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讲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奉养父母也不可以杀生,素食里面养分你已经摄受不尽了,何必要杀害众生?我在年轻的时候,很幸运遇到佛法,读到《了凡四训》,读到《感应篇》,我很相信这个道理。我二十六岁下半年,把这些理论、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我就发心吃长素。我素食吃了五十年,而且生活很简单,一丝毫不浪费,我的身体状况不比别人差,精神很好,每天讲经两个小时,一天都没有缺,这是可以跟大家做个样子。如果你们要说素食没有营养,素食不健康,你仔细去看看出家人,可以增长你的信心,改变你的观念。后面说养病不可以杀生,更应当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我们自己才能得长寿,无畏布施是健康长寿之因。后面也有一条,这是讲道教,道教做法会也用三牲祭神。我们替神明想想,‘正直聪明谓之神’,神还贪图你血腥的祭祀来保佑你吗?哪有这种道理!所以法会祭神不能杀生。
末后说,世俗过年,过年家家都杀生,家家都吃肉,尤其是杀生来祭祀祖先,实在讲,也是加重祖先的罪业,祖先不但不能够得福,还因而遭难,这是我们错误观念造成的。所以我们每年遇到新年,要特别提倡素食,加倍的爱护众生。年节不能杀生,荣庆不能杀生;送礼这是人情,礼尚往来,馈赠不可以杀生;饯别不可以杀生。还有一些众生喜欢养鸟,喜欢饲养宠物,诸位要知道,你饲养宠物,宠物要不要吃肉?养金鱼要用虾、小鱼去喂它,养鸟也要用肉食去喂它,你要知道杀害多少小动物,去满足你的宠物,你知不知道这里头有杀业?这里头有严重的果报?所以佛教人要把爱欲、嗜欲完全断掉,你才能恢复清净心,清净心才生智慧,智慧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上面举几个例子,希望听到的人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培养大慈悲心,大智慧心。我们每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真正发心报恩济苦,就要从这些地方落实,爱护一切众生,绝不伤害一切众生,这是真正报恩救苦,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经义无限的深广,我们简单跟大家报告到此地。
※ ※ ※ ※
诸位同学,大家好!第三十九段末后,《汇编》末后,有几段古大德的教诲,说得非常之好。黄鲁直有一首颂,他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看何如。’这首颂说得非常明显,我们自己是个肉身,动物也是个肉身,人跟禽兽名称不一样,肉体、灵性是一样的。动物的灵性只要稍微细心,你就看得很清楚,它跟人没有两样,也是贪生怕死,弱肉强食,这是一个生态的现象,如果我们从这个地方建立一个理念,那就错了。人不如禽兽,老虎、狮子吃饱之后,小动物围绕在它的身边,它理都不理,绝无伤害之理;可是人不一样,不吃也要杀它。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不知道理义,古人所谓:‘人与禽兽几希?’这意思说:人跟禽兽有什么差别?我们要多想想。我们杀众生,吃众生肉,黄先生讲不需要阎罗王来断案,自己想想应该如何处置?唐朝吕洞宾说得好,吕洞宾跟人讲:你要想长寿,你必须放生,这是循环的真道理;它死的时候你去救它,你死的时候,天就救你。世间人总是求长命、求长寿,总是求多男女,有没有方法?有,‘戒杀放生而已矣’,这是吕洞宾讲的。这些人都是真有智慧的人,真有德行的人,他们对于事理因果看得清楚、看得透彻,我们要深信不疑。佛家常说作佛、作菩萨,堕三途变畜生,全都操在自己,与别人不相干,我们自己应当深深反省,自求多福,不要去找死。
这一篇末后的结论,引用祁奚度的一篇文章,他这篇文章分成几段,写得非常好,我们一看这个人是佛家的弟子,所说的全是佛菩萨的教诲。开端他就讲:‘一体本具体之体,众生皆吾生之生。’这是佛与大菩萨的境界,知道虚空法界是一体,我们常讲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他说:世间人的饮食,‘八珍罗前,尽属呼号怨业’,这我们常常看到的。宴会的时候,桌上摆的酒菜,这些鸡鱼鸭肉,真的是冤业。它被杀的时候,不是甘心情愿供养你,它是力量抵不过你,被杀了。你今天吃它,可能你正在吃的时候,这些冤魂都围绕著你,都围绕在你周边,都在你身后。现在你走运,你气旺,它不敢侵犯你,到你一旦衰的时候,这一些冤家对头就找来了。
在台湾,我们佛门有一位广化法师,很多人知道他,他跟我也是老朋友。他没有出家之前是个军人,管军需的,军需是管财物的,所以他用钱就很方便。他告诉我,他在军中工作的时候,每天吃一只鸡,不晓得吃了多少只。以后学佛出家了,出家不错,持戒很严,很难得的一个好法师,他出家早我两年。有一天,这在台中的时候,他在教佛学院,汉学底子不错,能写文章,能做对联。他说有一天在洗澡的时候,浴室里面看到满浴室都是鸡,到处乱飞,他就躲避,躲避的时候就跌倒,腿跌断了,所以就成残废;以后用个柺杖,到最后用轮椅。他跟我讲:这是我重罪轻报,这是因果报应,过去吃鸡吃太多了。走的时候走得很不好,病重的时候他找我,他想把道场送给我,我去看他,他已经没有办法讲话,坐在轮椅上流口水,非常可怜!我跟韩馆长一同看他,看到他身边这些弟子们,所以我就谢谢他,我没有接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