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讲地藏经第十二卷(4)

【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定自在王菩萨向释迦牟尼佛请教,到这个地方圆满了,告退了,退归自己的座席。再看下面经文: 【尔时四方天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 定自在王请教完,回到座位


  【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定自在王菩萨向释迦牟尼佛请教,到这个地方圆满了,告退了,退归自己的座席。再看下面经文:

  【尔时四方天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
  定自在王请教完,回到座位,又引起四大天王来了。四大天王他们是一个小团体,从自己座位起来,合掌恭敬向佛请法;先致敬,对佛致敬。四方天王,我们中国人俗称为四大金刚。像九华山道场,一进山门就有天王殿,这是第一个建筑物,里面所供养的就是四大天王。天王殿当中供养一尊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造像,现在习惯上都造布袋和尚的像。布袋和尚是宋朝人,南宋初年时候的人,在南宋历史上出了一个名族英雄│岳飞,中国人差不多提到岳飞都知道。布袋和尚跟岳飞是同时代的人,出现在浙江奉化。这个人很奇特,也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从哪里来的,没有人知道。就在奉化这一个地区,在那里游化。人长得很胖,肥肥胖胖的,每天拿一个大布袋到处化缘,不管人家给他什么,都往布袋里头一放,他背著就走了,所以大家就叫他做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因此就出名了。他在圆寂的时候,向大家说出身分,他自己说,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说完之后他就走了,无疾而终,不是说了还不走。现在有很多人说他是什么菩萨、佛再来的,说了又不走;布袋和尚说了就走。以后我们晓得他是弥勒菩萨化身,从此之后中国造弥勒菩萨的像,都造布袋和尚的像。

  布袋和尚笑口常开,真正是教我们常生欢喜心,教我们皆大欢喜。他那个形像为人演说,他表演给人看,那个显示最明显的,真的就是常生欢喜心,所以有人称他作欢喜佛。他表示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平等心从哪里看?任何人供养他的东西,无论贵贱一律平等,都装在袋子里头;大布袋装的东西显示平等,没有分别。呈喜悦相是他的形象,见到善人欢喜,见到恶人也欢喜,见好事欢喜,见坏事也欢喜,示现清净平等给我们看。传记里面有记载,有一次有人在路上碰到他,问他怎么样修行?他老人家把布袋往地下一放,两个手展开;就表示这个,他也没有说话。人家看这个样子,懂得了。这是什么?放下。懂得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他老人家把布袋给拿起来,背著就走了,一句话不说。放下之后就是提起,走就是了。所以叫放得下,提得起。放下是什么?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提起是什么?上求佛法,下化众生。弥勒菩萨教我们这个。

  天王殿旁边供养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在经典里面都有名号。东方持国天王,持是保持,持国是护国,我们今天讲爱国爱家、爱国爱乡,东方天王就代表这个意思。护国要从护自己身做起,我们今天所谓的自爱自重,自爱自重就是护自己。能护自己你才能够护家,能护家你才能够护持社会,能护持社会你才能护持国家,能护持国家你才能够护持世界和平,他表这个意思。示现的精神就是负责任,负责尽职,他教我们这个。你要不负责任,要不能尽你自己的职分,你职责里头应该要做的事情,你都不肯去做,你怎么能够护国?人人能够尽责,我自己是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我要把我的工作做好,我要负责任,我要认真努力做好,这就是护国。他手上拿的道具,我们现在讲道具,他拿的是琵琶,表法的。绝对不是说这个天王喜欢唱歌,你就错了。琵琶代表中道,我们中国儒家讲中庸。琵琶是弦乐器,弦松了它就不响,紧了它就断了,一定要调到适中,音色就很美。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行中道,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过分也不能不及,这叫行中道。就好像弹琴一样,调琴这个弦不能紧也不能松,调到恰到好处,表这个意思。在儒家讲中庸之道,在佛法里面讲中道第一义谛。
  南方天王叫增长天王,名号上是增长,增长是什么意思?进步。我们的智慧要增长,我们的德行要增长,我们的生活也要天天提高水平,一切的一切都要求进步。你才晓得佛法讲精进,它求进步,它不会退步。有人曾经给我说,我们佛法要追上时代,这个话错了。应当是时代要追上佛法,佛法是领导时代,这才是正确的。但是今天怎么样?今天佛法落在时代的后面,成什么话。它本来是带头,现在变成尾巴,这大大的颠倒。佛法是领导这个时代,指导人生,我们人生要想得到幸福,家庭得到美满,事业能够顺利成功,社会祥和,国家富强,世界和平,佛法在领导。能够依照佛法所讲的原理原则,决定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不要忘记,清朝初年,康熙、雍正、乾隆那个时候,中国是世界第一强国。这一些帝王用什么来教导大众?用《无量寿经》。清朝这些帝王了不起,他用《无量寿经》来团结全国上下君民一致。如果他这个方法一直绵延下来,清朝不会亡国。亡国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是把这个经典废除了,我们相信这是很大的一个因素。什么人废除?慈禧太后。大概慈禧太后听了《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都是她的毛病,听了不高兴,把它废除了,不读了。这个有影响,不能说没有影响。清朝最盛的时候,是以佛法治国,上下相和和睦,这是我们要明瞭的。

  佛法永远是在求进步,儒家也是如此。儒家教学讲,“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它也是天天在求进步。佛法六波罗蜜里面精进波罗蜜,哪里会落在人家后面?那有这种道理。南方天王代表的是进取,奋发,表这个意思。他手上拿的是剑,剑代表智慧,我们中国人俗话讲,“快刀斩乱麻”,取这个意思。不是他喜欢舞剑,不是的,表智慧。唯有高度的智慧才能够带动进步,唯有高度的智慧才能够带动真正的幸福美满。这是南方天王。

  西方天王叫广目,梵语的名称也翻作杂语。西方天王很会说话,能说种种不同的语言,我们今天讲语言天才。广目,北方天王叫多闻,这两个天王是表什么?表方法。前面两位天王是表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护持国家,是要有高度的智慧天天求进步。西方天王在方法上,如何能够达到前面两个目标?你要多看、多学习,现在我们讲观光考察。观光考察,西方天王领队,他带头,他教我们多看,北方天王教我们多听;多看看别人的,多听听别人的。在这里面吸取经验教训,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来建造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就变成第一吗?现在的科技,我听说在我们中国VCD很普遍,外国刚刚发明不普遍,中国普遍。什么道理?就是天王他们的意思,我们要后来居上。我们今天学这些科学技术,一定学最进步的,不会去学老的。我们今天要造一架飞机,一定造最好的,把别人东西产品拿来,它的缺点我们再把它改进,我们造的比他还好。决定不会去造一百多年前刚刚才发明的小飞机,从那里造起,那不叫傻瓜吗?那是愚痴之人。所以必定是在人家已经成就的基础上,再把它改去缺点,改进,改了他的缺点,我们就更进步了,比他还要进步。这教你多看,广目是多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