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幸福人生讲座,传统文化

幸福人生讲座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九集)  2005/3/19  澳洲雪梨大学  档名:52-121-09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做家事对一个孩子的心境还有处事的态度,有很深远的影响,包含身体会比较健康;有付出才可以体会付出者的辛劳,所以习劳知感恩;再来他也会从小比较勤快,养成习惯。勤劳是治家、致富之根本,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意志力的磨炼都是在做事的过程当中点滴淬炼出来,所以多做事意志力就会跟著提升。我们自己回想一下,你的意志力在哪些情况之下磨炼出来?在常常想放弃又不能够放弃的状态慢慢历练。还有一个因素,常做家事人际关系会好,因为多做事多历练,多做事做事能力就跟著提升,所以一有能力走到哪都可以帮别人。

  我在教书的时候,第一年教自然科,每次下完课,有几位小孩他们都很主动留下来,就帮我收拾,帮我扫地。当然我们当老师对学生都很爱护、都很平等,不过对这么懂事的孩子,我们当然会多加照顾,这个不叫偏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孩子很勤奋,他很有可能在人生过程就有人赏识,就有贵人相助,而往往勤奋的人也比较敏锐,比较好学。诸位朋友,看不看得出来我从小没什么干家事?有没有看出来?没有看出来,因为我已经变了。假如六年前可能就露出马脚,现在看不出来,因为在这六年来主动干活帮忙,主动历练。

  我要到海口去的时候,我就跟我母亲讲:母亲,你儿子太好命了,都没有什么磨难,没有什么锻炼,所以要趁年轻多磨,这样才能成就不足的能力。孟夫子有一段话讲「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为什么要这样磨炼?「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要这样磨炼,才把他不会的能力可以锻练出来。我记得在高中念这篇文章,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要当圣贤人」,太苦了,还要饿其体肤,还要挨饿,但是我们这样的认知误解了,没有抓到圣贤人的存心。

  后来我到海口去,才深深感受到这一篇文章的意义。它的意义所在,就是当我们人生觉得很多事情应该做,必须做,比方说教育孩子,比方说把我的学生教好,这些事都是应该做,也是我们非常想做的事。假如想做的时候我们却没有能力做,那将是人生很大的遗憾、很大的痛苦,所以为什么要赶快磨炼?因为一磨炼,这些能力就能够备足,就能够去做这些重要的事。所以当我们是为了要去完成这些重要的事而去磨炼的时候,那整个心境截然不同。

  我记得从澳洲回到台湾,我去接了一个班级,那个班级是全校最难带的,老师提前退休带不下去,但是我们是主动去接这个班级。因为我们的历练愈早,学生的受益愈多,所以要赶快锻炼。那刚好又有机会推展中国文化,深怕自己的能力不够,所以每天确确实实披星戴月,早上很早起来去演讲,因为晚上演讲完差不多都九点多快十点,有时候还跟家长做一些沟通,回到家里都快十一点,洗个澡睡觉,一躺下去就怎么样?不醒人事,还有人有时间失眠?但是很多朋友就说:蔡老师,你这样很累。我说:人不怕身累,身累睡七个小时,明天又是一条好汉;最怕心累,那是一种折磨。当我们明明看到这些事很重要,却没有能力做,那才是累。所以在海口那几个月确实有很多历练,在半年左右讲课差不多三百场,结果突然对孟子这一段话有不同的体会,再次读到「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这篇文章我批了一句话,叫做「甘之如饴」。当我们很渴望自己能力提升,能够去利益家庭,利益社会的时候,这些磨炼你会非常的勇於去面对,非常欢喜去接受。

  所以很多朋友都问我,怎么样才能够把课讲好,才不会紧张?我就告诉他「先讲三百场,就会了」。这句话是杨淑芬老师告诉我的。到海口去,本来我的父亲交代我,你去到海口一定要跟在杨老师后面,好好跟杨老师学习,我想说这样我也比较没有压力。结果到了海口,没有一个礼拜的时间就上了北京,然后到山东拜孔子。推展中国文化一定要跟老夫子行礼,孔老夫子是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三孔的墓碑全部都摔坏了,只有三块没有坏,那三块因为太大了,抬不动,不然是全军覆没。我们去了孔庙,人山人海;后来又去拜周公庙,一个人也没有。我们深刻感受为什么孔庙人山人海,为什么周公庙一个人都没有。请问去参观孔庙的人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的?是要去深入文化吗?哪有深入文化尊敬孔夫子的人不尊敬周公的?周公是孔夫子一生最崇敬的人,所以大部分去孔庙的人,可能是怕别人问他说你有没有去过孔庙?假如说没有,觉得很丢脸,一定要赶去看一看。所以很多人去旅游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处买药,问他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对文化的认知很浅。

  而且很可惜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国人,甚至於外国人都到孔庙来参观,假如这个时候我们所有的解说员都能够把中国文化讲出来,文化就这样扩展出去了。结果很可惜,这些解说员都是训练出来的,讲法都一样,对孔夫子有很多地方都曲解了,所以这么好的机会都丧失了,我们实在觉得很可惜。杨淑芬老师就告诉我,她说:我不能跟你回海口了,你自己回去,我必须设立一个全球性的网站,提供一个平台,让全世界愿意深入文化的人,都可以来这里好好学习。所以我就自己回到海口去。本来要来躲在杨老师后面,躲了一个礼拜,人算不如天算,就一个人回去了。这个时候突然脑子里面跑出了一句《论语》的教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我最尊敬的两个圣哲人,孔明的教诲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我就回到海口去,重头开始。

  杨老师那个时候就说:你什么都不用想,先讲三百场再说。在这个做的过程也时时看到,确确实实「力行近乎仁」,我们真正去做了,才能深刻感受到圣贤教诲对於现在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甚至於每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但是却没有人讲。我们眼睁睁看著孩子的成长出问题,眼睁睁看著那么多家庭都破碎掉了,很不忍心。所以那一分使命感就在接触人的过程,在力行过程,不断唤醒,不断看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所以才会体会到孟夫子那一段话,确实是甘之如饴。

  而我不是不愿意磨炼,我在家里很少做家事,因为有两个姐姐,还有妈妈,还有奶奶,所以我要做家事我奶奶一定会过来帮我做。但是后来我到了澳洲净宗学院,每几个礼拜要轮流一次做家事,洗这些碗盘,洗这些很大的,我还洗过这么大的锅子,你们有没有洗过?要煮七、八十个人的汤,弯下去刷。我突然在刷锅子的时候体会到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该干多少活是注定的,你跑到天涯海角也得干,所以人要趁年轻多付出,福分晚年就会现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