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了凡四训菁华—改造命运,心想事成(第二集)

了凡四训,净空法师

了凡四训菁华—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第二集)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9-13-02

  请看第三段,丙这一段:「立命之学」。这是四篇里面的第一篇,全文分两个大段:第一个大段讲「休咎有数」;第二个大段是主题,「立命之学」。了凡先生自己叙述,他在慈云寺遇到孔先生,孔先生给他算命,断定他一生的吉凶祸福。「休咎」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吉凶祸福,算得非常准,屡次的试验都非常准确,「试数皆验」;验是很灵验、很准确。所以算命、看相、占卜,这里头不是没有道理的。可是要能遇到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那个算就会很准确。一般江湖上算命的靠不住,好像小的,他也能说得几分,实际上那是完全凭经验。因为他每天接触的人多,看的人多,所以对於一般众生的心理,他能够揣摩得到。看看你的言行举止,看看你的谈话,看看你的表态,就晓得你有些什么困难,说一些应付的话,那个不准确的。像孔先生,不是属於江湖术士这一类的,确实有学问、有修养、有道德。

  於是了凡先生就相信,这个信是深信不疑。一个人「生死」有命,「荣辱」也有命。「荣」是你这一生当中发达,功名富贵你得到了;「辱」是你所希求的得不到,你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非常困苦,都是命里头注定的。「生死荣辱」这四个字是讲自己一生。下面「治乱兴衰」这四个字是讲家庭、讲社会,我们佛家讲依报的环境,就是我们居住的环境。这个环境「治」,治就是像现在所讲的安定,社会安定;「乱」就是社会动乱。社会安定、动乱也有数,国家的兴衰、家庭的兴衰,乃至於你自己事业的兴衰也都有数。

  所以古老的这些预言家,能够推测到几十年之后社会的动乱,几百年之后的社会动乱,还有更高明的,能够推算到三千年之后社会的状况。在中国、在西方都有这种人,也都有这些书籍,我们不难看到,这所谓是预言。预言它能够预算得那么准确,根据什么道理?第一种就是术数,就是此地讲的数学。现在人也知道,数学为科学之母,中国最古老的,讲术数的就是《易经》。所以在中国,推算一个人的一生休咎,推算一个国家的国运,乃至於整个世界的种种演变,都可以从《易经》卦象里面看到。西方也是依照这些数学、天象、术数,这些东西能够看到过去未来,都相当准确。所以说「数皆前定」,好像人这一生,乃至於生生世世,都按照定数过日子,很少有人能够逃出定数的,这个现象也是真的。

  了凡先生经过孔先生算定之后,知道自己一生吉凶祸福,都是前世注定的,那还有什么话好说?所以就「澹然无求」。在一生当中,他的心定下来了,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他心定下来了。这是个聪明人,毕竟是个读书人,读得很不错,为什么?求也没用处,求不到;争也没用处,争不来。如果真的争得来、求得到,那就拼命求、拼命争,争不到!正是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们读了之后,感到了凡先生是个标准的凡夫,完全顺著命运过日子,这就是比一般人聪明多了。一般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天天虚妄来祈求,哪里能求得到?这个妄念不但求不到,而且造作许许多多的罪业,把自己命中原有的福报都折损了,你说这个多可惜!不知道修福,不知道培福,把前生所修的福报,天天在那里毁损,这是最愚痴之人。我们讲世间人愚痴,这种人是最愚痴的人。这是第一段的大意。

  后面这一大段,这是这一篇的主要内容。他遇到云谷禅师,「山中对坐三日无念,师奇相问,知为凡夫」。云谷禅师是参禅的,也是当代的高僧,这是明朝时候的事情。他闲暇没事的时候,喜欢到这些寺庙里面去,访问这些高僧大德。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对坐了三天,他的心很定,没有什么妄想。云谷禅师看到他很惊讶,一般人妄念太多,所以参禅功夫不能得力。他在那里坐了三天,不起一个妄念,这在禅门里面讲,相当功夫!真正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做到了。所以云谷禅师非常赞叹他,问他这个功夫,平常用的什么功夫。了凡先生是个老实人,照实说了,「我没有什么功夫,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打妄想也是白妄想,干脆就不打了」,这么回事情!云谷禅师听到就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你还是被命运所转;被命运所转的人是凡夫,能转命运的人那才是圣人。云谷禅师就教导他,应当要转命运才对,不能随著命运所转。了凡先生就怀疑了,他说命既然是定的,难道还能转吗?这个疑惑,他解不开。下面这是云谷禅师对他开示的重点。

  禅师先「引证」,因为这些诗书、佛家所说的这些话,他都听得耳熟。诗书这是中国当时念书人必读之书,四书五经。「诗书」里面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个话说得多明白,说得多清楚。命运是从哪里来的?自己造的,不是别人给你定的。你的一生吉凶祸福,是你过去造作的因,这一生你所受的果报。佛家讲我们这个身叫业报身;诸佛菩萨再来,跟我们这个身不一样,他是愿力身。他是乘愿再来的,他不是业力,所以他的应化永远是自在的。我们被烦恼所缚,一点自由都没有,是业报。业有两种:一种叫「引业」,就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投胎,这叫引业;第二种叫「满业」。引业多半是讲五戒十善,你过去生中,五戒十善修得很好、修得不错,这个力量引导你到人道来投生,你得人身。你得人身这一生当中吉凶祸福,那叫满业,那是另外一个因;你在前生,在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你所修的善恶,你修的善业多,你这一生得福报。

  哪些是属於善业?佛讲得很清楚,布施供养。你这一生得财富,你有钱,财富从哪儿来的?命里有的。命里怎么有的?前生财布施,那是因,你布施得愈多,你这一生所得的财富也愈多,是这么来的。命里面有财,不管你干哪一个行业都发财,命里没有财,无论你选择什么行业,你都失败。所以我们从事哪个行业,工作勤惰那是缘,那不是因,因是过去生中种的种子。聪明智慧这是果报,佛给我们讲,前生修法布施,喜欢教导别人,这一生就得聪明智慧。如果修无畏布施,你就得健康长寿。世间人希求果报,总不外乎这三类。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都是属於果报,你要不修因,哪来的果?我们今天看到世间人,有财富、有聪明智慧的,有健康长寿的,人家前生修得好。我们这一生得不到,生活过得很困苦,如果你要是觉悟了、明白了,现在修还来得及。现在努力的修,不要等来世,现在这一世当中就能得到果报,亡羊补牢,不晚!只要自己懂得道理,认真努力去修因,你这个因修得非常殊胜,不要等到来世,这一生果报就现前,这是佛教导我们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