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念佛人当发十种心(2)

具烦恼者 , 之所能发。 释迦牟尼佛这一句话,跟《 阿 弥陀经》上所讲的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 是不是一个意思呢?净土虽然是易行道,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往生的 。 这个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不能往生
具烦恼者之所能发。

 

释迦牟尼佛这一句话,跟《弥陀经》上所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是不是一个意思呢?净土虽然是易行道,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往生的这个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不能往生。此地说“非诸凡愚”,换句话说,如果你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你不是凡夫真的吗?你们念《无量寿经》念得很熟,《无量寿经》不是说得很清楚——不是凡夫啊!你是什么人呢?如来第一弟子

这话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一切诸佛如来都承认的要发这种心,就得一切诸佛护念一切龙天善神保佑你所以“不善丈夫”、愚痴的人、烦恼重的人,他决定发不出来,这个话说得很清楚、很明白。那么这十种心就重要了。我们发不出来,就知道我们的烦恼很重、习气很深要努力把自己的障碍克服,一定要认真的学习,使我们得佛的加持,这个经教就是加持。我们真的觉悟了真正肯干、肯学了就是你肯发这个心了。

 

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

 

这十条里面慈悲列在前头。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一切诸佛菩萨都是大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不相应了,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慈悲里面最重要的,于一切众生决定没有损害的心,不能有这个念头,如果要是伤害一个众生,对那个众生的真实利益有所损毁的,你的慈悲心没有了。

 

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不能够压迫众生,不能叫众生因我而起烦恼,那你的悲心就没有了。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要像诸佛如来一样,怜悯一切众生,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存心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苦是什么?三界苦轮回苦真正帮助他断烦恼、开智慧,念佛往生,这一生真的能出离轮回。修学其他的法门,在理论上讲没有错——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可是一切众生的根性不相同,烦恼习气不相同,学其他的法门,未必能断烦恼。念佛这个法门,不需要断烦恼,这就方便太多了,只要这一句佛号念得有功夫了,能把烦恼伏住,这样就能往生。

有一些同修曾对我说:一面念佛一面还是打妄想一面读经一面还是有妄念怎么办?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