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细讲《弟子规》(第四十一集)(4)

然后一有空,开著车子回去探望父母,纵使没有住在一起,也能够落实孝道。回去探望父母,不在於次数,而是你每次回去都是非常真诚的孝心,孩子很敏感,都感受得到。你假如到最后做成形式,那孩子的感受就不强烈。之

  然后一有空,开著车子回去探望父母,纵使没有住在一起,也能够落实孝道。回去探望父母,不在於次数,而是你每次回去都是非常真诚的孝心,孩子很敏感,都感受得到。你假如到最后做成形式,那孩子的感受就不强烈。之前我们在课程也有举过,确实常常回去,一进门,打开报纸,坐在那里等著吃饭,吃完饭说:妈,我回去了。回去以后,两个老人家累得半死坐在沙发上,不如不要回来!重实质不重形式,这个重要。拿出真心,拿出德行,不要在行为当中看表面而已。

  问:请问老师,如果学校并不是很认同《弟子规》,而家长也以升学为己任,作为老师在这样的环境要怎样尽到老师的责任?是否有什么善巧方便?

  答:学校不认同,正常;家长以升学主义为己任,正常,没教!对不对?那整个大洪流都是这样,这很正常。所以这个时候学校老师重要,因为家长并不懂,并不是很懂教育;我们都读了四年,读了几年的教育,总比家长懂一些。当你教孩子《弟子规》,教他孝顺,谁的感受最强烈?当然是他的父母!那他尝到甜头自然就支持你。所以我们要,今天你要这样走过去,你也要看到远景在哪里?远景就在有德行的孩子学习一定好。学习分数很好的孩子,德行不一定好,而且很可能会不好,因为他面对学习不放在做人做事,只放在分数的话,那要学到做人很困难。

  这里就有一封信,待会我念给大家听。就提到孩子从小都不做家事,后来嫁为人妻,她的先生受不了了,跟她离婚,待会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做人做事都影响一生。但是人往往都要到事情发生了,才说:怎么会这样?所以很多我们一般的话语很难听,但是也很贴切,叫做「不见棺材不掉泪」。确实一个人要谦卑,要有受教的态度,那是非常大的福分。

  家长只要感受到孩子在德行有进步,回家还会帮他盛饭,可能都把他感动得怎样?感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从来没有这么好过,自然而然他就会开始认同老师的教导。所以我记得我要离开我教的那一个学校,就有家长过来,他就说:老师,你今年就要走?我说:对,我去澳洲念书。他说:都已经有人在打听要把孩子希望能够到你班上去。其实家长他只是还体会不到德行教育的重要,只要有人、有老师真正重视做出来了,家长他也会慢慢重视德行的教育。

  当一个孩子有孝心的时候,还要拿著鞭子叫他念书吗?不可能。但是假如是拿著鞭子叫他念书的孩子,那一枝鞭子要拿多久?我们怎么都干那个遥遥无期的事情?难怪老得特别快,忧能使人老。在家长假如真正重视德行,学校的风气就会转,所以家长还是关键,因为有一句话说:小孩怕老师,老师怕校长,校长怕家长,家长又怕小孩。构成了一个微妙的循环,不知道是恶性还是良性的?

  问:下一个问题。

  答:诸位朋友,万事起头难,但是难行能行,功德才大。在这个大时代,一则以忧,一则以喜,忧的是怎么这么乱?喜的是建功立业更待何时?人生自古谁无死。其实好坏只在你一念之间。诸位朋友,我们这一生已逢圣教,这一生已经知道往后的去处,你心都安住了,你还有什么好怕的?所以能够闻到圣教,我都觉得这一生我已经不缺什么,值回票价,以后全心全意为众人服务,心已经安住了。因为也明白万般皆是命,那你还去争什么?那不是自讨苦吃!

  问:请问老师,现在经济不景气,在工作与教养孩子的时间上有所取舍,要用怎样的态度和做法,才能尽到教养子女的责任?

  答:照顾孩子,不只是在时间的长短,重质比重量更重要。我们也曾经提到,假如每天十分钟、二十分钟坚持跟孩子讲《德育故事》,而且每次讲的时候手机都关掉,谁找都没用,就是陪儿子。等你能够做三个月、五个月,这样的父子关系好不好?一定好。因为父子关系会疏离,那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且,当我们不去关心孩子,久而久之,你那个惰性就上来了。然后确实亲情是需要经营的,你不经营当然就愈来愈淡。

  而且我们回想一下,像我父亲那一辈,爸爸有常常在吗?每天工作很辛劳!但是因为父母工作很辛劳,孩子都看在眼里。那现在为什么孩子教不好?因为父母看起来工作也没有什么辛苦,每天都睡得比他们还晚,然后可能常常出去,因为有钱,买东买西的!所以你真心去为这个家庭付出,孩子可以感受得到的。

  所以我们有很多的朋友很优秀,父亲很早就不在身边了,母亲带大的。一个母亲要带两、三个小孩,辛不辛苦?辛苦!赚钱就耗掉她大半的时间,但是当一位母亲她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魄力,愿意去扛起子女的教育重责,光是她这一个决心,她的孩子对她就很尊敬。母亲也演出屹立不摇,演出一种勇气给孩子看。所以我几个同学他们当了老师以后都跟他妈妈说:你不要工作了,我们来养你。所以你看,辛苦了几十年,晚年也是很好。人生不要去求有一盘好得不得了的棋,最重要的,纵使这一盘棋不是那么好下,我们也能下的有声有色,保证中晚年你会很好。所以还是在那分真诚对家庭、对孩子的付出。

  这里有一篇文章念给诸位听一下。这一位朋友相当难得,我们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可以法供养的机会。很多老师都问我,他说:蔡老师,你讲课很受欢迎。我说讲课受欢迎,不是在讲台练出来的,是在哪里练的?因为我从小就有什么雅号?太热心,所以平常一看到有机会,赶快就跟人家讲。我有时候去,比方说去礼佛,刚好拜佛像拜下去,旁边的人看我,你拜的好像有模有样,马上就跟他讲解,再来还带他到外面去看,这个叫四大天王,这是表法的。处处都在练习,这叫平时如战时。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