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很多法身菩萨都不信有极乐世界、净土法门

净空法师,法身菩萨

净空法师:很多法身菩萨都不信有极乐世界净土法门

 

「我者有二」,就是二种我,「一者人我」,这二种我都是空的,都是空无我。「凡夫不了」,不了是不明了,「五蕴和合假现有我之义」。我们现在这个身,这个身是五蕴身,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受是感受,受苦受乐,不苦不乐叫无记受,那也是受。想是思想。行是念念相续,它不会中断,它不会断,行是相续相。识就是指阿赖耶,阿赖耶里面能够含藏一切法的种子。这个种子不是现象,我们刚才讲的三种现象都不是,但确实是有这个东西,我们讲的是印象。我们从早到晚,眼见耳闻都留着有印象,这个印象就储存在阿赖耶里头,阿赖耶像是数据库一样,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六根六识所造的全都储存在阿赖耶里头,阿赖耶是大仓库。这经上说得好,因为这个数据库里头它不是形相、不是物质,如果是物质,哪怕它再小,大概遍法界虚空界都容纳不下。你就知道阿赖耶不可思议,因为它不是物质现象,它能现。所以我们的身是五蕴身,色受想行识。

《心经》大家念得很熟,《心经》一开头,「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人我是空。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以前我们的体会,总以为是这个人身,是我们一个人,现在我们懂得了,不是。五蕴是什么?五蕴是佛讲的极微之微,就是今天量子学家所说的小光子。这是物质的基础,所有物质都是它聚合而成的,像前面所说的一合相,缘聚缘散。这么一个小光子,它里头有色受想行识。弥勒菩萨给我们说,这个东西是从念头成的。佛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我们凡夫动个念头,心有所念,佛问,这个念头里头有几念、几相、几识?佛问得细,我们问不出来。这里头有几个念头?有几个相?有几个识?相就是色相,识就是受想行识。我们就知道了,原来五蕴是小光子。弥勒菩萨回答的是「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我们动一个念头,时间是一弹指,那里头多少细念?三十二亿百千个细念。三十二亿乘百千,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里头三百二十兆个细念。弥勒菩萨说,「念念成形」,形就是相,就是色相,物质现象;「形皆有识」,每一个形里面都有受想行识。佛讲的五蕴是讲的小光子,佛教的名词叫极微之微。所有物质现象的基础是五蕴,最小的物质,它里头有色受想行识。所以物质跟精神永远不分开,分开就错了,分开就没有了,物质现象是精神现象变现出来的。

阿赖耶识,这个相宗讲得很清楚,「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个一念没有原因,这个一念没有开始,所以无明叫无始无明。为什么不能说它有开始?因为它不是真的。如果它有开始、有终了的话,有始有终,那真有这回事情;没有开始,就是说它是假的,完全是假的,根本就没有这个事实真相,所以佛把它比成梦幻泡影。作梦有没有开始?谁作梦的时候能把那个开始找到?几分几秒、几秒之几秒,能不能把它找出来?找不到。你会不会去找?不会去找。为什么?假的,要是真的你就去找了,那是假的,找它干什么!一念不觉是假的,所以叫无始无明。这个可不能解释错了,那个无始不是说太久太久,找不到开始说个无始,那你这样想就全想错了。你应该懂得弥勒菩萨所说的,这个念头太短暂,如果我们今天用秒来算,一秒钟弹指五次的话,那一秒钟里头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你把它找出来,你能找得出来吗?找不出来。所以佛讲无始这个名词用得太好,无始就根本它是虚妄的。

一念不觉,这就是个动相,这是阿赖耶的业相,业就是它振动,这一念就动了;心是清净的,永远不动。这个不觉就产生波动的现象,这个现象科学称之为能量。这个能量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自性里面的境界相跟转相也是本有的。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智慧德能,现在讲能量、信息、物质(这是讲相好)。大乘经里头讲得清楚,比科学家讲得更清楚。所以物质现象是从转相变现出来。我们讲阿赖耶的四分,学过相宗的就更容易懂,一念不觉是阿赖耶的证自证分,那个一念不觉;阿赖耶的自证分就是自性,就是真如、就是自性;阿赖耶的见分就是精神现象,末那识,「我」出来了。我见,我见是第六意识的主体,就是我出现了,执着有个我,我出现了。跟着我出现之后就有三个东西,我爱、我痴、我慢。这就是贪瞋痴,我爱是贪,我痴,我慢是瞋恚,贪瞋痴这三个烦恼跟着我同时出来,这个东西叫根本烦恼、俱生烦恼,跟我是同时生起来的,只要有我就有贪瞋痴,贪瞋痴放下了,我没有了。如果我没有了,贪瞋痴就没有了,它是跟着来的。因为有我才有境界相出现,就是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相分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里来?从见分变现出相分。阿赖耶的业相是能量,见分是精神现象,相分是物质现象,就在那一念当中完成的。这一念要记住,一秒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就在那个里头形成的,这统统完成了,阿赖耶三细相出现了。这种现象你不能说它有,你说它有,它已经没有了;你不能说它无,你说它无,它又相续相出现了。但是念念不一样,每一个念,就像我们电影那个底片一样,一个画面,这个画面一闪就过去了,接着第二张出现了。第二不是第一念,念念都不一样,没有相同的。所以这种相叫相似相续,它不是完全相同的,完全相同的我们可以说相续相,它不是的,念念不相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