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十七集)(3)

因为有时候我们做了好事,最后生病了,遇到不如意的事,很容易就否定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样对人生就很大的障碍。所以我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是好事做了必有好的果报。而这一生面对这个大时代,确实造恶的

  因为有时候我们做了好事,最后生病了,遇到不如意的事,很容易就否定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样对人生就很大的障碍。所以我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是好事做了必有好的果报。而这一生面对这个大时代,确实造恶的速度太快,所以现在天灾的速度也很快。我们真的面对到重大的灾害,很重要的一点,心不能乱,心要定。这是刚好今天有感而发,跟大家一起共勉,了解到死并不可怕,死跟换件衣服是一样。为什么死可怕?是因为人不认识死的真相,把它看得很恐怖,最后就被它吓得惊慌失措。一开始跟大家谈到,这个大学生分享给我的一些思考,也提醒我们,我们学习都是用一颗真诚恭敬的心来领受,不能再是背一些知识。

  而我们现在这个单元,对人生非常重要,「君道」当中的「反身」,反求诸己。《论语》当中说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夫子这些教诲很重要,因为我们不懂个中道理,可能自己冤枉作了小人不清楚,德行每天在退步不明白。人生要有意义,要德日进,过日少才有意义;习气不能减,最后都被习气给控制住,这个人生就非常苦痛,非常没有价值。所以君子求诸己,是求诸於自己,反省自己;小人求诸人,求之於人,这个诸是之於的意思。所以我们一遇到事情不如意,第一个念头是我错在哪?还是第一个念头谁害我的、谁没告诉我的?比方我们在部门里面,同仁跟你借东西,借了以后没有及时还给你,结果你要找找不到,当下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我借你、帮你,你还没有给我还回来,气死我了。这还是在怪别人。君子求诸己,事情发生了,首先我有哪些做得不够、不到位的,才造成这件事情。他要借的时候,我有没有给他登记一下?登记了不就没事。而且登记了,我顺便也告诉他,一个很正确的做事方法!

  所以一个事情会发生,往往是在其中的人都忽略了,才会造成这个不好的事情;只要有一个人是清醒的,这个事就不会发生。请问谁清醒了,事就不会发生了?我!我们自己要清醒。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做事态度,你看以前做生意的人事忙先上帐,动物归原。任何一个情况出现,都在提醒我们做人、做事的不足,不是坏事。可是假如遇到了,我们又是指责、责怪,甚至对立,那就错得愈来愈离谱。所以这个「反身」,反求诸己,重要。而这个习惯不养成,到时候不知道要花多少人力跟时间,再把它补回来。所以建立好的做人、做事习惯,相当关键。

  比方处世要「惩忿」,要忍得住脾气,「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假如这一口气没忍住冲突了,家庭冲突、团体冲突,要再把它弥补回来,都不知道要花几倍的时间。而遇到事情能先反身,反求诸己,这个事情不会再恶化,这个事情会转成让每个人冷静,甚至每个人反省自己的不足。所以古人讲到「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我们之前有讲过,两对夫妻住对门,那一对和合的,就是遇到任何事,夫妻都是先反省他自己。另外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的,就是不管什么芝麻蒜皮的事情发生,一定是先怪对方。所以幸福与否,跟我们处世的态度很有关系。

  而在君道当中的反身,为君者他是一国之长,他的心态会影响臣民,所谓上行下效。而且他的心境影响人民,广大之后,他的心境是好的,老百姓心都善,就招大福;领导者心恶,老百姓也效法他,那这个团体、国家就有大祸。所以《大学》里面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所以上位者影响到整个团体、国家的命运。我们历朝历代的君王他们效法谁?近的,效法他那个朝代开国的这些祖先,因为开国筚路蓝缕是最不容易的。远的,效法中华民族的古圣先王,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的榜样,这是很可贵的。二、三千年之后的国君,还是效法这些君王,效法其实也是期许自己成为圣王。

  我们看第三十句,在第四册的五百三十三页。

  昔成汤遭旱。】

  过去汤王在位的时候遭到旱灾。当下:

  以六事自责曰。】

  从六个事情来反省自己、检讨自己,古人他是明理的,他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天人合一,整个大自然的情况跟人心是相互呼应,「作善降之百祥」,不善才会降之百殃。汤王反省:

  政不节耶。】

  治理政事的方法、态度,符不符合正确的法度?就是符不符合这些经典、这些圣王的榜样。在《孝经》在当中都提到,「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所讲所做要符合经典。其实再讲得具体,符合真理,不能遵循错误的思想观念。 

  使民疾耶。】

  所做的事,有没有使老百姓产生怨恨了?关心人民的心声。再来:

  宫室荣耶。】

  『宫室』就是皇上居住办公的这些地方,君王居住办公的地方,『荣』,就是有没有盖得太奢华?这些宫室盖得很奢华,都是用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么做就不符合为君的仁道。把老百姓的血汗钱拿来挥霍,这怎么是仁慈?我们之前晏子跟齐景公的对话,景公强调到怎么样富民安众?晏子回答,你自己要先克制你的欲望,要节欲才能民富;你不搜刮民财,老百姓他生活就没有问题。「宫室荣耶」,是不是花太多不该花的钱,在这些建筑物雕梁画栋上?《论语》当中孔子称赞大禹,禹王也是圣人,夫子感叹到,「禹,吾无间然矣」,就是我实在找不到任何大禹可以非议的事情,就是大禹的人格太高尚。而大禹吃东西很简单、很节省,但是祭祀祖先非常的丰富,所以他是很有孝心对祖先。穿衣服很简朴,可是上朝或者祭祀的时候穿得很隆重。自己在家没人看到,穿的都是补了又补的衣服;在朝堂当中非常尊重群臣,所以穿得很正式,祭祀祖先也穿得很正式。但决定不会花很多钱,在买自己平常穿的衣服上,这是节省之外对於群臣的恭敬心,有孝、有敬。接著孔子又说到,大禹是「卑宫室」,就是他住的地方很简陋、很节约,而把大量的国家财富,用在改善老百姓的水利建设,水利建设愈好这农耕愈顺利,老百姓收入就没问题。所以有孝、有敬,还有时时体恤老百姓的生活,这是仁爱心。古圣先王确实都是从这些地方来检点自己。

  我们说到这里想到,我们邀请到许哲女士,她今年一百一十四岁,她自己穿、住、用都非常简单,她又没有每天吃补品,人家活得这么长寿。大家有没有听过每天吃补品很长寿的?我看出来介绍很长寿的,都不是吃补品的,都是很仁慈的人叫仁者寿。长寿很重要的,慈俭和静,仁慈,仁者寿,仁慈的念头一起来,别人还没受益,自己身心都是太和之气。所以《论语》里面说「仁者寿」是有道理的,利人决定利己。还有节俭很重要,许哲女士很节俭,她在自传当中有讲到,她觉得自己多花一分钱,就是花了她兄弟姐妹的钱,让他们可能没东西吃了,所以她决定不乱花钱。有一次人家的捐款她放在抽屉里面,被小偷给偷走了,许哲女士当下想,是我自己没把钱放好才造成这个事情,她也没责怪对方。这些有德之人,他反身的心境非常到位,而且她说这是我造成的。所以我从今天开始每天再少吃、少用多少钱,我要把这一笔钱还完。严以律己!所以决定是时时都为了天下的兄弟姐妹著想,不会乱花钱。她这个仁慈之心,跟我们古圣先王的仁慈那都是相应,所以也赢得广大群众,对她的支持跟信任。我们接著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