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开示:乐说世话有哪些过失(4)

怎样才会悟呢?为什么我们天天念都没悟处呢? 我们用心不对;要用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就有味道了,你就有悟处了。你没有悟处,是你的心不真诚、不恭敬、不清净——读佛经跟看报纸没有两样,那怎么行呢?那怎么会


怎样才会悟呢?为什么我们天天念都没悟处呢?

我们用心不对;要用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就有味道了,你就有悟处了。你没有悟处,是你的心不真诚、不恭敬、不清净——读佛经跟看报纸没有两样,那怎么行呢?那怎么会有悟处呢!

真诚、恭敬、清净心,你每念一遍都有悟处。悟的浅深、广狭与你用心有很大的关系;你的心愈清净,你悟入的愈深,意思也愈广,这法味啊!“义味”,义是悟入境界、义理。“解脱第一味”,“解脱”是契入境界。这三个意思,后面比前面深,所谓后后胜于前前,义味比法味深,第一味比义味又更深了。在我们一般讲,一个认真学佛的人,法味是常常可以得到的。心地清净,真诚到极处,这个义味就得到了。开经偈上所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个是义味,是你明白佛所讲的道理、义趣。“第一味”是你证入境界,叫证果了。第一个听说,第二个明了,第三个是入境界了,这是第一味,你亲自尝到了。“谁有智慧者,心不生欣乐。”有智慧的人,对于这些事情他哪有不欢喜的!这个绝不是世话之味能够跟它相比的。世间世话之味也很浓,也有好的世话百读不厌,它有这样的摄受力量。好的文学作品,叫人读了爱不释手,那是世话,它也有法味,但是它义味跟第一味没有。法味它也有,当然没有佛法这么浓。

是故应弃舍。无利诸言话。

对于我们没有真实利益。断烦恼、开智慧、了生死、出三界,这是真实利益。凡是没有这些利益的,我们应当要远离。

常乐勤思惟。殊胜第一义。

第一义在大乘佛法里面常讲,就是菩提涅槃,也叫一真法界。这是真实的第一义,殊胜的第一义。

如是第一法。诸佛所赞叹。是故明智人。常乐勤修习。

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的,是大菩提、大涅槃。诸佛如来已经证得啊!希望一切菩萨努力精进,快速也能够证得,这是佛教导众生的愿望。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说。世话过失。思惟胜义。利益功德。

这一句是弥勒菩萨对世尊的赞叹。

世尊。何有菩萨。求于如来。真实智慧。而复乐于。虚诳世话。

“何有菩萨”是哪有菩萨,菩萨如果真正求自性的真实智慧,他怎么会再爱好这些世间的言论、世间的学术呢?他当然会舍弃掉。因为爱着世间的言论、学术都不能超越三界。世尊这些教诲,都是真实教诲啊!不是世间圣贤所能说得出的。我们要细心去体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