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了凡四训菁华—改造命运,心想事成(第二集)(4)

再往上提升:「转凡成圣」。这个凡,十法界都是凡,大乘经里面说得很多,六道叫内凡,六道以内的凡夫;超越六道轮回之外,声闻、缘觉、菩萨、佛,叫外凡,六道以外的还是凡夫。他虽然是菩萨,虽然是佛,他没有明心

  再往上提升:「转凡成圣」。这个凡,十法界都是凡,大乘经里面说得很多,六道叫内凡,六道以内的凡夫;超越六道轮回之外,声闻、缘觉、菩萨、佛,叫外凡,六道以外的还是凡夫。他虽然是菩萨,虽然是佛,他没有明心见性,明心见性那就不是凡,那就是圣。他虽然是菩萨,虽然是佛,六道里面的佛,天台家所讲的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是指这一类的人,没有见性;别教的佛见性了,那是圣。所以藏教、通教的佛是外凡。转凡成圣,那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法身大士,「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怎样才能做到?都在改过上。诸位要晓得,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都还有过失,我们哪里没有过失?我们天天造作无量无边的过失,自己完全不知道,正所谓是麻木不仁,这还有救吗?现在众生确实是如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听经、读经、研教,希望用这种方法提醒自己。

  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中断过。除这个办法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天天讲、天天劝,所谓是「一门深入,长时间的薰修」,他才能产生效果,才能起作用。三天不听经,毛病完全恢复了,这都是事实。由此可知,我们的烦恼、业障、习气是多么的深重,我们还自以为是。明眼人看到你,造三恶道的业,再过不了多久,你就堕三恶道去了,还有什么值得傲慢的?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这些善知识真的是大慈大悲,天天在劝勉我们,天天在教导我们。我们自己如果能够反省,就能发现自己的过失。还有一些同修告诉我:我们看到别人过失,看不到自己过失,怎么办?我说:你回过头来就看到了。他说:怎么回头?看别人的过失,别人是一面镜子;看到他的过失,想想自己有没有就发现了,这是个好办法。

  大乘法里面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修道人是指什么?转凡成圣的人,那不是凡夫,凡夫决定见到世间的过失。但是你要晓得,过失从哪里来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世间并没有过失,是自己的烦恼习气现行,才看到过失。所以你看到过失,正是自己的过失,但是世间人差了,差在不知道回头,不晓得是自己过失,总以为是别人过失。所以真正会修行的人,真正觉悟的人,见到世间过失,立刻就知道是自己的过失。这是一个修行人跟不知道修行人,差别的地方。发现自己过失这是觉悟了,改正自己的过失,才能够转凡成圣。

  我们要问,有哪些过失?过失无量无边。它的根、它的本是什么?根本就是自私自利。好事归自己,恶事推给别人,这是过失的根本。大小乘佛法都讲究从根本修,你要能从根本修,效果就非常显著,也非常快速,所以要懂得从根本修。我们常常在讲席里面,讲的妄想分别执著,那也是根本。我们六根对外面的境界,对六尘就会起分别、起执著;要知道执著就是烦恼障,分别就是所知障。执著尤其严重,执著里最严重的,就是执著身见、我见。把这个身当作自己,以为这个身是我,於是就产生自私自利,产生我痴、我爱、我慢;唯识里讲的「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大错特错!真正觉悟了,所谓是「义理再生之身」,这是明白身不是我;谁是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我。这个道理深,大乘经上讲得透彻,你要不深入经藏,你怎么会了解这个事实真相。

  晓得为一切众生是真正为自己,那是正知正见。念念为自己,错了,造业,造无量无边的罪业。纵然行善也不是真善,为什么?不能脱离六道。行善,三善道受果报,出不了轮回,那就是恶业,哪里是真善?所以一定要懂得,做一个大的转变,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没有学佛之前,念念是为自己;明白之后,念念为众生。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众生服务的,为佛法服务的。什么叫佛法?佛法是觉悟一切众生的方法。换句话说,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叫佛法。我们到世间来,有这个身体来干什么的?就是来干这桩事情,为一切众生服务,不是为自己。当然一切众生里面,也包括自己,自己不是在一切众生之外,你的心量就扩大了,时时刻刻想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这个念头就转过来了。

  末后这两句话很重要,提醒我们,「疑为罪根,信为福母」。这是指前面所讲的道理、所讲的方法,你要是怀疑,那就错了。你不能够相信,不能接受,不能照做,你每天生活还是造业,这个造业就是罪根,你怀疑。你能够相信,断疑生信,信了之后你能够理解,能够依教奉行,那就是自求多福。母是比喻能生的意思,意思是讲「信能生福」。这是云谷禅师对袁了凡开示的大意。有好老师也得要有好学生,好学生是对老师的教诲不怀疑,决定相信。能懂得教诲的意义,又肯依教奉行,这是好学生;这样的学生决定有成就,这样的学生,是老师心目当中的传人。

  底下讲「实行的功德」。功是功夫,功夫是断恶修善,功夫是改过自新。下面列了五条:第一、「体悟凡圣实学,改号了凡」。了凡先生接受云谷禅师的教诲,醒悟过来了,明白过来了。圣贤人所教导的,真实的学问,不是空谈,确确实实能够改变我们这一生,能够改造命运,这种学问才是真实的;我们现在讲踏实、落实,不是谈玄说妙。所以他改了一个号,自己自称叫「了凡」;了是明了,对於过去凡人这些习气,他统统明白、统统明了。名是表法的,佛家讲表法,取这个名号,别人见到他,「了凡先生」,称一个了凡提醒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明了了?是不是真的觉悟了?名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人家叫你这个名号,古人是这样的,他头一个念头起来了,我名实相不相符?那真修行;你的名跟你的心行不相符合,那是假的。古人起名号意思很深,父母给你起的名号,这一生不能改变的,时时刻刻提醒,父母对你的愿望你有没有做到,名实相符,这是大孝,父母的愿望你做到了。但是现在人对於起名字,已经不讲求这些,这个意义失掉了。佛门里面还存在一点,但是不像过去那么样的严谨。这是名号的用意,时时刻刻叫一切亲朋好友,认识他的人,见他的面提醒他。

  第二、「解行相资,誓行善事三千,定数不验」。他接受云谷禅师的教诲,断恶修善、广积阴功,他真干。解是解其理,帮助他行持;在行持上又帮助他深入的理解,这叫解行相资,解帮助行,行帮助解。他发愿要行三千桩善事,但是虽然发誓要行善事,也做,做得不够积极,时间拖得很长,所以感应就没有那么快速。但是还是有,感应慢,我们在本文里面看到,他这三千桩善事,十年才做满。可是命运改变了,孔先生给他算的,逐渐逐渐不对了。他作官也升级了,跟命运不相符了,得的俸禄也增多,它确实还是有效果。十年圆满,有了这个效果,他信心具足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