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八集) 2005/8/4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7-18 诸位朋友,大家好!在这几天的课程当中,我们最主要是要生起对圣教的信心、对圣教的理解,课程完以后要是对圣教的信受奉行。在这个信受奉行的过程我们懂得分辨对错、好坏、是非,因为现在我们这样回去之后,您很有可能成为异类。有没有可能?会!要有心理准备。当你看到别人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好像来到动物园,被人家看。 记得在大前年底我从澳洲回来,十二月九号回家,隔天就赶上台中去了;不过比起大禹的三过家门还差得很远。回去之后睡了一晚,我到台中要就教於徐醒民老师、还有周家麟老师,杨淑芬老师帮我引见。我正在高速公路上杨老师打电话给我,她说你开快一点,这些长辈已经到了。我到了台中莲社赶快上去,一看这几位长者都已经坐在那里吃饱了,我还没吃,我赶快先给他们行个礼,我就开始吃饭。这几位长者就一直看我,那种眼神好像丈母娘看女婿,愈看愈有趣,看得我有点不好意思,都不大好意思吃饭,杨老师就跟我比赶快吃,因为我没见过什么场面,比较羞涩。 后来吃完饭旁边有一位四十多岁的长者他就跟我说到,他说刚刚这几位老前辈在看著你,那个意思就是叫你拜师,你怎么都没什么反应?因为他们都问「你几岁?家里在哪?」为什么他们会看我看得这么仔细、这么欢喜?因为杨老师跟他们说有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要来学儒学。现在三十岁年轻人不去跳ROCK就不错了,还来学儒学,他们高兴得不得了,所以看我就像看希有动物一样。 你现在回到你自己的家庭、工作场合,你一样会有这种感觉。你很可能今天回去:老公,我回来了。你先生抬起头来,然后又把头低下来,说:你今天又没发烧,干什么?或者跟你讲:回来就回来,嚷嚷些什么?那你下一次回来要不要说「老公,我回来了」?要不要?要,对的事情要怎么样?要坚持做。人生只有两种状况,不是你转境界,就是你被境界转。你是要转你先生还是要被你先生转?你被他的冷漠转掉了,那你家庭的气氛就建不起来。他给你冷漠的回应,反正你又不贪,他冷漠来,你如如不动,接著继续干你该做的事,别人对不对那是他的事,我有没有做对才重要。他一来没回应,马上你就去端杯热开水放在他的面前,「你一定口渴了,先喝杯水」,你先生会心里想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真的! 有一个老师她学历也很高,有一天她的先生早上起床跟她说:你帮我把拖鞋拿过来。她先生顺口讲了一句话。我想她先生想,哎哟!讲错了,我太太一定不可能帮我拿的。她第一个念头起来是谁要帮你拿!第二个念头想我已经学《弟子规》了,该拿一下。她就把她先生的拖鞋拿来放在面前,她先生很惊讶,又说:你帮我把我的衬衫拿过来。她把自己的脾气压下来,还是面带微笑,又把他的衬衫拿过来。他说:你再把我的领带拿过来。诸位朋友,谁是菩萨?她先生是菩萨,看她的功夫到不到家?她又把他的领带拿过来。从那一天以后,每次她要去上《弟子规》,她的先生都会把她送到门口,说你好好去学。所以你要去转境,不要被境转。对的事要坚持做下去,你就能转整个家庭,转你所处的团体跟社会。 像当初卢叔叔在教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跟他讲「哪有人像你这么教儿子,太严格了,不要这么严格」,对他还颇有意见;他的兄弟姐妹都笑他「都什么时代了,还拿这个古老的学问来教」。当然,卢叔叔读书也有根基,不会被他们影响。过了十年以后孩子十三、四岁,爷爷、奶奶改口:哎呀,这两个孩子真乖,见到我都帮我捶背,帮我扫地,帮我煮饭,教得好!诸位朋友,你现在做对的事,那个肯定的言语有可能要五年、十年才回来。但是一个人做对的事并不是要那个肯定,假如只是等著那个肯定那又堕落了,又著在财色名当中了;要做得坦坦荡荡,无所求。他的兄弟姐妹开始向他搬救兵,「我现在儿子都不听话,回来跟我要钱,我都不知道要躲到哪里去了,赶快教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看,当初被人家看作异类,但是现在却变成解决人家问题的智者。 我们要把对的事坚持做下去,要懂得判断现在的社会根源的问题在哪?就在一念以自我为中心。这个「自我中心」我们以前在念书的时候看了还觉得很有学问,因为它是翻译过来的。很多翻译书你会被它搞糊涂,就是什么?讲白一点叫自私,哪有那么好听;很多专业术语都讲得很好听。自私对待他人,提升起来就是竞争,因为都想自己,不给别人,竞争。再来,斗争、战争,一个存心错了,存心、思想延伸出来就是错误的行为,走到最后是一条死路。现在是死路一条,多少人在走?诸位朋友,现在走这条路的人占百分之多少? 有一次我上课问了一个问题,「你拿到一个很好吃的东西,请问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是在秦皇岛问的,前面第一排坐了一个年轻小伙子三十来岁,他没有什么想,他说「马上吃下去」。隔了三、四排有一个中年妇女四十岁,她说「给孩子吃」。上课的时候要如如不动,要「心眼口,信皆要」。诸位朋友,你看我在上课的过程有时候还是有人走动,有人进来,你们有没有看到我这样过去?下台来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冷,或者有点热,真正坐上台上来不知道冷不知道热,因为你全神贯注,这些感觉都排到后面去了。确实一个人专注的时候,那个潜力可以发挥得很高。 当这位女士,她四十来岁,她就回答道「给我的儿子吃」;后排有一位七十岁的长者,他说道「给父母吃」。从这三个回答我们体会到了什么?谁的学历最高?三十岁的;谁知道做人?七十岁的。所以你看,书读愈多愈不知道做人,因为读错了书;很多的书籍都在刺激他的欲望,刺激他的享受,只想到他自己,没教他为父母著想,为众人著想。我们去看一个人的生涯规划就好,我还没有闻圣教以前想什么叫成功?你看这个社会都把我们误导了,我以前看到一幕还以为那个叫成功,就是站在一栋豪华别墅的前面,旁边要站著一个身材姣好的老婆,然后前面要有一台BNW还是BENZ的车子,这样叫成功,有没有?我相信有很高比例的男士会被误导成这样叫成功。其实你冷静想想,真正拥有这几样东西的人成功了吗?对!这样叫快乐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