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四念处略说

学佛,净空法师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佛在《涅盘经》告诉我们,假如有人能观八正道,就能够明心见性。这说明三十七道品是大乘佛法,明心见性不是小乘。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也说,三十七道品无所不摄。“摄”就是包括,无所不包;无量道品亦在其中,这句话也是说明三十七道品涵盖了整个大乘佛法。所以我们不能把它看成小乘,看成小乘这就讲不通。西方极乐世界是圆顿大乘,哪来的小乘法?这一点首先我们要明了。

  ‘四念处’,这是观智;换句话说,是智慧,智慧的观察。我们今天一般人常讲宇宙人生观,换句话说,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看法,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环境。这里面有迷有悟,有看到真相,有看到完全是虚妄相,绝非事实。智慧的观察,那就是看到真相。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念”就是观,就是智慧的观察。四念处的“念”字是智慧的观察,不是思想(思想是打妄想),不是念头,这个字当作智慧观察来说。“处”就是所观的境界,以观智为境界叫做“念处”。前面三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对我们初学的人有很大的利益。我们常常说,修行很久了,功夫不得力,或者是念佛,念了好多年功夫不得力,参禅不得力,修定也不得力,持咒也不得力,什么原因?我们疏忽了这三种基本修学的方法。这三种方法既然这么重要,佛为什么没有说,而从五根、五力说起?这里头有个道理。从五根五力说起,是说西方世界人他们修行的,他们前面三科已经完成,已经毕业了,到西方世界用不着。但是在我们这个地方非常的重要,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所以古德讲经、注经,一定要把这三科细细为我们说明。

  第一、“身念处”。世尊在我们这个地方说,“观身不净”,所以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这个身体很肮脏不干净。用智慧来观察,使我们了解自己身体的真相,我们要用它,不要恋爱它。恋爱它就错了,我们要用智慧来用它;当然不学佛的人不晓得,学佛的人知道,利用它成就道业,利用它来修行。世间人就很可怜,佛眼睛看叫可怜悯者,世间人利用它造业,这多可惜?同样是一个工具,一个是利用它造业,聪明人是利用它来修行,利用它来证果,这是智愚截然不同。我们晓得身体不干净,不但从七窍里排泄出来的,我们知道不干净,身上每一个毛细孔排泄出来的,都不是干净的东西,晓得里面肮脏东西往外面排泄。所以佛教给我们,“观身不净”。对于自己身体都不会贪爱,怎么会贪爱别人的身体?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要从自身放起,不再为这个身体去操心,叫心开意解。这才能够真正善养身,养这个身体,不要糟蹋它。任意糟蹋身体这是罪过,这是错误的,你要懂得养身。会养身的人疾病很少,一定得长寿。不会养身的人糟蹋身体,那很可惜。

  这个身体怎样才健康?一切顺乎自然。我们人的身心跟大的宇宙是一不是二,我们的身心就是整个宇宙的缩小,因此我们能够随顺自然,身体就会健康。我们中国古人懂得这个道理,譬如在饮食这一方面,冬天吃凉的,夏天吃热的。现在人他恰恰相反,冬天要吃热的,夏天要吃凉的,跟自然完全不相应,所以一切毛病都生了。这个世界上人讲养生之道,中国人最内行,你看看中国的古书《礼记˙月令》,月令就是讲生活起居。真正懂得的人,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当中,每一个月吃什么东西。不但讲究吃,吃的吃法,甚至于烧的时候,烧什么样的柴火,每个月都不一样。那懂得养生,这是一个很大的学问,现在也几乎失传了。读的人少了,研究的人少了,知道的人实在是不多。所以从前李老师常常骂我们这些学生,饭都不会吃。这真的,跟古人一比,确确实实我们就不会了。现在实在讲,日本人保存的比我们多,这是我们对于日本这个民族不能不佩服的地方。他们在生活起居是从中国学去的,学去之后他能够保持。我们祖宗的东西都丢尽了,都不要了,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的。所以要懂得养生。

  在佛法里养生的原则,身要动,劳动是必要的。身体是一部机器,机器要运作、要运转,一定要动。身要动,心要静,心是静的,心是定的。佛法用法錀表法,它的用意在此地。法錀,轮是动相,心是定的。所以说“身是有,心是空”。《楞严经》上“觅心了不可得”,心是空的。现在一般人,他身讲求不动,要很舒服,心里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心在动,恰恰相反,这人怎么能不生病?这病了没有医药医,没医药好救。他与事实真相恰恰相反。吃的东西,实在讲就是当地所产的,现在所生的。每个月所生的东西不一样,你就吃现前的,这是最好的,这就是最好的饮食。一年四季蔬菜水果都不同,这真正养生之道。现在交通便捷,冬天也能吃到夏天东西,到热带去买。虽然是便捷,整个把我们生理跟自然生态破坏了。这是我们身体不能健康,不能长寿,主要的一个原因。这实在是很有道理,我们应当要明了,应当要把这个道理发扬光大。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身,就像《无量寿经》所说的金刚不坏之体,叫“那罗延身”。身心清净,不需要饮食,哪来的疾病?病从口入。他们那边人没有生病的,跟我们娑婆世界人身完全不相同。

  第二、“受念处”。我们这个世界观受是苦,“受”是享受。我们享受的是什么?除了童年学校生活之外,学校生活是一生当中最好的生活环境。刚才我说了,念的是不愿意念的书,学的是不想学的东西,逼迫在做,也很苦,但是比起踏入社会,那个苦轻得很多。社会,这个一生的奋斗为的是什么?得的是什么?有几个人冷静去想一想?到了睌年更苦,我居住在这边,就有不少的老人活得无聊。我去参观老人公寓,美国对于老人照顾算是相当周到,在物质生活上没有缺乏,精神生活非常痛苦。他们住在那边,非常感慨的告诉我:“我们现在做什么?坐吃等死。非常痛苦!”尤其老人公寓,这一栋公寓住的人很多,今天看到这个人抬出去,明天看到又一个抬出去,慢慢就轮到自己了。悲伤!所以佛给我们讲,在六道里三界里没有乐,三界统苦。苦是苦,乐是坏苦,乐是像麻醉剂一样刺激一下,过了之后又苦。不苦不乐是行苦。这是我们真正要觉悟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