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8(2)

那么这个说法在清凉国师华严经疏钞里头有,那个分量就非常之多;那么这个书最近我们也印了,过去印的差不多都送完了,只剩二十几册,现在我们也印了,那个本子这么厚,精装本一本,书架上有,你们看看就晓得了,就


那么这个说法在清凉国师华严经疏钞里头有,那个分量就非常之多;那么这个书最近我们也印了,过去印的差不多都送完了,只剩二十几册,现在我们也印了,那个本子这么厚,精装本一本,书架上有,你们看看就晓得了,就是这一篇的注解。所以就这么一篇东西,如果跟诸位细讲,一个星期讲三次,恐怕也得要讲一年,这个才能讲得完,那很有味道,我在此地,我都略说了。再看下面经文,‘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神通广大,这个境界当然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现前分身无术啊!他可不得了,能现多身,能同时礼多佛,一多无碍,是华严事无碍法界里面,事事无碍,身与佛数量是相等的,这个就是理事无碍,一多无碍;佛前面有多身,身前有多佛,身是讲我们自身,这是真正的事实。

那么讲到真的事实真相呢,我们反而迷惑了,我们今天相信什么呢?我们身前没有佛,佛前也没有我的身。我不相信!其实不然,我们身前有多佛,佛前有多身,这是真的。为什么我们现在境界恰恰与事实相反呢?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过失在我们自己这些病,是我们执著境界,迷了自性,所以身前多佛,佛前多身,我们都见不到了!迷啊!我们迷,佛不迷,不能说我迷了,佛也迷了,没有这个话,众生迷,佛不迷。所以佛,他见到的是真相,他见到我们面前有多佛,他见到他的面前有很多众生,生佛不二。如果不是这个境界,佛怎么会能说得出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他说不出这个话来!这是事实真相。

所以佛以善觉三昧,他见得清清楚楚,那么这是果地上境界,佛是究竟果觉,果地上境界。那么我们今天这就是讲要靠普贤行愿力了,如果没有这个法力,我们连观想都不能成就,想都想不到,所以今天必须要借重普贤观行,使我们逐渐逐渐恢复我们的本能,见到诸法实相。这就讲菩萨的修因,要从因门里面契入。因与果,相虽然不一样,如来是果地,我们现在发心修行是因地;因果之境界相,相不相同,但是所入的境界没有两样。所以佛法无论是教下,无论是宗门常讲的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尤其是佛法用莲花来表法,它就是代表这个意思。莲花是因与果同时,花开的时候,莲子就在里面长了。它不像其他的植物,先开花后结果,因果不同时。而佛法里面讲,因果是同时的,所以特别用莲花来代表,莲花代表因果同时,又代表清净无染,代表一真法界。

所以说出淤泥而不染,泥代表六凡,就是六道,泥土代表六道。泥的上面是水,水是清净的,代表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他清净啊!可是莲花开在水的上面,表示四圣六凡都不染,世出世间法统统超越,这就是一真法界,这就是华严境界,表这个意思。再看底下这一段,‘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这是反显,虚空界无有穷尽,所以底下讲了,‘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这叫顺释。在清凉国师疏钞里头,我们一般称为大疏,他引用十地经里面讲的有十种无尽,此地只引用了一种,就是虚空界尽,其实法法都无尽。这个十种,第一个就是众生界无尽。世界无尽。虚空界无尽。法界无尽。涅槃界无尽。佛出现界无尽。如来智界无尽,就是智慧。心所缘界无尽。佛之所入境界无尽。

末后一条说。世间转法、转智、转界,也无尽。这个意思总而言之,就是一切法都是无尽的。那么由此可知,我们现在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长远心,没有耐心,这是大病啊!这是与我们真心理体完全相违背了,如果与我们真心理体相应,那就跟诸佛菩萨一样,他这个心是无尽的,确实是相续不断地。拿我们现在话讲,他有耐心,有恒心,有长远心,所以经上讲成佛要无量大劫,这个意思就是启发我们要以无尽心来修学,你才有成就。其实是不是真的要无量大劫呢?不一定。不一定,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就是唤醒你的无尽心。我一天、两天成佛了,那个心还是无尽的,不是说到成佛了,这个心就中止了,不是的,利益众生的心永远无尽,所以诸佛成了佛之后,还要退回来,退到菩萨位子上来,帮助那些还在迷惑颠倒的众生,所以说倒驾慈航。

如果他的心有尽,就不会有这些事相了,所以永远是无尽的。这就是告诉我们,这一愿无尽,愿愿都无尽,先从这个地方修起,我们的敬心是没有止尽的。‘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真的,众生界是无尽的,众生的业也是无尽的。业是造作,所以我们讲事业,通常讲事业,正在造作的时候,叫做事,造作的结果叫做业,所以业系苦。你造作的业,必定是有善有恶,善业是三善道受报,恶业是三恶道受报,只要你造业,必定就有果报,我们想想那个众生不造业呢?只要是众生,没有一个不造业的;不但你一天到晚在造业,你连睡觉都不老实,还在那里造业,为什么呢?睡觉的时候作梦,梦里头还造业,造业没停止的时候啊!刚才说一切法都无有尽,你疏忽掉了,你看你那个造业有尽没有?没有尽啊!连睡觉都不老实,还在造业。

所以诸位要晓得,业有三业,身业、语业、意业,我们睡了觉了,身不造业了,语不造业了,意还在造业,还在继续不断。所以为什么礼敬著重在意敬不能中断,道理在此地,因为你的敬意常常在,你的意就不造业了,意业才能够得清净。末后这个结语非常之好,结语是每一段后面都一样的,‘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疲是疲劳,厌是厌倦,就是不想再做了。我们不管做一个什么事情,如果天天都一样的,他就厌倦了。比如吃东西也是这样的,为什么常常换个口味呢?天天吃一样的菜饭,吃上个一个星期,不想吃了,厌倦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做同样的,时间久了一定起厌倦的心,这叫凡夫啊!佛菩萨不如是,佛菩萨天天一样的,他不疲不厌,这是我们不如他的地方,这是应当要学习的地方。

佛门里面,出家人穿这个衣服,就这么一个样子,千百年来,从来没有改变过,没有厌倦啊!你们衣服天天要变花样,一种款式设计出来了,穿了没几个月,新的样子出来了,那个落伍了;穿到身上,出去好像见不得人一样。有人说这个衣服不合时,穿出去人家要笑话。谁笑你?自己笑自己,外头绝对没人笑。你穿个不合时髦的衣服,你穿到外头,看看有没有人笑?他要笑死了,活该!他死,我不死,他笑死与我什么相干呢?不相干嘛!所以那些妖魔鬼怪,他就懂得众生的弱点,就把握你弱点,天天在动脑筋搞新花样,叫你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送给他了,都供养他了。可怜啊!你跳不出他的魔掌,那什么设计师,是魔啊!魔掌,你跳不出去呀!他对我们出家人一筹莫展,一点办法也没有。可是对你们,他神通广大,花样太多了,所以说妖魔鬼怪在那里?那些都是的,都是妖魔鬼怪,可惜你不认识,你还把他当好人,现在妖魔鬼怪充满了社会,到处都是啊!叫你天天生烦恼,叫你身心不能安稳,天天为生活苦恼,其实生活那有什么苦恼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