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喜民。】 功劳给老百姓,老百姓欢喜,愿意为国家、为团体做事。 来惧身。】 遇到事情都反省自己,自己谨慎的态度,修养不断提升。 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 『明王之所以治民』,能把国家治理得好,就在於他有这样的修养。「今夫桀纣则不然」,我们看接著书上讲到的,桀跟纣王他就不是这个态度。当然我们知道,桀纣是暴君,暴君的行为也来自於他修养心态的偏颇,所以反过来看这个态度不一样,结果就是截然不同。「有善则反之於身」,有什么善行、功劳,统统都觉得是他自己的功劳,他自己做到的。有善则反之於身,增长傲慢,好大喜功,这德行就下降了。「有过则归之於民」,有了过失统统都是推卸、指责,都把过错塞给臣子、老百姓。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有过而归之於民则民怒」,日积月累老百姓就怨怒了,觉得怎么可以这么无理、这么跋扈,错了都不承认,还都怪别人。「有善而反之於身则身骄」,好的都往自己身上揽,愈来愈骄傲自满。 「往怒民,来骄身」,错误都推给老百姓,慢慢的家就积了怨怒;好的都往自己身上揽,骄纵愈来愈严重。「此其所以失身也,可无慎乎」,这就是他为什么么道德退丧,甚至於最后引来民怒,甚至老百姓造反把他推翻,这都是失德,甚至是失国了。所以为政者能够不谨慎自己处世的心态吗?这是上一次我们谈到的,我们再从反面来看到他的结果。所以《弟子规》当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我们立身处世一定要提得起来,「见人善,即思齐」。明王,我们见他善即思齐,我们在团体当中,也能有反省自己,让功於众的态度。反面的桀纣例子,我们「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接著我们看「反身」,最后一句第三十七句,在第十册的一千二百五十四页。这个刚好举了具体正面跟反面的例子,我们看到第七行里讲到的: 传曰。】 这个『传』是指《左传》,『传曰』: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由是言之。长民治国之本在身。】 后面还有一句讲,「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也。若詹者,可谓知治本矣」。后面这句也很精彩,这是具体讲到了,历史当中明王跟亡国之君的例子。『禹』是夏禹,『汤』是商汤,都是开国的君王,他们都是罪责自己,遇到事情首先反思自己的错误。所以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功业,『兴也勃焉』,兴旺得非常快速、蓬勃。这个我们可以看得到,像汤王,当时候夏桀把国家治理得非常混乱,汤吊民伐罪,推翻了夏桀,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这个国家就大治了。为什么?因为老百姓长期在暴政之下很痛苦,民心思治,都希望赶紧国家安定过上好日子。而汤王爱民又能反省自己,那他爱民,老百姓就爱他;他反省自己,老百姓也懂得自我反省,所以整个国家兴盛得很快。 而夏桀、商纣都是怪罪别人,所以他灭亡,『忽』就是快速,灭亡得很快,尤其夏桀在杀了大忠臣关龙逢之后隔年就灭了。这样的忠臣是国家的栋梁,他不只不听,还杀害他,所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他这个行为就是妖孽的行为,很快就灭亡。『由是言之』,由此来说、由此可见,『长民治国之本在身』,能够让整个国家人民过上好的日子,社会安定、人民祥和,主要的根本还是在君王自身的修养。所以经本上说到,詹何是楚国的一个大臣,他讲的这一句话很有味道。未闻就是从来没有听过,身治而国乱者也,没听过一个君王很有德行,他的国家败乱,从来没有听过。所以确实真的能身修那就能家齐,家齐国就能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它这个根基扎得很好,哪有说树木长得不好的道理!所以詹何可以说是明白治国的根本在修身,他体会得很深刻。这是「反身」最后一句。 我们接著来看下一个「君道」的单元,是「尊贤」,在第九册一千一百四十页,「尊贤」这句在《说苑》当中,我们一起学习过了。句子当中提到的: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古人讲到很多重要的人生道理,都是非常斩钉截铁、非常肯定。所以从古至今得到贤德之人,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了就会导致灭亡危险,都是如此的,从来没有不是这样的。所以没有说哪一个国家是长保安定,也没有永远顺服统治的百姓,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贤者来治理、来爱护百姓。所以整个治理国家当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庸》讲的「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而理上我们体会、了解,在历史当中,我们看一个朝代有兴盛之主,也有灭亡之君,他们同样是天子,可是结果为什么差这么多?那还是在君王自己贤德,失德了他就败了。比方商朝,商汤贤德,进而他用伊尹做宰相,这是『得贤者则安昌』;那到了纣王,贤者都不用了,『失之者则危亡』,这是指一个朝代是这样。甚至於是一个君王,他一生当中假如用了贤臣,他当下国家很兴盛。但是到了晚年,或者是这个贤者不在,他用了佞臣,那可能他会到死无葬身之地都有可能。所以有没有贤者辅佐,就是太关键了。 我们看到一千一百四十页第二行,这就举了一个历史上的实例。「桓公得管仲」,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件事情对我们华夏民族非常关键,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我们可能中原的文化就被这些戎狄给灭掉,当时候就是因为能团结,才能抵御这些侵略。所以孔子在这一件事上,是非常赞叹、感谢管仲的贡献。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建立功业,「失管仲」,他失去了管仲,「任竖刁、易牙」,还有个是开方,这几个佞臣,「而身死不葬,为天下笑」。其实桓公本来也没有用这几个人,因为管仲在生前就已经告诫他,这几个人很有问题,那时候齐桓公还觉得他们挺好。 管仲分析给他了解,因为竖刁,为了亲近齐桓公在身旁照顾他,自己去势了当太监,桓公觉得:你看他为了我牺牲这么大。管仲说的,人都是很爱惜自己的身体,他连身体都不爱惜的时候,他一定带有很强的目的。易牙是很会烹调的厨师,他问桓公,有没有吃过婴儿的肉?桓公说没有。他居然把自己的孩子煮给桓公吃,桓公觉得:他对我比他孩子还好。管仲提醒他,人哪有不爱自己的亲生孩子的,他连亲生孩子都不爱,他这个爱是很有目的、很有诡计的,这是不真实的,「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所以没有经典来判断,人有时候因为情感,因为自己的好恶,容易把人给判断错误。还有开方,他是一个国家的公子,一个国家的公子以后要当君王,他居然没有在他的国家,跑来陪伴齐桓公,连父母去世了,他都没有回去奔丧。那桓公觉得:他对我比他父母还好。管仲告诉他,哪有连父母都不爱,而能爱别人的?所以听了这些话,把他们这些佞臣都疏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