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欢迎诸位到香港这个小道场来参学,我们这个道场也希望做一个带头的作用,把佛教回归到教学。我们想到世尊在当年,照中国人历史的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欢迎诸位到香港这个小道场来参学,我们这个道场也希望做一个带头的作用,把佛教回归到教学。我们想到世尊在当年,照中国人历史的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七年,跟外国人的算法不一样,外国人是二千五百多年,相差六百年。到底哪个对哪个不对,不要去计较,都有依据。

这个事情曾经有人问我,佛灭度几年的事情,我就告诉大家,我说这个是没法子解答的。不要问佛,问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小时候,二、三岁的事情,六、七岁的事情,你能晓得到底是哪一天,哪一月哪一日?搞不清楚,连自己出生的时辰都搞不清楚,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你说是三千年前的事情,找谁?只有找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来了问他,他晓得,除他之外,没人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所以不必在这上打妄想,佛法叫我们学的是清净心,不要去计较这些事情。但是我们中国老一代的法师,像我们熟悉的虚云老和尚印光老法师、谛闲老法师,他们都用中国的纪年,都是用三千零三十七年,都用这个纪年。世尊成道之后,三十岁成道之后,一生都在教学,这是我们从经典里面都能看得出来的,每一天讲经教学,没有中断过。所以佛法是教育,佛法不是宗教,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

可是佛法变成宗教,被人误以为是宗教,而且以为是低级宗教,给我们的印象很深。我在没有遇到方东美先生之前,我也认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所以从来不接触宗教,不愿意接触。自己以为自己是个知识分子,不愿意跟宗教为伍,你说这个毛病犯得多大!我二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方老师非常难得,特别给我开的课程,给我讲一部《哲学概论》。《哲学概论》是从西方讲起,讲到中国,最后讲到印度,从印度哲学里头,最后一个单元他跟我讲的是「佛经哲学」。我那个时候感到很惊讶,我说佛教是宗教,是多神教,它什么神都拜,是多神教,多神教在宗教里头是属於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真神,没那么复杂。佛教里面你看看佛菩萨,不知道,都以为是神,所以就很轻视它。

老师告诉我,他说你还年轻,你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学哲学,找哲学家学,他是哲学家。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这我们从来没有听人说过,「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从这个课程里面,才把从前那些误会洗刷干净,接受佛教是伟大的教育,这才开始接触佛经。老师告诉我(那些话都很重要),他说你要真正修学佛经哲学,佛经哲学不在寺庙。我问在哪里?过去的出家人真正都是有学问、有德行,真的是大哲学家,这是过去的。他说现代出家人他们不学,不研究经典了,经典在,没有人去研究它,所以现在佛经哲学在经典里头。他叫我从经典上下手,这条路指得非常正确,所以以后我们就进入寺院,也参加些活动,主要的目的是找经书。

在我那个时代,就是六十年前,经书非常稀少,一般书店没有得买。那时候我住在台湾,台湾印经书只有三家,台北有个佛经流通处,是居士们办的,种类少,数量也很少。第二个就是台中瑞成书局,第三个是台南有个庆芳书局,这两个书局印一点佛书,数量、种类都非常稀少,都是一般寺庙里读诵的,像《弥陀经》、《金刚经》、《地藏经》,这些类普遍,他们印这些东西。我们所要学习的典籍、经论几乎都找不到,所以必须要找《大藏经》。寺庙里头有藏经楼,有图书馆,我们到寺庙里面去借经书。《藏经》是借不出来的,因为它整套的,他怕散失,多半我们带笔记本,一整天在里头抄经,所以学东西都非常辛苦。我还抄过十几部经典,这在那个环境之下,才真正认识了这个东西。

以后我认识章嘉大师,这是藏传的四大喇嘛之一。很多人都晓得达 赖、班禅,其实还有两个,他们是四兄弟,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前藏达赖,后藏班禅,内蒙章嘉,外蒙哲布尊丹巴,这四大活佛,从元朝时候就开始受帝王的封号。章嘉是内蒙古的。我认识他之后,我的佛学基础是他老人家奠定的,这位大师非常开明,真的一点迷信都没有,跟方东美先生一样。他告诉我,你要学佛,首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要不认识释迦牟尼佛,你可能就会走向歧途,在我们国内人讲的,你要走弯路了。教我看什么?这书都他指点的,我第一部正式看的佛经是《释迦谱》、《释迦方志》。这是唐朝时候人编的释迦牟尼佛的传记,才认识释迦牟尼佛,从这儿开始。才知道世尊一生的行谊,晓得他是王子,聪明好学,代表我们现前的所谓知识分子,他代表知识分子。我们也是知识分子,所以就很投缘,好学,广学多闻!他十九岁离开家庭,离开宫廷的生活,荣华富贵的生活,出去参学。

印度在那个时候,我们学哲学知道,印度对於哲学的造诣都非常之高深,印度的学派他都学过,印度的宗教他也都学过。在古印度,不论是宗教还是哲学,他们都非常重视禅定,所以六道轮回不是佛说的,是婆罗门教讲的。婆罗门教的历史至少有一万三千年,我们能信得过,他是世代相传,他不重视历史,不像中国人,中国人对历史是记载得很详细,他们不重视历史,重视禅定。禅定里面的境界突破了时空,他能看到过去,能看到未来;六道里面,他上面能够看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下面能看到阿鼻地狱,他有这种能力。所以对於六道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四禅八定,学佛的人也要修,四禅八定是婆罗门教的,那叫世间禅定,你有这个禅定,你就能够突破六道的空间维次,你就都知道了。修这种禅定的人很多,不是一个、二个,所以这个事是事实真相,他跟我们说出来。可是这里头有问题,六道的真相明白了,六道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像这些问题,你想想看,一个聪明的年轻人肯定打破沙锅问到底。我年轻时候就是这样的,就要追根究柢,没人能解答。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教学的一种方式,真正是了不起,跟我们走的一条路,让我们完全心悦诚服,你不能不服他。

在这个状况之下,佛学了十二年,三十岁,到三十岁了,大概值得去学习的地方他都去过,也就算圆满了。这答案没解决,而且一般学术界跟宗教界的解释不能满意,他就到恒河边大树底下入定,入更深的禅定,把十二年所学的东西统统放下。要不放下,那是障碍,叫所知障。所以,佛跟我们讲,烦恼障他放下了,他很早就放下了,这个时候把所知障放下。两种障碍放下之后,他开悟了,毕钵罗树现在我们叫它做菩提树,他在这棵树底下开悟。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一般讲成佛了,问题全部解决,完全了解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