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里面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统统是帮你去建筑人生的成功。什么是成功?家业成功、事业成功,但是这两个成功不能排在前面。什么排在前面?道业的成功。所以你的人生一定要知所先后,生涯规划的首重点——修道,就是修你的智慧。有了智慧你才能判断,什么样的人可以交往,什么样的老师值得学习,什么样的人生才能够稳健地去经营,才能走向幸福,而不是走向毁灭,而不是走向堕落。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一句话:这个社会都在随波逐流。诸位同学,你有没有把握不随波逐波?你们怎么都没反应?你们醒过来了没有?假如你现在都没把握,什么时候有把握?是你已经进入灯红酒绿当中,然后才告诉自己,我没把握,然后,“咚”掉下去了。掉下去以后,你爬起来,告诉旁边的人: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什么会越堕越惨?没有理智,没有“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刚刚有一个朋友问,“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这句话他不懂,好,给他掌声鼓励一下。为什么要鼓励?因为学问、学问,要先学什么?问。问好不好学?诸位同学,处处留心皆学问。问也要问对人,你能不能来问我满汉全席怎么做?我铁定不会。你也不可能去问一个老农夫,他正在那里耕田,然后你问他《诗经》里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所以要问对人,很多的人没有理智,自己心上有事都到处问,见一个问一个,问到最后发觉一个事实,同一个问题,十个人回答都不一样。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早上七点多打电话给我,我一拿起来,她就开始一边掉眼泪,一边就讲她先生的不对,讲了十来分钟。诸位同学,这个时候不要阻挡她,让她疏通疏通,让她讲完了,我再来讲。她批评完她先生以后,我就开始跟她讲,我说你先生对不对,他有没有错,不是最重要的,现在最重要的是你对了没有?你现在做到好母亲了吗?你现在做到好妈妈、好太太了吗?你现在做到好媳妇了吗?先想自己有没有做对,自己做对了以后,再说别人不对。假如你现在都不对,然后你说别人不对,请问他能不能接受?绝对不能接受。两个人互相批评,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人生的理智处处皆是啊,一言一行都在流露出我们有没有智慧。一句话讲错了,后果很难收拾,一句话讲错了,三年的交情一笔勾销的,太多啦。 人生的理智在于“人之初,性本善”,在于“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要先问自己做得对不对,自己对不对是最重要的。当人能先思考我对不对,我也有错,包准你的气去一大半。人就是只看别人的错,在那里越看火越大。接着我又跟她讲,假如你现在当太太都没当好,当妈妈也没当好,那你不要气你先生,你要气你自己。因为他当先生不像先生,而你现在当太太不像太太,那先骂谁,你要先骂自己,因为你比较近。你所气的人却跟你是一样,你没有资格讲他,也没有资格气他。古代有一句格言相当的好:“各自责,天清地宁”。每一个人都说,哎哟,这件事情是我害的,对方接着会是什么?哎哟,没有啦,这是我害的。互相反省,“天清地宁”。各相责呢?你那里不好,你那里也不好,都是你害的,都是你害的啦,“天翻地覆”啊。 诸位朋友,再复杂的事情,你从源头思考,都很简单,都在一念之间而已。人现在都找不到源头,所以一看很难哪,跟我父亲沟通很难,跟我女朋友沟通很难,跟谁沟通都难,其实连跟自己沟通都会气得半死,连跟自己相处都相处不好,然后你在那里说,我要有好的人际关系,本末倒置。一个人怎样才能跟自己相处得很好?要做对得起自己的事情。一个人要懂自爱,才能爱人,“欲爱人者先自爱”,你看这个先后次序重不重要? 时间有限,我们来谈一下先后。现在先交女朋友重要,还是先学《弟子规》重要,你们冷静下来了没有?“欲爱人者先自爱”,我们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然后看到一个美女,马上说,我要给她幸福,这样的男人多不多?诸位女同学,这样的男人,你们会不会判断?判断重要啊,“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郞”,这句话你会念,不一定会用。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讲起来很好笑,但是对一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难以抹灭的伤痛在里面。而这个伤痛什么时候发作?在夜阑人静的时候,“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所以现在很多人怕自己一个人,到处给人家打电话,为什么?他的心不安哪。他的人生非常的焦躁,太多的回忆让他不堪回首。所以诸位同学,人生的每一步,要一开始就谨慎,不要人家在交女朋友,你也要赶快去交,要冷静,要有智慧,去选择人生走的每一个步伐,要“慎于始”呀。 我们今天所听的这些圣贤人的教诲,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学习?三月十五号我去深圳讲课的时候,他们本来是想听《论语》,听《大学》、《中庸》,结果我只会讲《弟子规》,因为其他的我也没讲过。后来那边的老师说,不然来讲讲看好了。我本来想两天后就要赶快卷铺盖走了,因为也实在是觉得自己很不足。我到海口去弘扬中国文化,确确实实是赶鸭子上架,很突然地,来,你来做,我说,哦,就做了。透过三、四个月的体会,有一点小小的经验,希望去做两天的演讲就回来,因为在深圳那里,招牌掉下来都会砸到好几个硕士和博士。 一开始听课的时候,我一看他们的表情就是《弟子规》有什么好讲的?然后一边听,慢慢手就放下来,慢慢眼睛很专注,然后听到一半还会拍手一下,但是你要了解,一个人可以快速地转变态度,这个人很可取。而他的动力在哪里?在于他是真正想要把下一代教好。当他听了感觉真的有帮助,他的态度马上就转,而很多人的傲慢一辈子都转不过来。他有爱心,所以他能够马上转变态度,好好来切磋,好好来互相学习。从那以后,我几乎一个礼拜都在讲课,还有一天讲三场,统统都安排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什么?人心善良啊。你看他一听到好的东西,马上去找学校,安排我去讲课,说这个学校几千个人都在学习,您可不可以来这里讲课?人心善良啊。 结果隔天早上八点多,他们那里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可不可以来给我们幼儿园的学生上一堂《弟子规》?我说好,我就去给一班大班的学生上《弟子规》。我一走进去就说,来,诸位小朋友,我们来上《弟子规》。那些小孩说,老师,我们已经学过啦,我们都会背啦。从这个回答当中,你能够断定些什么?家长、老师的引导,假如从一开始就错,人生能不能走对?绝无可能走对。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人生的态度错误了,一年之后,十年之后,距离会越拉越开。那怎么办?学生说都会背了,都学过啦,很傲慢。一个人一旦傲慢心起来,学问已经不可能成就了。当然,这个时候老师要会接招,学生丢什么球,我们马上接过来,接完之后要打太极拳,再把它,“嘿”,发回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