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笃行是真智慧(第一集)

净空法师:笃行是真智慧,智慧

笃行是真智慧 (第一集)  2007/7/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华严经12-17-1782集)  档名:29-90-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今天我们从第十六个小段看起:

  「慧严光」,这是六度里面的般若度。所谓光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氛围、气氛,外国人讲的磁场。在磁场里面你感觉到有智慧、有禅定、有忍辱,在气氛里有这种感触。感触一定跟自己的根性有关系,过去生中或者在现前曾经学过般若,曾经修过忍辱,这种感触就很明显。其实在佛菩萨气氛当中,那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在这段经文里面略举四十多种,四十多种是举例,不是完全说的,完全说的说不尽,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得。今天我们讲般若的气氛,经文一共有三首偈,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

  又放光明名慧严。此光觉悟愚迷者。令其证谛解缘起。诸根智慧悉通达。若能证谛解缘起。诸根智慧悉通达。则得日灯三昧法。智慧光明成佛果。国财及己皆能舍。为菩提故求正法。闻已专勤为众说。是故得成此光明。】

  在这段里面,就是六度这一段。我们看到每段都是两首八句颂,其中唯有精进有三首有十二句。现在看到最后般若也是三首十二句,清凉大师在注子里面不多,我把它念一念,「第五,六度」,第五是第五个小单元,一共有六种光,就是六度光。「六度光中,戒因中,云发大心者,谓若发二乘心,则破净戒。大心导善,不在人天」。大心是菩萨,所以超过人天,这是讲持戒的,我们前面念过。下面是「勤策万行」,这是精进波罗蜜,「慧为上首」,这就是我们刚才念的般若慧严光。「各加一偈」,所以统统都是两首偈,精进三首,般若三首,这是非常重要的两段,一个是勤策万行,般若是行门里面最重要的,称之为上首。

  般若是梵语,也就是古印度话音译过来的,从梵语音译过来的,什么意思?一般翻成智慧。印度人称般若,中国人称智慧,为什么不直接用智慧来翻?这在翻经原则里面有一条叫五不翻,五种状况它符合一条就不翻。般若是尊重不翻,是这个意思,不是不能翻,是尊重。它是佛门教学、修行非常尊重的一个课程,一个科目,可以说它是一个科目。一般讲有三种,一种叫实相,一种叫观照,一种叫文字,我们在这堂课都能够学得到。

  在《华严经》里面有讲二种般若、三种般若。二种般若,第一种叫「共般若」,什么叫共?天台教里头,通教共般若,天台宗的通教,天台宗讲四教,藏教、通教、别教、圆教,通是通前通后,通前面是藏教,通后面是别教跟圆教,所以通声闻、缘觉、菩萨;声闻是阿罗汉,缘觉是辟支佛,菩是菩萨,这叫三乘,「通三乘说之」,称之为通教,「三乘共修证之」,共修也共证,所以称它「共般若」。这个地方要注意的,它是佛法,不是世间法,为什么?藏教就不是世间法,藏教是小乘,声闻乘。第二个是「不共般若」,般若是智慧,智慧有浅深大小的差别,不共,天台宗别教、圆教说的,别教、圆教都是属於大乘,不是小乘,小乘人决定没有这么高、这么大的智慧,「唯对於别圆之二菩萨说之」,就是别教菩萨跟圆教菩萨,「不共於声缘之二众」,声闻、缘觉没有,所以叫做「不共般若」。这是两种,这是二般若的说法,这佛门里面的。

  另外又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叫「世间般若」,第二种叫「出世间般若」。世间般若,这有个简单的说明,「未行寂静真实之般若」,这未行,他没有寂静真实的般若智慧。他有什么?「常行有见有相之般若」,我们也称它智慧,这是六道众生他所具足的智慧。我们学习《华严经》这么长一段时期,我们学了三千多个小时,对於世法、佛法有很清楚的概念,那就是学智慧。譬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求学,他的老师是当时宗教里面的大德,学术界里面的专家学者,那是他的老师。他学了十二年,等於说把他们所有的东西全都学会了,这是什么?这世间般若。为什么?没有寂静法。这寂静是大定,我们前面在禅定里面所说的,「寂静光」里面所讲的,寂静光我们讲得很多,禅定有世间禅定、有出世间禅定、有出世间上上禅定,寂静光是出世间上上禅定。他没有这个智慧;换句话说,世间的禅定四禅八定,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放下。在定中他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控制住,不起作用,这叫伏烦恼,烦恼没断,这叫世间。所以释迦牟尼佛十二年所学的是世间般若。

  「出世间般若,於其中心如虚空,平等寂灭而离诸名相也」。这就是出世间,这里头最重要的心如虚空,平等寂灭。你看看跟前面寂静光,我们所学习的出世间上上禅定相应,那个智慧是真实的,不是假的,所以叫出世间般若。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智慧是一切众生都希望得到的,佛在《华严经》上讲得很好,真实智慧不在外面。你看看「出现品」里面讲得多好,这是我们要牢牢记住,不能忘掉的,时时刻刻要想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都不在外头。经上讲的如来就是讲的自性,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世尊所说的,六祖证得了,不但六祖证得,六祖所教导的这些学生,有四十三个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四十三个人都证得。证得,他们跟六祖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的境界完全平等,出世间般若。这个般若是人人都有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证得?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就明白,我们因为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所以般若就不见、智慧就没有了。

  妄想分别执著在,你学世出世间一切法,好像有点智慧了,这个智慧也承认的,叫世间般若。这三种烦恼,诸位要晓得,妄想就是无明烦恼,分别叫尘沙烦恼,执著叫见思烦恼,这大乘经教里面常讲的。佛讲得很详细,如果你能够放下执著,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讲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万物不再执著了,执著真的断掉了,那就恭喜你,你出了六道轮回。执著是六道轮回的因,只要不执著,六道轮回就没有了,这时候是什么境界?声闻阿罗汉的境界。就是说你证得阿罗汉,这个时候你的般若就不是世间般若,是出世间般若。这个世间是指什么?六道轮回是世间。你超越六道了,所以叫出世间,那个禅定的功夫就是破除见思烦恼,放下一切执著,这个功夫叫出世间禅定。再要进一步能够把分别也放下,妄想也放下,那就是出世间上上禅定,智慧也是出世间上上的般若,十法界没有了。所以你就晓得,十法界怎么形成的?妄想分别形成十法界,执著形成六道轮回,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