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4)

再来,付出针对需要。有些人很会付出,但是朋友看到他就赶快跑,你不要再对我这么好了,我快受不了了,有没有?你要针对需要,人家才会欢喜接受。怎么样针对需要?当然要多观察。当你观察到他的需要,你去付出,他

  再来,付出针对需要。有些人很会付出,但是朋友看到他就赶快跑,你不要再对我这么好了,我快受不了了,有没有?你要针对需要,人家才会欢喜接受。怎么样针对需要?当然要多观察。当你观察到他的需要,你去付出,他会觉得你怎么这么体谅他。劝,第一个存心要对,我们劝他绝不是说他一定要听我的,那是控制、欲望,劝他是希望他真正能得利益。你有这分真诚,事情一定可以办得好。劝,方法要对、态度要对,所以《弟子规》这句话非常精辟,「亲有过,谏使更」,要怎么样?「怡吾色,柔吾声」。你不能像骂小孩一样,他怎么能接受,所以这个方法,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这个「悦」是什么?看父母比较高兴了再劝,他就容易接受,所以要抓时机,这个悦是时机。所以我们说「交浅不言深」、「扬善於公堂,规过於私室」,你要劝朋友要私底下,不能在公众场合把他缺点讲出来,他面子挂不住,这个时机要抓到。最后一个要有耐性,所以悦复谏,这个「复」就是不厌其烦的劝。你劝一次、二次不是没有效,是还没有推动,有些人必须劝十次会动,有些人必须劝两年才会动,有些人必须劝十年才会动,有些人要劝到下辈子才会动,但是你还是得做,因为那是我们做人的本分,而不是去要求他一定要怎么样。所以我们做人理得心安,尽心尽力就好。从这些方面我们去观照,就可以了解到我们劝人的过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修正、可以提升。

  中国文化整理成三个字「君、亲、师」,君代表领导,身教;亲代表爱护,代表关怀;师代表教导,言教。我们面对身旁的人,时时以君亲师反省自己,我有没有以身作则,我有没有真心对待别人,我有没有应该教导的时候尽心尽力。当我们能这么做,你的孩子会教好,你的学生会教好,你的员工会带得很好,你的德行也会提升得很快。所以这个「君亲师」,中国文化的心法,大家可以时时拿它来自我反省、自我观照。课程我们就到这边,谢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