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如何落实佛陀教育与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净空法师
慈爱之光遍照寰宇——韩故馆长生西四周年纪念大会告同学书

  净空法师讲述 2001/3/5 澳洲净宗学会

  各位净宗学会会长,各位同修,各位华藏图书馆诸师同学:

  韩馆长往生净土不觉已是四个年头,回想四年前的今天有如昨日,她的音容深深印在我们记忆之中。临走之前的嘱托,《无量寿经易解》已经完成,《华严》还在进行之中。培训学生是她的遗志,我们如何落实,净空念念不忘。直到今年犹蒙慈悲加持,在她喜欢的地方——澳洲,建立起修行、教学的道场,希望华藏老同学们善于利用,努力成就自己的德行、道业、学问,以实际的行为报答韩故馆长爱护之恩。

  净空亦当将近年来在新加坡弘法的状况向大家做一个简报。我在新加坡除了讲经、教学之外,还做了联系各个宗教族群的工作,这三年来也有一点小小的成就。今年新世纪的温馨晚会之后,曾先生问我:“法师,您在讲话当中提到四种教育,内容非常好,怎样落实?”这的确是今天社会民生休戚相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落实多元文化,寻求宗教、族群和睦相处与平等对待,我们要知道今天世界上动乱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够和睦相处。族与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非但不能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实则相欺相诈,争名夺利,损人利己,祸国殃民。

  细究根由,总是凡夫难免为风气所拘,物欲所蔽。久而久之,自然学会阴谋诡诈,机巧变怪。于是处事待人接物,若不是奸险残酷,就是欺骗侵略,恃强逞霸,根源总是心术不正。倘举世人人如此,彼此倾轧,互不相让,必致父不父,子不子,夫妻反目,兄弟相仇,朋友相欺;这样家不成家,国也不像国,世界将永无宁日。古有云:“一人倡乱,举世效尤。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影响所及,不只动乱社会,实则贻害全球人民生命财产,乃至人类文化存亡。世间有识之士已见于此,而言解决之道,唯在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

  我在讲席当中也常说,世间灾祸、动乱之根源,实实在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谓“老人”即是孔子、孟子、释迦与世界各个族群的圣哲,各个宗教的创教的教主,他们皆具真实智慧道德,终身承担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教化众生和平共存。所以,我提出四种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做子女的榜样。学校教育,老师一定是学生的模范。社会教育,孔老夫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由此可知,社会教育的宗旨,一定要懂得“思无邪”,我们不能够疏忽!宗教教育,神圣是一切众生德行的典范。假如这四种教育都能落实到圣贤道德的教诲,一切问题自然就化解了。然而今天的世界,这四种教育完全与神圣道德的教诲脱节了。

  古圣先贤道德教育的根在哪里?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又说:“人不学,不知义。”这几句话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一切圣贤教化众生的共同理念,总原则、总方向,大根大本。今日又有几个人能体会得?教学的目的,儒家说:“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佛家说在“明心见性”,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明心见性”就是孔子所讲的“明明德”,“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儒家讲的“止于至善”,就是“亲民”;话虽然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

  孔孟大道就在《大学》、《中庸》这两篇,夫子一生千言万语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则。所谓“知止而后有定”,止就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教人要作善人、作好人,而不是作贵人、作富人。佛言:“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三句话的意思:常念,心善;思惟,思想善;观察,是你的言行善。又说:“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我们的心有坚定不移作圣作贤之志,这就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清净平等心现前了,这就是佛家讲禅定的境界,人心定了。人心定,在宇宙之间自己就做得了主;如果心乱,妄想多,你就做不了主。做不了主,果报就是三途六道;做得了主,就是四圣、一真法界。

  接着说“静而后能安”,这是你得自在,现在人讲,你得快乐,身心轻安,法喜充满,夫子所谓“不亦乐乎”、“不亦悦乎”,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安而后能虑”,这个“虑”是“智慧”,必定是定、安,而后智慧才能现前,佛家也讲“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正觉真智慧现前了。“虑而后能得”,得的是什么?宇宙人生的大道你得到了,五伦十义,孝悌忠信,仁慈博爱,礼义廉耻,众德具足,不要学,自然就具足,本来就具足。

  学人(学生)无论是处顺境、善缘,或者是处逆境、恶缘,都能不变初心。初心是什么?“性本善”,这是初心;“人之初,性本善”,不会改变。顺境里面不改变容易,逆境里头也不改变,那才叫功夫到家。处逆境、恶人,这个人对我有误会,毁谤我、陷害我、侮辱我,我对他都不变初心,还是以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来对他,我们的道业成就了。如果在逆境、恶缘,恶缘是恶人,我们心里还有一念瞋恚,还有一念报复,那完全是凡夫,那不是学佛、不是学圣学贤。所以要记住,决定不变初心,不易本善,这个境界就是佛家讲的“明心见性”的境界,这是圣教圆满成就。于是,究竟要从哪里做起?正本清源,应从“修心”做起。修心就是把妄念修改掉,所以修心才是天下治平、成圣成佛的大根大本。

  四种教育教什么?无非教导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已。“平天下”就是以平等对待天下一切众生,这三个字的意思不能错会!这就是中国所说的“内圣外王”之学。儒与佛,以及世间任何宗教,没有不重视伦理道德的。中国古圣先王,以道治国,以德化民,分而序之│分是分别,序是秩序,有五达道,这就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是道。其纲纪人群则立五达德,这是要求每一个人应当遵守的德行:仁、义、礼、智、信。其维持社会,则崇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是十义。五伦十义,真是无美不备、无用不周,这就是天道。所谓“天道”,就是天然的,一切众生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关系,天然的秩序,不是从外头来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学说。所以有人说“这是儒家的学说、孔子的学说”,不是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学说,也不是某一个人的教条。把它看作某个人的学说、看作某个人的教条,看错了。它是什么?它是人人自性本来具足的,所以称为天道。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