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3)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叫‘他心通愿’。我们特别要注意原文所讲的‘所有众生,生我国者’。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包括我们这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叫‘他心通愿’。我们特别要注意原文所讲的‘所有众生,生我国者’。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包括我们这个地球在内,也包括我们在座的所有大众,统统都是这里面的一分子。我们将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几乎都跟佛差不多。这些神通要想修很不容易,可是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了。

我们这个世界很苦啊!不晓得诸位有没有体验到。生活非常之苦,光阴很短暂。只有有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才能有警觉,才能珍惜宝贵的光阴,认真地修行。修什么呢?修清净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一切法门里面,唯有这个法门是当生成就。其他法门不是以普通根性的人可以成就得了的。唯独这个法门容易,可以究竟圆满,神通智慧不必修,一次都得到了。这是十方世界所没有的,其他经论也没有说到的。这称之为难信之法。

通常一个讲经的法师,皈依到净土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大藏经就像迷宫一样,钻进去很不容易钻得出来。这是真的。所以教下讲经的法师对净土是不相信的。他劝你念佛,他自己不念佛;劝你求生净土,他自己不求生净土。奇怪了。为什么呢?他不相信!不相信,为什么要给你讲呢?你就修这个法门吧!好像是在安慰一些程度比较低的人,有这么一点味道在里面。其实错了。这个法门才是真正第一殊胜法门。因为,唯有这一部经才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共同宣扬的,共同赞叹的。没有一尊佛不讲《无量寿经》。不讲《华严》、《法华》的佛很多。为什么呢?没有遇到具备那种根性的物件。佛说法契理契机。‘没有机我不说。’唯有这一部经是一切诸佛必须要讲的。为什么呢?他对一切众生的根基统统适合。上到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统统包括在内。所以是一切诸佛弘扬的第一经典。我们有缘,我们有福,才能遇到。尤其是遇到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是《无量寿经》现存的几种本子当中最好的本子。现在,这个本子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非常受欢迎。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罗密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包括两愿:‘神足通愿’、‘遍供诸佛愿’。当前,我们只能在这个地球上绕来绕去,不能到外太空其他星系上去玩玩。如果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做到了。速度之快是‘一念之顷’。于一念之顷就能‘周遍巡历’诸佛刹土,供养诸佛。我们晓得,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那么,供养诸佛就需周历一切诸佛刹土。假定一尊佛的教区是一个银河系,无量无边诸佛那就是无量无边的银河系。我们要到那里去玩一圈,去绕一下,要多久的时间呢?一念之顷啊!就可以周遍到达。你想不想得到呢?如果要想得到,赶紧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我和我的母亲整整三十六年没见面了,渺无音信,我都不知道她还活著。1984年我在香港讲经,听说她还在世,我就接她来香港见面。见面以后,她说她常常想我,我就告诉她,想我没有用处啊!将来都会死的,死了以后,各人到六道投胎去了。能不能再遇到机会非常渺茫。即便是再遇到,也不认识了。我劝她:你从今以后,把想我的念头改为想阿弥陀佛,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将来就能天天见面了。我说我把你请到香港,对你尽孝道,就是希望你一生老实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再不要找生死烦恼。这就是我报答母亲之恩,跟她见面的主要目的。后来,我三次回大陆,都没有去看她。为什么呢?不必要了。她已经老实念佛,也吃长素了,这很好了吗。再见面就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吧!重要重要啊!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非常重要,在四十八愿中,它是第十二愿:‘定成正觉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保证成佛,这一愿就给我们作了保证。不但保证成佛,而且是一生成佛;不但一生成佛,而且是非常快速地成佛。‘所有众生,生我国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远离分别’是戒供定,‘诸根寂静’是定供净。戒与定打成一片,戒就是定,定就是戒。这一点要认识清楚。

佛法修学的目的是智慧,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这种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慧是目的,定是枢纽。慧从那里来?慧从定来。戒律是手段,帮助我们得定。用戒生定,用定开慧。定就是清净心。佛法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就是佛法修定。如果心不能得定,心不清净,纵然研究许许多多的经论,说的天花乱坠,也不是真智慧。因为真智慧是从本性里流露出来的,不是从外面学来的。外面学来的,不要说佛法没有这个说法,儒家也不赞成。‘记问之学,不可以为人师。’儒家也讲开悟啊!开悟之后,智慧就从内心里流露出来。由此可知,儒佛都非常重视清净心。

佛法的目标是求究竟圆满的智慧,佛法的手段用什么方法求得呢?那就是三皈依。三皈依是戒、是定、也是慧。它有三条: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三皈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皈依佛就是看看佛像。泥塑、木雕,自身难保,你去依靠他,他怎么能保佑你!法是经典,一场动乱,经典被烧得光光的,这能可靠吗?皈依僧,出家人很多还俗了,靠不住啊!

三宝乃是自性三宝。六祖大师唯恐大家把佛、法、僧错会了意思,直接了当地说:皈依觉,佛者觉也;皈依正,法者正也;皈依净,僧者净也。这才是真正的三皈依。觉而不迷,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自性觉,这叫皈依佛;正而不邪,从错误的想法看法回过头来依自性的真知真见,这叫皈依法;净而不染,从染污回过头来,依自性清净心,这叫皈依僧。所以,三皈依,三自皈依,皈依自性觉,皈依自性正,皈依自性净。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再多,修什么?修觉、修正、修净。那你就一点也不会错了。

真正老老实实地念佛,百分之百地顺从,依照净土法门修行,我跟诸位说,三个月见效。你不肯干就没有办法了。三个月以后怎么样了呢?心清净了,无明少了,烦恼少了,自己感觉到智慧增长了,身体健康了,精神愉快了。三个月有效啊!念佛的人,修清净心,他不老,也不病,他也不死,这多么好啊!所以,我劝同修们,从今以后,天天念阿弥陀佛,念《无量寿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