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33(3)

可是你要记住,如果你在修学的阶段当中他故意来找你麻烦,叫你生点烦恼,那是常有的事情,那也是大慈大悲,你不修没有学佛没有 皈依 ,他绝对不会找你麻烦的,不会叫你生烦恼的,你要是 皈依 了学了佛了,常常来找


  可是你要记住,如果你在修学的阶段当中他故意来找你麻烦,叫你生点烦恼,那是常有的事情,那也是大慈大悲,你不修没有学佛没有皈依,他绝对不会找你麻烦的,不会叫你生烦恼的,你要是皈依了学了佛了,常常来找你麻烦,为什么呢?帮助你修行,他要来教化你;好像你们学校老师,特别是做训导主任的,一天到晚找学生麻烦,你看你不是他学校的学生,他对你很客气,你是他学校的学生,那他就常常找你麻烦,常常要管你了,诸佛菩萨也是如此。所以那个找麻烦天天来管,那就是大慈大悲,我们在各种境缘里面去练心,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诚敬心,去练这个,这就叫佛心。

  再看底下这一段,‘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这一段是校量闻经的功德,第一首能校,这是说明普贤十大行愿功德殊胜。我们将闻经的利益来作一个比较,十方所有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我们用众宝来庄严来供养如来,以最胜之安乐布施天人,这个功德太大太大了,而且不是一天两天,他修多久呢?经一切刹微尘劫,时间没法子计算,一个佛刹是一个大千世界,要把它磨成微尘,这个数量有多少,没法子计算!一个大千世界的微尘都没法子计算,何况是一切刹,恐怕连诸佛菩萨都算不尽,这就讲长远之心,他就这样地供养、这样地庄严,他的福报你想想看有多大。这是我们做不到的。

  虽然做不到,看看底下这一首,我们也能办到,‘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超过前面了,现在就问你肯不肯干了!前面像这种修布施供养的功德的确不容易,那要多大的福报,财布施不如法布施,财供养比不上法供养;后面讲依教修行供养,这个福超过前面所说的。但是这一段里面有很重要的意思必须要跟诸位说明,首先你要真正能认识这一本经里面讲的十大愿王的重要性,它是整个佛法的大根大本,决定不能够忽略了。华严经在整个佛法里面称之为根本法轮,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好像一棵树一样,华严是根,本就是它的主干,那一根干,其余一切经,那是枝枝叶叶,离不开根本,从根本生的,它是根本。所以你要对这经的认识,不管那一宗那一派、中国外国,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的法,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刹土诸佛如来,他的佛法都是从华严经生的,所以华严经不但是释迦牟尼佛的根本法,是一切诸佛的根本法。你要能把这一点认清楚,所以十大愿王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根本法的总纲领,所以叫胜愿王,最殊胜的愿王。

  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这个不能成佛是讲圆教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你不修这个法门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你能成正等正觉,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们必预要把它认清楚的。因此这个法门你有缘听到不容易,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诸位虽然没有机会听全经,你能够听到几句也了不起,几句好像碎身舍利,舍利一粒一粒的;全经就好比是全身的舍利,一句一偈是碎身舍利,无比地宝贵。诸位今天有缘能够听到,你所得的利益符不符于经中所说呢?这个很难,为什么呢?听是听了,一经于耳你们这个都听到了,这四个字没有问题大家都有了;后面这三个字有问题,能生信,不能说你不信,你不信的话你在此地一个半钟点就坐不住。你当然也信,信有浅深不一样,有的人信了,相信不解,里面的义理境界不透彻,或者也解了,解了又没有肯照做。信底下有解有行有证,所以信了以后要理解,解了以后要依教奉行,行之中还要不退转,然后才行,行了又退转这还是没有用,所以一层一层地淘汰,淘汰到最后没有几个人了。

  底下讲信了之后怎么样呢?他就发心了,他就发愿了,‘求胜菩提心渴仰’,最胜的菩提就是无上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像善财童子一样他就是发这个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也要像善财财童子一样。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在过去没有接触过佛法我们不晓得,我们所追求的世间的名闻利养,我们求这个;学了点佛法了,我们追求佛法的殊胜,追求弘法利生,搞这一套去了!今天我们恍然大悟,我们应当追求无上菩提,这个才是正确的,普贤菩萨在此地教我们这个,要求无上菩提,这个心就好像害渴一样,渴的时候我们一心想水解渴,这是形容求无上菩提的心之渴仰,一心一意只想无上菩提,其他的我都不要了,那么你这样发心,修行功德超过前面所说的功德了,为什么呢?这个里面闻思修三慧具足,不但三慧具足了,三缘也具足了,像弥陀经里面所说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也具足了;具足这三个条件,又具足闻思修三慧,你这一生当中必定要成佛。

  成佛的途径就是先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所以这个门道就叫当生成就的佛法,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你要记住现在这个世间法弱魔强,弘扬正法的人少,弘扬魔法的人多,魔来破坏你的正念,因为你起这个路子,你这一生决定成佛,他来怎么样呢?这个好是好,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来诱惑你,叫你这里头参一点禅,或者参一点密,或者参一点神咒,参一点这些东西,把你参杂了;先参一点点,愈来愈多,结果就把你的道行破坏了,你这一生就不能成就了,魔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诸位要想一生成就,你要牢牢地记住这一点,不要说任何人来诱惑你,你不为他所动;释迦牟尼佛来了,阿弥陀佛来了,毗卢遮那佛来了,劝我们还有别的法门比这个更快更好,我们也谢谢他老人家,我还是修我这个法门,绝对不动心,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成就。

  你要是心稍微动一点,魔就来了,魔有神通,你心有疑,心不坚定,他就来诱惑你;你的心坚定的,如如不动的,魔在身边走过看一看就走了,为什么?这个人没有法子,如如不动嘛!他很聪明他不浪费时间,也不浪费口舌,他晓得没有用处,他只好乖乖走了。所以有许多同修你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听到许许多多的邪知邪见,有很多人来找你,我学佛从来没有人找我。曾经有一次一封匿名信,没有具名的,写了信告诉我,大概也在此地听过经的,对我大大地赞叹一番,告诉我有秘诀,有成佛的秘诀,叫我指定一个时间在新公园什么地方等他,他手上拿了一个什么东西,要我去会见他,他说一定有很大的利益,这个因缘你不要错过。我收到那封信把它丢到字纸篓里头去了,我也没去,绝对不要被人诱惑,不能上人的当。

  再看下面一首,‘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科题是‘追颂五果’,这一首是讲增上果报。第一句‘即常远离恶知识’,这一句话意思很深,而且非常地广泛。首先我们要晓得什么叫做恶知识,恶知识跟善知识是对称的,我们怎样远离他?真正的恶知识就是自己的贪嗔痴慢,二十六种烦恼,这是恶知识,你要远离啊!你看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给你说的,十善是良友,那是好友,十善后友,最后的老朋友你不要,十恶是怨家你偏偏跟他打交道,那有什么法子呢?所以善知识就是我们八识相应心所里面的十一个善心所就是善知识,恶知识就是与八识相应的二十六个烦恼心所,六种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这是恶知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要善心所现前,不要烦恼心所现前,这就叫远离一切恶知识;远离之意在尘不染,这就是远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