惜,是拳拳服膺,读一句就把这一句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态度,经典就跟你形影不离了。所以一切法都是心所产生,只要我们这个心念一转,往后学习经典就不困难。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