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慈法师佛学问答(2)

问:我是佛教徒,但家人信其它宗教,怎办好? 答:无论是信仰佛教或其它宗教,大家都要互相尊重。身为佛教徒,当然希望合家都能信佛,家人若信其它宗教,相处之道便要做好,首先要尊重他人信仰的自由,不要加以批评

问:我是佛教徒,但家人信其它宗教,怎办好?

答:无论是信仰佛教或其它宗教,大家都要互相尊重。身为佛教徒,当然希望合家都能信佛,家人若信其它宗教,相处之道便要做好,首先要尊重他人信仰的自由,不要加以批评或排斥,更重要是自己做好一个真正佛教徒的模范,故必须与大众融洽起来,对长辈恭敬孝顺,对下辈关怀照顾,对其他所有人都要包容,使家人从你的行动中,体现出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以身教感化家人,使他们起欢喜心,待因缘成熟,才把佛法的道理,如五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等戒条,这些做人的本份,其实跟儒家所讲的”五常”(仁、义、礼、信、智),名异义同,与家人分享,令生敬仰,渐渐建立佛化家庭,达到皆大欢喜。

问:什么是菩萨?

答:「菩萨」梵语是「菩提萨埵」,简称觉有情,能自觉觉他,自觉者是觉人生的苦空无常道理,自己精进上求佛道。觉他者是悲愍众生沉沦苦海,发起要下化众生的菩提心。

菩萨以慈悲为本,广修六道万行,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又名六度波罗密。举布施度而言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指用金钱、时间、物质等去救济贫苦及有需要的人,乃至供养三宝等。法施是用佛法去劝导人们断恶修善。无畏施是以语言安慰于人,如对失意的人,以佛陀的教化帮助他去除心中的畏怖,使其鼓起勇气除烦恼,复得积极人生。

若布施能达至无相、悲智双运、三轮体空(所讲布施或做任何善事,不执彼此之相及计回报的心),如此不论出家僧侣或在家居士,均可称为菩萨。

问:什么叫做打佛七?

答:「打」是攻击义,如打断、打掉或破除。佛是觉悟。「七」是数目字,而且有两种意思:

( 一 )是指时间,佛教通常以七日时间为期,精进用功修行, 克期求证,又称「打七」。

( 二 )是指第七识,我人的第七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此识我执很重,若遇外缘,即执着我法二相,随生起分别计较,产生烦恼,成为生死的根本。

打佛七是以七天的时间,将思想专注在佛号上,打破第七识我执,既无我,外境一切善恶诸法自然不成立,所讲不会被世间所有人事所动摇,一切欲望所束缚,心灵自然得到净化和解脱。

打七用功方法很多:有打佛七,还有打襌七、观音七、地藏七、弥陀七等。此外仍有诵经修持的楞严七、法华七、华严七等等。主要是在此种种方法中,选择一门入手,如打佛七,专念佛名号,在此七天时间,降伏第七识,放下我执,显现自性。古人云:「 ...... 打得念头死,竖出法身活 ( 佛 ) 」。学佛要实践,那就要多参加打佛七了。

问:什么是佛欢喜日,又为何要供僧?

答:七月十五日 是佛欢喜日。佛制弟子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此夏季时间,僧众结集安居修行,也有僧侣在山林树下等处,精进用功办道。于七月十五众僧安居圆满解夏,佛甚为欢喜,故称佛欢喜日。再者七月十五,亦是众僧发露自己或恣举他人在安居期中所犯的过失,故又名僧自恣日。

供僧者,据《佛说盂兰盆经》所记载,目犍连为其母于恶道中受极度之苦,而请教佛陀解脱之方法。佛陀教诫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即僧自恣日,以衣服,汤药,具,饮食等置于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仗众僧威德之力,救拔其母脱离恶道之苦。供僧是为报答父母恩故。详见《佛说盂兰盆经》。

佛教提倡以孝道为本,人人当须忆念父母,生我劬劳及养育之恩,不但今生父母,乃至过去七世父母。故每年七月十五佛欢喜日,欢迎大家发心供僧,令现在父母福增无量,过去父母皆得超升。

问:素食者,鸡蛋可以吃否?

答:鸡蛋是荤是素,是一有诤议之说(事)。食素者大多数人不吃鸡蛋,也有人认为蛋可以吃,亦有人说力康蛋是素食,有关(此)种种的言论。

至于素食者可否吃鸡蛋(这个问题),现引古德印光大师之记载:「凡属有知觉者,皆不宜食,虽无知觉,然有生机,如各种蛋,亦不宜食。」可知印光大师亦明确说出蛋是有生机之物,是不宜食的。至于力康蛋,虽无生机也不宜食,若然不小心食了已受精之鸡蛋,便是杀生,同时更有因果报应,古今以来,由吃蛋招致受业果报的例子,不胜枚举。再者鸡蛋从母鸡的下体出生,卵属不洁之物,并惺味重,身为佛弟子,戒杀持素,保持清净最为重要。

在戒律中虽也有开缘,即除有重病非此物不能治疗外才可方便。现今医学科技发达,能代替鸡蛋之营养品甚多,故无论是力康蛋或是其它蛋类,清净修道人应该戒食。

问:选择在寺院举行佛教婚礼,好吗?

答:寺院是求福修慧的好地方,选择在寺院举行婚礼,这一对新人真有智慧。能于三宝台前由法师祝福和证婚,又有参加婚礼双方眷属及众佛友的祝贺,便很殊胜。本苑(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也曾多次应信众所请举行婚礼。在婚礼中,法师以「勤、惜、诚」三个字,对新人开示夫妇之道:「勤」是勤劳,要积极工作,把家持好;「惜」是真惜,要惜衣、惜食、惜福、惜缘,要珍惜当下的一切,常怀感恩心;「诚」是真诚,夫妇相处,不要隐瞒,要坦诚相待,和睦共处,还要尊敬长辈,孝养父母,在外多行善业,不取非份之财,以佛法的精神,作好榜样,感化家人一起信佛,建立佛化家庭,护持三宝。

得到法师的开示,一对新人更加明白相处之道,要以法师的教诲为座右铭。与会亲友,无不感谢三宝恩典,同声赞叹法师慈悲。所以说,佛教婚礼比一般婚礼更加有意义,更令人难忘呢!

问:围炉是什么意思?佛堂年尾也有要围炉?

答:「围炉」在北方人来说,人人都知道,是岁晚一项很重要的节日;但南方人就比较少知道围炉的意思了。其实围炉即团年。

古人有谓:「游子在外,岁晚返家,共庆围炉 ….. 。」意谓一年至尾,所有因读书、经商工作、游玩等离家出外的人,都要在年晚回乡,与家人团聚,并向长辈报告年来境况,恭敬供养,计划将来。况已在家乡眷属当然一起团年。

佛堂为了摄引大家,广种善根,以俗勾牵,在晚岁亦举行围炉法会,于佛前上供,师父们与信众们相聚,除师父开示外,有机会给大家向师父请教,订定新一年的修行及护法、自他俱利的工作。围炉包含了团聚、请教,还有给大家一个归宿感。因为三宝是真正的皈依处,所以大家岁末既来到寺院围炉,又能亲近三宝,聆听法要,这是很有意义的团年,欢迎大家有因缘来佛堂围炉团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