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3)

家庭的气氛也要靠夫妻自己去经营。我虽然没结过婚,但是善於观察,我在杨老师家,她跟她先生相处很和乐,所以我刚去的时候也觉很多地方很有趣。不管谁进门,一定会对屋里面喊一声「我回来了」,屋里面的人不管做什

  家庭的气氛也要靠夫妻自己去经营。我虽然没结过婚,但是善於观察,我在杨老师家,她跟她先生相处很和乐,所以我刚去的时候也觉很多地方很有趣。不管谁进门,一定会对屋里面喊一声「我回来了」,屋里面的人不管做什么事一定先放下来,走出来迎接「欢迎你回来」,你看这种气氛多好。你今天回去:我回来了。你先生看看你:你有没有发烧?不要气馁,对的事要坚持做下去,慢慢气氛就会转过来。这是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就从言语的态度开始。

  假如先生拿了很多东西进来,杨老师马上会跑过来帮他拿,拿了以后对她先生说:来就来,带那么多东西干什么,这么客气。然后就拿到房子里面去,所以家庭里面要有一点幽默感,相处起来就融洽。你不要先生拿了东西,马上用质疑眼光:你又买什么了?先生本来很高兴买个东西回来送给你,看你又在那里嫌东嫌西的,他以后都不买了。因为师丈很喜欢泡茶,泡得特别好,所以我们每次喝完茶都会说:怎么可以把茶泡得这么香!那师丈就会说:好,我再去泡。所以要好话一句,做牛做马都愿意。称赞绝对不要吝啬,要时时看到对方的付出,时时给予肯定。不然你都不肯定鼓励,那个闷气就开始积累,有没有?

  有一次刚好我提到水的实验,水的实验就是说人只要起一个好的念头,对这个水说感谢的话,这个水的结晶就特别漂亮;假如我们对著水怨恨它,埋怨它,它根本无法结晶,而且照起来很丑,所以人的意念会影响万物的状态。后来有科学家拿米饭来做实验,拿了三碗米饭,第一碗称赞它、肯定它,第二碗骂它,第三碗理都不理它。一个礼拜以后结果出来了,第一碗饭发酵了,香香的,第二碗饭臭了,第三碗饭比第二碗还臭。所以冷战比热战还要厉害,夫妻之间常常吵吵嘴这个气也发出来了,假如憋在心里面怎么样?更难受。

  我刚好举了这个例子,不能打冷战。刚好有一对夫妻带著儿子来听课,儿子坐中间,先生坐左边,太太坐右边。这个先生听完个例子,马上把他的手伸出去拍拍他太太,然后眼睛看著她,我在讲台上我懂那个眼神的意思,就是「老师在说你」。我在台上替他捏把冷汗,结果他太太回过头来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所以很多男人会死得不明不白,太太在气什么都搞不清楚,气什么?帮你这么多事,连个肯定都没有。所以男人的嘴巴要甜,该鼓励称赞、该鼓掌要鼓掌。夫妻相处,我们时时欣赏对方、感谢对方、珍惜对方,相信夫妻关系会愈陈愈香。

  五伦第四伦兄弟,兄友弟恭,在生命当中与我们相处最久的是兄弟姐妹,很可能都是七、八十年,兄弟友爱,父母才会放心、才会安心。杨老师她照顾她的侄儿非常认真,她的甥侄辈有十八个人,十八个人,那她为什么这么用心照顾这十八个甥侄辈,还教他们读诵经典,教他们深入中国的艺术,学书法?是因为杨老师想到,要让我的父母这一生都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心安,一定要让子孙也能够显达。因为有这一分存心,所以对待她的甥侄辈都尽心尽力教导,所以尽了孝道也尽了悌,友爱兄弟,友爱兄弟的子女。当我们在家族当中都能时时以这个角度去定位,以这个态度去当长辈,相信整个家庭的和乐影响会很深远。

  我有一个结拜大哥,他们兄弟姐妹感情很好,只要一有空都会回去探望母亲。当他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有亲自去祭拜,结果我一到也见到了他们兄弟姐妹的后代,我一看非常欢喜,所有的下一代素质都很好,都很优秀,看起来都是好孩子。所以兄弟姐妹的友爱就是给下一代最好的榜样,孝悌传家。他也告诉我,他母亲晚年这十多年他都尽力去照顾,推掉很多应酬。当他母亲离去的时候他觉得很欣慰,他觉得这十多年下的决定是正确的。

  现在的人懂得兄友弟恭,古代的人也如此。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大臣叫李绩,他的姐姐将近八十岁了,他也七十几岁了。有一天他回去刚好姐姐生病了,李绩亲自帮姐姐煮粥,结果因为火太大了,所以烧到了他的胡子。我们古代人都留长胡子,烧到胡子。他的姐姐就说:家里的仆人这么多,你叫他们做就好了,你何必自己亲自去煮粥?他对他的姐姐说:姐姐,从小你这么照顾我,我都希望能为你多做些事,现在我们两个都这么老了,我还有多少机会能够替你做事。所以可以感受到兄弟姐妹的情谊,我们兄友弟恭,留与儿孙做样看,给他们好的榜样。

  我的两个姐姐对我也相当爱护,记得大学时候刚好身体不好,要煮中药,我又住在宿舍里面,不能煮药,我的姐姐每天熬两次药给我喝。都从校门外走到宿舍,宿舍都是学校最边边的地方,所以也是路途遥远。到了宿舍也不能进去,因为写著「女宾止步」,我的姐姐到窗口敲一敲,比著手势,告诉我吃药了。我心里热呼呼的冲出来,把这杯药喝下去,药很有效,为什么?含著姐姐的慈爱,姐姐的爱护,效果特别好。

  五伦最后一个关系「朋友有信」,这个信不止是言语有信用,还包含著朋友的道义所在。朋友相处有责任互相规劝,而这个规劝应该可以算是人与人所有的关系都应该尽这个本分。所以父母有错我们应该怎样?规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个亲可以在父子关系,可以在君臣关系,可以在夫妇关系,兄弟、朋友关系,所以其实「大道不器」,大的道理放诸四海皆准。

  诸位朋友,你规劝别人成功率高不高?那为什么不高?劝了以后都说,他没有善根,不受教,算了,他没福气。都是别人有问题,我们有没有反思,我们的方法、态度、时机有没有做对。所以中国文化要提升得快有一句心法,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故事典故就是「射有似乎君子」,射箭就好像君子之道,「失诸正鹄」,这把箭射出去,正鹄是目标,没有射中目标应该怎么样?反省自己我的箭术不够。现在人不一样,射出去没有射到,这一把弓是哪一家公司生产的,怎么这么烂;这一把箭是哪一个公司,下次不要买了,都把责任推给别人。

  我们要来思考劝诫有一个前题,「君子信而后谏」,信任以后才进谏他;不信你就劝他,「则以为谤己也」,他觉得你是不是看他不顺眼,尽挑他的毛病,所以劝诫他人要先建立在信任。有些人说我就是很正直,第一次跟人家见面就劝人家,你那里穿得不好,那里戴得不好,多尴尬,所以要先有信任。那如何取得人家的信任?你不能说你要信任我,我很值得信任。要多付出。所以为人子多付出,尽了孝道,父母对我们信任很高;君臣关系,你善尽本分,上司对你的信任很高。你可不能第一天去上班,上了一个礼拜列出十大罪状,老板公司有十个问题,来,你看看。老板看完脸都黑了,你下个礼拜不要来了。所以先付出才能建立信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