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如何乐观过人生(2)

主持人:杨委员讲得非常好,没有岩石,哪有浪花。其实我们知道那个珍珠会成为珍珠是因为它有许多的挫折,用不断包容、包容,最后形成美丽的珍珠。可是每颗珍珠都是那珍珠母,胶著灵魂的呐喊出形成的。但是我也经常

  主持人:杨委员讲得非常好,没有岩石,哪有浪花。其实我们知道那个珍珠会成为珍珠是因为它有许多的挫折,用不断包容、包容,最后形成美丽的珍珠。可是每颗珍珠都是那珍珠母,胶著灵魂的呐喊出形成的。但是我也经常读到这句话说,「所谓的快乐,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所以我想请师父给我们开示,我还是觉得拥有得多跟计较得少,其实还是一体的两面。台湾的物质与所得比苏丹更高,可是多数台湾人都不快乐,为什么?你问他快乐吗?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说他不快乐。相反的痛苦指数,每年不断的增加。我们的钱愈来愈多,可是台湾的人愈来愈不快乐。苏丹的地方,他们的钱没有我们多,物质没有我们够,但他们的快乐指数比我们高。请师父给我们开示一下,如何能够脱离痛苦,让我们不要过度的计较?贪这个字要超越很难,请师父来跟我们做开示。

  净空法师:这是教育问题,一个是因果教育、一个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如果一个人受过因果教育,知道人是有定数的,是有命运的,如果能相信这个,他那个贪瞋痴就放下。像我们看《了凡四训》,这是在中国流通最广泛的一本小册子。袁了凡先生说他自己亲身的经历,他在年轻的时候,被一个孔先生算命,算得非常准确,排他的流年,从他出生一直到五十三岁,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他是每年都拿著算的这个命去对照,一点都不错。他是读书人,每年去参加考试,名次是注定的。每年收的俸禄,那时的读书人都是国家供养,秀才,国家供养,每年,他得的国家俸禄也是一丝毫都不差,二十年没有错误。所以他什么都不想,他心就定了。他说:我想也没有用,我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想也想不来,那何必打妄想!所以你看他跟云谷禅师在栖霞寺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云谷禅师很佩服,一个人三天三夜不打一个妄想,这是了不起的功夫,所以向他请教,「你是怎么修的?功夫不错。」他说:我没有功夫,「没有功夫,你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他说:「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我想也没用,所以干脆不想。」云谷禅师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他倒问他:为什么?他说:「凡夫被命运束缚,你看,孔先生算你的命,你的二十年完全吻合,一丝毫差错都没有,你完全被命运拘束。」这是懂得命运的人,然后教他,命是自己造的,自己造的,自己可以改,这个他不知道。自己怎么造的?你前生所造的。

  所以佛法讲的,人到这个世间来是两种业,一种是引业,引导你到人道来投胎,大家都是人,引业相同,但是满业不相同。满业是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寿命长短,富贵穷通不一样,那是满业。满业是从布施上修的,你说现在我们讲的要财,我们想要财富,想要聪明智慧,想要健康长寿,这个古圣先贤讲得很好,你命里财从哪里来?过去生中,你喜欢用财布施,用财物帮助别人,愈施愈多。你前生不肯布施,吝啬,不肯布施,那你这一生命里头财库就空空,你用什么方法去赚钱赚不到,命里头没有。用各种方法,那叫缘,命里有是因,因遇到缘,果报才现前。聪明智慧是法布施,因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你要这三样东西,你要懂得这个道理,那我天天舍财,我的财源滚滚而来;我布施法,法是什么?我的聪明,我的智慧,我没有丝毫隐瞒,我都能够传授给别人,这就是布施法,你愈施愈聪明,愈施愈有智慧。健康长寿是帮助苦难的众生,他需要帮助,我全心全力帮助他。你看我这一生不生病,我说我不会生病,为什么?我每个月都到医院去布施医药,我的医药费都布施光了,所以我不能生病,我生病没有医药费,我医药费布施光了。如果我要攒积,留一笔钱,将来做养老、做医药费的话,肯定生病,为什么?你的钱准备好了,准备生病的,当然生病,不就这个道理吗?你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人心平气和,无论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没有你不快乐。就像杨委员讲的,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都能帮助你长成,成就你的智慧,成就你的德行,成就你的学问。

  主持人:是,非常谢谢师父,师父真是开悟,让我们知道原来帮助人愈多,其实就把这些功德做到外面,回馈到自己及身体就能够身心灵都得到解放。如果一心一意的攒钱,到最后就用在本来就应该要用的地方。其实说起来,最后人还是得不偿失。我们知道其实杨委员是从教育界转到政界,您过去帮助许多清寒学生,到现在还是一样用这样心态在面对您的选民,或是帮助这些清寒的学子。我想知道,刚刚我问师父的问题,还是一样的来请教您,台湾的民众,包括你的选民在内,我相信应该有很多人都过著不快乐的日子。刚刚师父给我们一个开示,从你的角度来看,如何给这些年轻人也好,或者是你的选民,服务选区的选民也好,让他们有些心境上的转念,也能在一念之间做一个转换,让他们从不快乐的深渊里面,转换到一个快乐的心境?

  杨委员:首先我们真的谢谢法师的开示,其实我在童年的时候,我大概也有一段时间,不管是精神上或物质上都非常匮乏,那就是我父亲过世,家里经济也非常不好。那时候我确实,我也跟一般人一样,我也觉得很抱怨,为什么别人都可以有好日子,就我这么辛苦?那我也在偶然之间,我正好看了《了凡四训》,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这本书大概是我在早期在我的人生里面,对我启发非常大。我才发现说,原来是我自己过去世欠缺太多,另外就是说,我也开始觉得,我把所有的心思都只放在自己的身上,总觉得自己为什么没有比别人好?为什么?可是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在那个时代里面比我辛苦的,或者比我更不幸的,比比皆是。当我这样子感受以后,我就觉得整个心情变得非常开朗;而且觉得说,我不但不是最差的,我还很感谢,我最起码在学业方面都相当的好。有这样的一个体认以后,我就觉得我根本不须要把自己一直封闭在抱怨、不足的这样一个心态里面。本来我就算是,本身就是满开朗的人,只是外在的环境,暂时之间让我觉得有一点迷惑。后来我也很努力的朝著学业上面。当老师的时候,我就第一个感受到,只要跟我类似的,家境比较清苦的孩子,我都会尽力的帮忙。当这个过程里面,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很快乐,因为我觉得,不是把自己不断的封闭在一个欲望里面,你会觉得在帮忙的过程里面,其实你也自己不断的感受到这个力量是可以不断的延伸。当我当完老师,自己再去进修,再回来当民意代表的时候,我觉得其实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延续。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