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地藏经的启示》(7)

闻名:是菩萨法,闻不是耳听。佛常在经论里告诉我们,小乘以下修的是戒定慧三学,大乘菩萨修的是闻思修三慧。此经是大乘经典,大乘菩萨所修的是属于三慧,所以这个闻是三慧里的闻慧,用一个字,闻思修三慧就圆满。

闻名:是菩萨法,闻不是耳听。佛常在经论里告诉我们,小乘以下修的是戒定慧三学,大乘菩萨修的是闻思修三慧。此经是大乘经典,大乘菩萨所修的是属于三慧,所以这个闻是三慧里的闻慧,用一个字,闻思修三慧就圆满。三慧,我们没有,菩萨才有;受了菩萨戒照样没有,不是真菩萨,是挂名的,有名无实。三慧一定要理解清楚,修学才不会造成重大伤害。我在早年主持佛教会大专讲座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学生来告诉我:‘法师,我听经已经听了两年,我不想再听!’我说:‘为什么?’他说:‘我要去思惟,要去修行。’我一听就明了。我说:‘这两年,你是闻慧得到了,闻了之后再去思,是不是?’他说:‘对的。’我说:‘思两年再去修?’他说:‘对。’我说:‘今天这堂课要不要听?’他说:‘要听。’我就向大众解释什么叫‘闻思修’。他把闻思修搞错了,以为听经是闻慧,回去研究想像叫思慧,这样的误会是曲解经义。照他这样想法,两年听经听了一些我在讲台上的胡说八道;明天不听了,回去再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两年,然后再盲修瞎练。叫佛菩萨冤枉死了,哪有这回事!三慧之慧是戒定慧之慧,所以三慧是戒定慧那个慧得到,才有三慧;换句话说,慧从定来,定从戒来,戒是如法修行而来。能够如法修行,才会得定,定了后才开慧,慧的作用就叫三慧。闻是接触,耳听音声接触叫闻,眼看色也叫闻,用这一个字作代表;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接触叫闻。明了叫思,不能想像,一接触就明了。从明了这个意思来讲,叫思慧;从断惑这个意思来讲叫修慧。所以闻思慧没有次第,是一次完成,闻就是思修,思就闻修,是一而三,三而一,不是把它分成阶段的。戒定慧三学可以分成次第,三慧没有次第。所以经文上的闻,不是普通的听闻,这是菩萨的三慧,一接触,对于菩萨本愿功德法门殊胜不可思议,立刻就明了,立刻就能够接受,能够依教奉行,这是‘闻是菩萨名字’。

底下是依教奉行略举数端。怎么依教奉行呢?‘赞叹’:是演说这个法门。讲地藏经,把地藏菩萨本愿的功德、法门殊胜的修学,推荐介绍给大家。‘瞻礼’: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礼拜,是内心对于这个法门有至诚的恭敬。‘称名’:对于这个法门念念不忘,心口俱到。‘供养’:不仅是对佛菩萨,是以这个法门、以这个修学来供养大众,这就是以孝心、敬心对待一切众生,这是修地藏的供养。大乘戒经里佛告诉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地藏的孝敬推广到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以孝顺父母之心来孝顺一切众生;以尊重老师的心、尊重佛陀的心,来尊重一切众生;这叫供养,这是真实的供养。‘彩画刻镂’:是造菩萨的形像,造像的功德是宣扬这个法门。佛教绝不是多神教,佛教里没有神。菩萨与佛皆是表法,用现代话来讲,是教学的工具。供养佛菩萨的像,是让我们常常想起佛菩萨的教训。供养一尊地藏菩萨,我们一见形像,就想起经典里的教训,提醒自己有没有依教奉行,功德利益在这个地方。所以供养佛菩萨像,是用它来提醒我们,不是把它当作神明来看待;许多人错会了,因而失去佛法修学的利益,非常可惜!我们应该把佛教正名为佛陀的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一切众生的教育、教学,它不是宗教);使世人对佛法改观,看法与态度转变,对于佛法的弘扬就会普遍。宗教是迷信的,宗教要靠感情、宗教的情操;佛法不如此,佛法是破迷开悟,佛法是理性的、理智的,不是感情的。情都是迷,迷情啊!佛陀教我们觉悟,不教我们迷惑。我们一定要把佛教本来的面目认识清楚,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经典是教科书,把它看作是神明经典,态度就不一样,得的利益就不相同。若把它看成神的指示,那就绝对服从,不准解释;把它看作教科书,里面字字句句活活泼泼,里头有无量义,趣味无穷,受用无尽。佛教教学的宗旨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教学的目标是教我们离苦得乐。佛的教学没有定法,但是原理原则是永恒不变;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是永远不变的目标,而方法手段随时可以变。观音菩萨在普门品里告诉我们,应以什么身得度者,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中国人得度者,即现中国人而为说法。中国人造的佛像像中国人,日本人的佛像像日本人。诸佛菩萨没有一定的相,身相都随缘。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佛现中国人的相,佛的道场完全是中国的建筑,中国人非常欢喜的接纳它。

修行的典范

经文里为我们介绍三位典型模范的地藏法门修学者。佛法教学的艺术,不但有理论、有方法,还带表演 ─ 做一个样子给我们看,这是最圆满的教学。在大乘圆教经典里,这种例子很多。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表演给我们看,旨在说明一个大乘的修学人,在这世间怎么样生活?怎样处世待人接物?如何把理应论、方法活活泼泼的应用在生活当中。楞严会上有二十五位菩萨,叙说他们修行证果的经过;二十五圆通法门,也是表演给我们看的。

在这部经里,佛以婆罗门女、光目女、长者子作代表,说明在生活当中,实际上修学这个法门,所得到的成就和利益。这样的教科书才真正圆满,值得我们赞叹。方东美先生对佛教经典这样赞叹:它是世间最圆满的教科书,古今中外典籍不能与它相比。

长者子

长者子发心修行的原因,是见到佛的相好。他问佛:‘您为什么有庄严的好相?’佛就告诉他如何修行。修行是因,身相是果报。善因得善果。看相的人也常说:‘相随心转。’要想得好相,先要修好心;有好心,必有好相。长者子是从这儿发心的。为什么把长者子放在第一个?这个用意很深。佛法的教学,不重视谈玄说妙,佛法修学著重在事实。诸佛菩萨幸福、快乐、健康、长寿,这就是给我们一个非常现实的样子,我们要想得到,就向佛菩萨学习。这是第一课 — 相好庄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要是没有端正庄严的好相,令一切众生羡慕,我们就对不起老师(佛),也对不起父母,这就是不孝亲、不尊师,因为没有修好。无论出家在家弟子,都要认真修行,使自己有快乐、幸福、活活泼泼的相,使人一见生欢喜心,一见生恭敬心、羡慕心、想学你的心,佛教自然就推广介绍出去。这是自利利他的第一课。

婆罗门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