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跟释迦完全肯定人本性是平等的、本性是善良的。在中国教小学、教童蒙,《三字经》上第一句话说“人之初,性本善”,肯定人性本善;佛在一切经典里面肯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佛性也可以说是觉性跟善良。所以他们都肯定,不但是人,所有一切众生本性是善的。因此,我们对于一切众生的尊敬是从他的本性。他变成了不善、变成了恶行,那不是他的本性,那是他的习性,所谓是“性相近,习相远”。这个习性就是我们今天讲,他已经被染污了。中国谚语常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是被环境染污的,那不是他的本性。因此,已经被染污的再要帮助他恢复本性,这个就要靠教育了,教育在这里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佛的教学,他首先所讲的一部圆满的经论,我们用现在的话讲,课程,大家好懂,这是最圆满的一个课程。这个课程是在定中讲的,我们一般人是没有法子理解,禅定当中说的。时间是二七日,也有经典讲的三七日,大概就是十四天到二十一天,说出他自己所证得的境界,圆圆满满的说出来。这部经就是现在中文本里面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那是完整的佛法教学。所以过去老师把这个经典介绍给我,他给我讲的这是佛教概论。他用的这个名词非常好,佛教概论。以后他四十九年所说的,都是这个里面的某一些部分,细说,都不出这个范围。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了,释迦牟尼佛在三十岁,他的成就是圆满的成就,不像孔子,孔子是每十年提升一个层次,一个一个很高的境界。释迦牟尼佛不是的,他在三十岁就达到究竟圆满。所以我们用佛法来说,一个顿悟、一个渐悟;孔老夫子是渐悟,释迦牟尼佛是顿悟。顿悟我们很不容易学到,但是渐悟我们有办法。 他四十九年教学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学生非常难得,许许多多学生都是跟他学习四十九年没有间断。我们今天讲学期,你上学你要念多少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许许多多学生都念了四十九年,一直念到释迦牟尼佛入灭。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小乘,这是奠定基础,这个阶段是十二年。十二年是着重在道德的教育,德行的教育。第二个阶段八年,讲方等,这就是从小乘提升到大乘。第三个阶段是般若,这个时间是二十二年;换句话说,是佛教学最主要的一个阶段,我们今天讲修学,这主要课程。般若是真实的智慧,所以我们晓得佛教教学是以智慧为中心,唯有智慧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通达一切问题,解决一切问题,没有智慧是决定不行的。第四个阶段,这是讲法华、涅盘,那就好比是研究所一样。般若这个阶段是教你开悟,转迷为悟,这法华最后一个阶段,是帮助你转凡成圣,是达到真实的圆满。 佛法修学,前面我跟大家提出他必须具备的条件,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弃名闻利养,要放弃对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对内要放下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如果有一条放不下,你可以进佛教的小学,佛教的中学就没有分。刚才我讲四个阶段就好比现在说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你不能放下这十六个字,你在佛教里头读小学。你要读中学一定是放下了,不放下,中学的课程你就是读,甚至于有很好老师给你讲解,你也没有办法体会得到。 佛陀他自己确实先做到。你看他十九岁离开了家庭,舍弃了荣华富贵,舍弃了国王的地位、权力;出家之后,他的生活日中一食(他每天吃一餐),树下一宿,随遇而安!他的学生也跟他一样,老师是这样的!你不能够随顺老师,你就没有法子跟他学习。所以他的常随弟子,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有成就的,就像孔老夫子学生里头七十二贤人一样。所以他在一生当中教学,那学生就太多了,真正有成就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也是空前绝后,我们在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能够看到有这么多有成就的人。所以必须先把这个条件要具足,你要真正能放得下,就是看破放下。 佛告诉我们,所有一切众生、每一个人我们的智慧是平等的,也是圆满的。所以《华严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圆满的智慧,无所不知。这个宇宙之间过去、现在、未来无所不知,都有这个智慧;无所不能,都有这个能力,都有这个才艺,而且福报也是圆满的,福报是相好。佛在经上讲的,各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依报种种庄严,他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今天不平等?不平等是因为你自己有障碍,你把你自性里面,就是本有的智慧、德能、相好障碍住了,透不出来了。这个障碍是什么东西?这个障碍就是烦恼习气。《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这三样东西把人害苦了。佛教导我们,他说他没有东西教我们,只是把他自己修学经验提供给我们做参考。如果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相好就现前了。所以佛确实没有东西给人,你的成就是你自己本来有的,只是你现在是迷而不觉,你不知道为什么失掉的。他告诉你,你怎样失掉,现在怎样再把它找回来。 佛法的教学,他没有一定的方法,但是他有一定的原理原则。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教学的对象不相同,他的教导的方法不一样,但是绝对不会违背原理原则。原理原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现在人所说的真理,这是决定不会违背。在大乘经佛常常讲,这是说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所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句话的意思很深。佛陀教导是一定随顺众生的,而不是随顺自己。正如同他是小学程度,我们就要用教小学的方法来教他,他是大学程度,那一定用大学的方法来教导,这个学习的人才能真正的得利益。 在今天这个环境,今天的环境大家都知道,由于信息的发达,科学技术发达,交通便捷,地球已经变成一家人了,跟一个世纪之前是绝对不相同。在古代,这个地球上由于没有信息、没有便捷的交通,所以许许多多人生活在一个村庄,或者在一个城市,一生都没有离开这个范围,所谓老死不相往来,这样才形成不同的族群,才有不同的宗教。我们要知道,这历史上形成的。今天科技发达,改变了世界,我们的想法、看法决定不能再用从前的,现在我们知道世界上所有不同的宗教是一家人。 去年我访问日本,我到日本去的时候,很难得,日本的净土宗很多不同的派别,都参加了欢迎的宴会,我看到很高兴。当时有些朋友告诉我,他说日本虽然他们同样都是净土宗,他们的各个道场好像有几百年都不相往来。今天都能够来参加法师的欢迎会,这个可以写在日本的佛教史上。我听到这个话,我感觉到非常惊讶,所以我就告诉他:佛教所有不同的宗派都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如果宗派要不和睦、不往来,那就等于说是这一个父母所生的许许多多儿女,这儿女都变成仇敌,各个对立,彼此不相往来。我说:你们有没有想一想,这做父母的心多么难过。亲兄弟哪里可以不往来?这叫大不孝!这对佛是非常不尊敬!那你还能学到什么东西?所以我劝导他们,从此之后一定要和睦相处、要互助合作,一家人,亲兄弟!然后我再告诉他,世间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宗教那是我们的表兄弟、堂兄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