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普贤德-请转法轮

普贤德,净空法师
普贤德-请转法轮  (共一集)  2006/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华严经12-17-1674b集)  档名:29-56-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随喜功德」是最容易修的,只要心量能扩大,你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人在做好事,自己没有力量一样可以随喜,诚心诚意的赞叹、表扬都是圆满的功德,所以这个机会不要错过,这个很重要。

  下面第六条是「请转法轮」,这个意思就是礼请法师大德为大家讲经说法。佛法用「轮」来做代表,确实是非常圆满、非常难得的一种做法。因为佛法终极的理论离不开空有,终极的理论是「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我们讲这是佛菩萨的境界,法身大士的境界。用什么样的东西才能表示空有不二?你看佛用这个轮,轮是个圆,确实它能够显示出来。圆周有,圆心空的,在几何学上。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没有几何学,但是他用这个符号跟几何学上讲的圆是一个意思。几何里面讲点,点是个抽象的概念。你真的点一个点下去了,你在放大镜看,它是个面积。所以真正的点不是物质,甚至於说它也不是精神,佛法里面讲法性。它虽然什么都没有,有是它变现出来的,点动就变成线,线再移动就变成面。

  现在科学家证明物质确实是无中生有,跟佛法讲得非常接近。佛在三千年前没有任何科学仪器,他是看到的,所谓佛眼亲眼看到的事实真相。所有的这些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都不是真的,都是从哪来的?无中生有。《华严经》上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真心,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就像那个圆的心一样的,它能够变成精神、能够变成物质,宇宙之间森罗万象都是它变现的。佛用这么一个符号就能代表这个教义,很不可思议,称之为法轮。

  所以在这个轮上你就看出空有是一不是二,你看圆有心空,它真的是一体。心是能现,圆是所现,心虽然没有相,所现的相无穷大,不断向外扩张,就是现在科学家看到宇宙好像在膨胀,跟法轮的意思能会通。它不是爆炸,绝对没有爆炸。科学家所讲的没有佛法讲的那么圆满,诸位要深入,你才真正能够了解宇宙万有的真实相,了解之后,你就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就是通达宇宙真相的人。然后你才晓得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全是假的,那是什么?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认清楚了,放下了,叫离苦得乐。

  转是辗转,代代相传,佛教给他弟子,弟子代代相传,传到三千年后我们来接受。我们接受,自己明白了,得到受用了,一定要传下去。中国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是什么?传人。没有传人不可以,一定要有传人,传人是愈多愈好。但是传人也是可遇不可求,为什么?没有那个善根福德因缘,他不能接受,真的要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善根是能信,接触到他就能相信。福德是什么?他能行,能信能解能行,他才得受用。缘是机缘,我们自己得到的承传,有老师、有经典,有老师没有经典不行,有经典没有老师也不行,一定要有个人指导,终於把这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这个世界是什么?六道是什么?十法界是什么?诸佛刹土、一真法界是什么?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切众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没有一样不清楚。

  所以转法轮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请讲经,请这些大德,无论是出家在家都一样,只要对佛法通达明了有修行,他自己真正做到。所以这个教学,先自己做到,然后你再说出,你的言语态度是肯定的,没有疑惑。如果自己没有做到,半信半疑,你讲出来叫别人听到也半信半疑,这是一定的道理。诚於中,自然就形於外,你表现在外面。内心里头不踏实,你外面的形象、言语都是模棱两可,会听的人、会看的人一接触就明了,所以一定要真修,要真干。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孔子、孟子当年教学会产生那么样深远的影响,道理在哪里?没有别的,自己做到了,亲身证得的,所以能感动人。自己没有证得,听别人说的,没有证得总还是有疑惑。所以圣贤的教育著重在亲证,证得之后,你才说。古代讲经的法师、居士如果没有证果,他不敢讲,怕说错,说错了背因果,你误导别人。自己错了无所谓,误导别人的过失很重。现在这个时代,哪个人证果?我亲近的三个老师可以说是大善知识,问他有没有证果,他摇头,不敢说证果。那怎么办?眼看著弘法的人愈来愈少,佛法在世间要断绝,老师不得已教给我们一个方便法门。

  从前是修行证果之后出来讲,现在怎么样?一面讲一面修行,这是方便法。怎么讲法?讲古人的注解。我们只要把古人的注解能看得懂,照著他的注解讲,讲错了,他负责,我没有责任。老师教导我们,我们听听有道理,这就好办了。注解的采取,老师教我们一个原则,取古人的不取今人的。为什么?古人真的有修有证,靠得住,今人烦恼习气很重,纵然有修未必有证。所以叫我们取古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参考今人的注解,总是以古注为主,今注做一个参考而已。守住这个原则,我们再学讲经,一面要讲,一面要真修,然后你才能够证实,在生活当中去体验经典里面的教诲。用这个方法,这是对我们现代人的根性,善巧方便;愈体验愈深入。

  我一直到今天决不敢自称为老师,不敢。我在讲台上讲经,这么多年来都常常讲,我跟大家一起学习,我们是同学,我在讲台上将我自己学习的心得提供给大家分享。我对於经教的体会年年不一样,这就是进步。就《华严经》来说,现在讲了三千多个小时,你们如果要从头听,听到现在,或者我们都保留著有光碟在,你拿从前的,几年以前,你听听看,听听我现在讲的,大不相同,不断在进步,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乐此不疲。你叫我干什么,我都没有兴趣,我每天兴趣读经讲经,跟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真正体会明白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我懂得了,我体验到了,很难懂。佛法讲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经论里面常讲烦恼轻、智慧长,确实烦恼习气一年比一年轻,这个非常显著,智慧是一年比一年增长。这一次,我们在现前学习的普贤菩萨十愿,十愿我讲过很多次,你把我从前所讲的跟这一次来做个比较,你就知道,晓得不一样。同样一个科目,同样一句经文,我讲十遍十个样子,绝对没有一次是相同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