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关于夏老会集本的详细开示(2)

又说夏老居士是居士,居士没有资格来会集经藏。王龙舒是居士,彭际清也是居士,魏源也是居士;莲池大师是出家人,是净土宗祖师。莲池大师能采取王龙舒的本子,莲池大师没有说王龙舒是在家居士没有资格会集,没有说

    又说夏老居士是居士,居士没有资格来会集经藏。王龙舒是居士,彭际清也是居士,魏源也是居士;莲池大师是出家人,是净土宗祖师。莲池大师能采取王龙舒的本子,莲池大师没有说王龙舒是在家居士没有资格会集,没有说这个话。如果说是在家人不能做这个事情,一定要出家人做,这个佛法失去了平等,换句话说,决定不能往生净土。净土是平等法,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你的心不清净、不平等,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心净则国土净,心平则国土平,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平等的国土,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会集本出来之后,很可惜印光大师已经往生,印祖没看到这个本子,我相信印祖看到这个本子一定赞叹、一定赞成。为什么?过去会集本这些毛病,他都改过来。它这个本子对原文一个字没有改动,而取舍之恰当,当时慧明老和尚肯定,在当代律宗的大德慈舟老和尚肯定。慈舟老和尚采取它的本子在济南讲过,在家的大德梅光羲老居士用他的本子在中央广播电台讲过。
    这个本子今天流通全世界,符合老居士临终的预言,他告诉学生,他的会集本将来是从海外传到中国,这个话兑现了。当时大家怀疑,现在肯定了,果然如此。他又说这个经会传遍全世界,所以夏老这个会集本跟他所预言的完全相应。我们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决定不怀疑,依教奉行,要常常读诵。佛在经上教们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做到;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遵守。这样念佛发愿往生,我们这一生才能成就,我们要相信佛的话。
    夏老居士的会集本字字句句都是五种原译本里面的原文,诸位可以把五种原译本拿出来对照看;如果你有疑惑的话,你把五种原译本给它对照起来看。我过去曾经印过,这个本子的题目叫《净土五经读本》。里面五种原译本,四种会校本,《无量寿经》总共九种版本都印在里面,大家可以对照。《弥陀经》三种译本,三种本子是:罗什大师的译本,玄奘大师的译本,夏老居士的会集本,统统印在一起。印出这个本子目的无非是坚定同修们的信心,不能轻易被人动摇,坏了我们这一生大事因缘,那就太可惜了。


         《大乘无量寿经》的会集本,不容易!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那个时候认识的人还不少,但是经过战乱,当时这些大德逐渐凋零。在动乱的社会里头,没有人留意这一部经。非常难得在TW还有一个李炳南老居士,这个本子终于传到李老师的手上,李老师一看,欢喜赞叹。他在台中法华寺讲一遍,亲笔眉注。那个时候他不到七十岁。

         以后这个本子交给我,我看到非常非常欢喜,尤其是看到他的注解,很清楚、很明了,我就能讲。我很想就到处宣扬这个经典,他当时制止了,他说现在还不行,因缘没有成熟,你太嫩了,再过几年。所以我才把这个经放下,改讲《楞严经》。一直到他老人家往生了,我就又想起这桩事情,把他眉注的本子影印一万册流通,作为纪念老师。这个本子,尤其这个眉注,很多人看到都生欢喜心,来找我讲,我这才开讲。
 

第一次宣讲,在美国。录音带,那个时候还没有录影,有录音,录音带流传到台湾,TW的同修生欢喜心,也找我讲;以后找我讲的人就很多。所以这个经先后讲了十一遍,在新加坡讲了两遍,很不可思议!显示出“无量精进”。
  “出现”,这里面的内容非常非常之广。出现时,天天出现,时时出现,念念出现,刹那刹那出现,要善!觉悟就善,不觉就不善,想装善也装不像。不觉是决定不能成就,一定要觉悟。要觉悟,像我们中下根性的人,从哪里觉悟?决定不能离开经教。自己一定要肯定佛是大觉、究竟圆满觉,我要跟他。他在哪里?经本就是。
  经本不要执著,你要执著你就不会觉。《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就是指的经本。经本都不执著,这个世间法还有什么好执著的?经本要不要?要,不要怎么行?现在是我们根本的依靠,我们不能不要。要,而不执著,这就对了,这就善了。
  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的会集本,出现在民国初年,二十几年,他在会集的,花了十年的时间,定本。实际上都是示现,他真的需要搞十年时间吗?做给我们看的,让我们生起信心。这样的人是佛菩萨再来的,不是普通人。他来就是干这桩事情的,他不是为别的事情来的。世尊末法往后还有九千年,九千年苦难众生凭什么得度,就要凭这个会集本。
  最近有少数人反对这个会集本,这个我说过好几遍,其实他不是反对会集本,是反对净空这个人而来的。我提倡哪个本子,他就反对哪个本子。可是会集本肯定如夏老所说,会流通全世界,利益末法九千年的众生。正法永远就是正法,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得度!
  在这个末法时期,确确实实法弱魔强。真正希望在这一生当中修行证果,你要听印光大师的话,依靠他老人家的指示去干。他老人家教导我们,道场不要太大,住众不要太多。他老人家的建议,住众最好不要超过二十个人。见解相同,修学的行门相同,大家在一起共住,认真努力,有个小念佛堂。能不能成就完全看你有没有精进。果然你有“无量精进力”,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决定成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