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了凡四训》讲记(三):积善之方(上)(8)

【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 这是讲到天地鬼神,他们的见解跟圣贤人相同,与世俗人的看法确确实实不一样。鬼神如何『福善祸淫』?前面举的这些例子,我们都能够观察得到。我们要问

【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
这是讲到天地鬼神,他们的见解跟圣贤人相同,与世俗人的看法确确实实不一样。鬼神如何『福善祸淫』?前面举的这些例子,我们都能够观察得到。我们要问:鬼神是不是有权将祸福降临于人?没有。这个要懂得,鬼神并没有权。就好象我们这个世间人,有人行了善事,有人做了恶事。执法的人员,那些刑警来加刑罚给你,是不是他有权加?不是,是因为你犯了罪,他才拿手镣、脚铐来铐你。你不犯罪,他不敢侵犯你。天地鬼神就像刑警一样,是因为你自己造作的善与不善,所以他来嘉奖你,他来惩罚你,这个奖励、惩罚都是自作自受,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了凡四训(第十五卷)
——2001/4/19、档名:19-16-15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文字:
【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茍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这一段告诉我们「端」跟「曲」的辨别。我们发心要想修善,发心要想积德,决定不能被耳目所欺骗;眼睛喜欢看、耳朵喜欢听,要是随顺这种贪心,我们就错了。必须从起心动念隐微之处,将自己的心洗得干干净净;换句话说,决不能让邪恶的念头,污染了清净心。佛经里常说,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教我们修学的纲领,佛讲「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跟这个地方讲的意思完全相同,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心完全清净。全是济世救人的心,这就叫直,里面决定不夹杂一丝毫的委曲;这个「委曲」就是自私自利。底下举的例子好,如果有一点点讨好世俗的心,那就曲,就不直。「端」是端直。佛家所谓「直心是道场」,了凡先生在此地用端,端就是直,端心就是直心。端的反面是「曲」,你心里还有一点讨好世俗的心,这个错了。
全是爱人的心,「爱人」就是佛家讲的大慈大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情,如果有感情就错了,这个爱是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真诚的爱心,这是端。如果这里面还有丝毫怨恨不平,这些地方非常微细,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勘验:我对人、对事、对物,还有没有讨厌的?还有没有不喜欢、厌倦的?如果还有这些念头,我们发的心是曲,这个心不是端,就是不是直心。菩提心的心体是直心。《起信论》里面讲「直心、深心、大悲心」,这叫菩提心。「菩提」是觉悟的意思,真正觉悟的人,他的心是直心。自受用是深心,深心是好善好德。那个善,前面讲过,什么叫好善?念念利益别人,念念利益众生,这是善;如果里面掺杂着自利的念头,这就不善。这个标准要不能搞得很清楚、很明白,真的,古人所讲的,你自以为是修善,殊不知在造业!所以你修行多少年,你都没有办法改变命运,你都得不到好的成绩,毛病究竟发生在哪里,自己不知道。
所以,《了凡四训》是一本好书,仔细去读,读了之后,细心去揣摩,认真去反省,于是自己就明白了,知道怎样修善、怎样积德。全是恭敬别人的心。这两、三年来,我们提出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不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有一个爱心,一个感恩的心,这是端。假如掺杂丝毫玩弄世人的心,那就是曲。这些地方应当细细的去辨别。下面跟我们讲:什么叫「阴阳」。
【何谓阴阳】
善有「阴善」、有「阳善」。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
你现在修,现在已经把福就享尽了。
【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这一段说得好!阳善跟阴善好懂,比前面「端曲」容易懂得多了。「阳」是完全显露出来,你做的好事人人都知道,报纸上表扬你,电视节目也在传播、在赞扬你,你所做的这些好事,全都报掉了。「阴善」,你做的善事没有人知道,自己也不会告诉任何一个人,这个好,这叫阴德,积阴德。『阴德天报之』,你将来得的果报厚,得的果报殊胜,得的果报长远。如果是『阳善』,人家赞叹、赞扬你,恭敬你,这也是果报,这都报掉了。我们今天一般社会上讲「知名度高」,提起来没有人不知道的,这也是福,这都报掉了。实在讲,不是一个好事情。
可是古人有所谓「实至名归」,你真有实德,自然有人赞叹。你藏得再隐密,总会有一天被人发现;被人发现,人家就会赞扬。譬如近代的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一生修善积德,积阴德,没有人知道他。到他老人家七十岁的时候,有几位居士,徐蔚如这些人;民国初年的大居士们,都是有学问、有道德。他们去朝普陀山,在普陀山藏经楼遇到印光法师,觉得印光法师的风度、言谈跟一般出家人不一样,于是常常亲近他,常常向他请教,才知道这个老法师真的有德行。他们回到上海,写了不少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于是印光大师的大名就这样传出来了。这不是印光大师委托他的,是他们这些人真正见到这样一位高僧大德,普遍向广大群众介绍,这叫「实至名归」。这个名不是虚名,真有实德,我们要明了。
了凡先生接着说,『名者造物所忌』,天地鬼神都忌讳,所以「名」不是好事情,出名不是好事情。『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这在历史上我们看到,现在这个社会上,你仔细去观察,现世报!知名度很高的人,他没有实德,往往他遇到意想不到的灾害。在世间享盛名、最容易出名的是哪些人?在中国、在外国,大家都晓得,电影明星最容易出名。他出名,那也是福报;如果他没有实德,确实往往遇到意想不到的灾难。我们看到中国、外国这些大明星,有名的明星,真正能得善终的人不多。了凡先生这句话有应验。不仅是影剧界,任何一个行业里面,如果没有真实的德行,他知名度愈高,潜伏着意想不到灾害的机会也愈多,这个我们要知道。
『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这个人没有过失,是个善人、是个好人,行善积德,而被别人侮辱,被别人误会,恶名广布。大家提到这个人,都骂他几句,这倒是个好事情。好在哪里?他的罪障报掉了;每个人看到他,瞪他一眼,骂他几句,这也是果报,把他无始劫以来的罪障都报掉了。『子孙往往骤发』,他的儿孙往往忽然之间发达了,也有少数自己晚年福报现前了。『阴阳之际微矣哉』,阴德、阳德的果报非常微妙!不能不加以辨别,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应该怎么作法,自己就明白了。下面第四段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