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讲地藏经第十卷(3)

‘迷惑障难’。“迷”是无明烦恼,六道里面所谓是见思烦恼,这是迷,迷惑。“障”,常讲二障、三障,三障:惑、业、苦,迷惑、造业、受报。为什么障?障碍你明心见性。“难”是讲八难,我们常说三途八难,难是你遭


  ‘迷惑障难’。“迷”是无明烦恼,六道里面所谓是见思烦恼,这是迷,迷惑。“障”,常讲二障、三障,三障:惑、业、苦,迷惑、造业、受报。为什么障?障碍你明心见性。“难”是讲八难,我们常说三途八难,难是你遭难了。八难里面特别要留意,世智辩聪是八难之一,一般人以为它是好事。长寿天是八难之一,长寿天在哪里?四空天。为什么说四空天是遭难?四空天里面没有佛菩萨讲经说法。讲难,八种因缘,盲聋瘖哑八种因缘,是障碍你闻法的机缘,不容易接触佛法,没有机会学佛,这个叫遭难,不是普通的难,没有机会学佛就遭难了。长寿天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这么长的时间接触不到佛法,你说多可惜。

  佛菩萨在这个经上,赞叹我们阎浮提人,阎浮提人虽然很容易造作一切罪业,但是也有一个长处,也很容易回头,所以佛菩萨赞叹。地藏菩萨讲,我们行善,极小的善事,一毛一渧这么小的善事,佛菩萨看到都欢喜,都乐意来帮助。这就说这个地方众生,虽造业,容易回头。在天上,愈是高层次的天愈难回头。佛在经上讲,学佛二十种难。富贵学道难,天人富贵,天天享福,享得很自在,学佛这么辛苦他不干,他不知道苦。贫穷学道难,一天三餐饭都吃不饱,天天在挨饿、饥饿的状况之下,哪有什么心情来学佛?这是把天上比作富贵,把三恶道比作贫贱,都难。所以人是一个小康之家,也不太富贵,也还没有挨饿,这种人很容易觉悟,他知道苦,他容易觉悟。所以二障、三障、八难,这是很不容易脱离。下面世尊再用比喻来说:

  【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
  鱼比喻众生,六道里面这些众生;网就比喻六道,三界六道;长流比喻造业,永远不断在造;脱入就是比喻生死轮回。正是比喻,六道里面的众生性识无定,就像鱼到处游一样,没有一定的方向,没有一定的目标,常常游到网里面去。网是罗网,魔的罗网,魔是什么?魔是折磨的意思,你的身心永远在受折磨、在受摧残,苦不堪言。根本的原因,佛法当中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说明六道轮回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情执,这不是好事情。情是什么东西?给诸位说,情就是智慧,觉悟了它是智慧,迷了的时候它是情。佛在经上常讲“烦恼即菩提”,觉悟的时候烦恼是菩提,迷了的时候菩提是烦恼。诸位一定要晓得,智慧无量无边,烦恼也是无量无边,这一迷一切迷,把你自性里头,无量无边的智慧统统变成烦恼、变成情执;一旦觉悟之后,所有一切无量无边的烦恼,又恢复成为无量无边的智慧,一念之间;一定要觉,一定要明白。六道众生所讲的情、所讲的爱,他前头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在,性识无定,换句话说,它的情无定,它的爱也无定。今天爱了,明天不爱了;今天有情,明天无情了,不定。
  所以你一定要懂得,世间人不管怎么样跟你讲情、讲意、讲爱,你一定要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觉悟,那是什么?虚情假意,可别当真,当真你就上当了。上什么当?生死轮回,不是真的。真的爱、真的情,跟诸位讲,佛菩萨才有,永远不变。因为佛菩萨的性识是定的,凡夫众生性识是不定的。所以佛菩萨那个情,真的情、真的爱,他不用情跟爱的名词,他用慈用悲;慈悲就是真情真爱,永远不变,这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们要学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真正有情,真正爱护,永恒不变,这就是佛经上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多说几句,这是佛在一切经里面,可以说四十九年佛常说,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目的都是提醒我们。佛当年讲经说法,天天有新来的听众,佛很慈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有一个人新来,重要的开示没有听到,佛都要重复说一遍。迷失了自性,心性不定,这个里面生出来的情与爱是短暂的,是很容易生变化,决定不是真的。我们必须要学佛,佛的情、佛的爱是真的,永恒不变。而且他情与爱是清净的,一尘不染;是平等的,不是对这个人爱,对那个人讨厌,没有,尽虚空、遍法界。对佛菩萨敬爱,对地狱、饿鬼、畜生也敬爱,这个敬爱一定是平等的,不会说对佛菩萨多一分,对畜生少一分,决定没有这个现象。为什么?他这大爱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是真心里面本具的德能。
  《无量寿经》经题上讲“清净平等觉”,他的慈悲、他的大爱与清净、平等、觉决定相应。如果与清净、平等、觉不相应,那就是性识无定。为什么?意识心作主。我们凡夫用心意识,心意识不定,这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所以一切六道众生不能够出离生死轮回,主要的原因在此地。由此可知,我们这一生念佛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常常讲要看破、要放下。这是放下里头第一条,要把世间的虚情假意放下,彻底放下。放下之后提起,提起诸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放得下,提得起。提起诸佛菩萨的大爱,你能够舍己为人,什么都能牺牲,什么都能舍弃,为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效法地藏菩萨。请看经文:

  【以是等辈,吾当忧念。】
  世尊所忧念就是这一桩事情。世尊心里头没有忧念别的,忧念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罪苦的众生,他不对某一个人。前面我们看到,前面看到摩耶夫人,她还好像表示有一点情执,特别留恋阎浮提众生,而地藏菩萨给她说法的时候,那个心量就广大了,都是做样子给我们看。摩耶夫人做得对不对?对。做得怎么对?我们帮助众生从近处帮助起,不能说近处的不顾,去顾远处的,没这个道理,不合理、不合法。帮助人一定要从近处,由近即远。哪些是近处?你的家人最近处,要度众生先度自己家里的人。家里人为什么度不了?是自己没做好,自己做得不如法,你家里人不相信。你自己做得如法,你家里人对你生恭敬心,佩服你,愿意跟你学,听你的话。所以你自己要做得如法,自己要做出一个好样子来给家人看。然后做出给你的亲戚朋友,你所认识的人看,逐渐逐渐把这个面扩大。摩耶夫人是教我们度众生的技巧,佛菩萨是从整个面来给我们讲,全都是善知识,都是为了教导我们而做种种示现,他们表演给我们看。实在讲如何能把佛法发扬光大,令一切众生欢喜接受?《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最好的剧本,可以把它搬上舞台,把它做成电视连续剧,把它拍成电影,没有一个不喜欢,没有一个不爱好,善巧方便利益一切众生。

  可是要做这桩事情,实在讲是应当要向这个方向去发展,编剧的人、导演的人、演员先要到讲堂来上课,我们把这个经从头到尾统统讲清楚、讲明白,大家都发心作地藏菩萨,大家都发心来建立地藏的事业,然后这个片子一定成功,才能拍得成功。现在也有一些佛教的这些电影、连续剧,我看看都不甚理想。什么原因?导演、演员不懂佛法,所以这个效果当然就差很多了。一定要演员、导演真正懂得教义,深解义趣,他们写的剧本,演练的技巧,才能展现出高度的智慧,才能真正做到善巧方便。我们有这个心,也有这个愿,缘不具足。今天没有一批这些电影、电视的演员、导演来跟到我们一起来学佛,现在还做不到这个。如果有这么一批人,因缘成熟了,众生有大福报,全世界的众生都有大福报,整部的《华严经》都可以搬上舞台。《华严经》我们虽然没有讲多少,才讲一点点,你们听起来都很有味道,样样都可以搬上舞台,在日常生活当中,样样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做出榜样。所以学佛菩萨就是学表演,我们没有走上这些演员的舞台,我们今天在这个社会舞台当中。要懂得自己怎么好,怎样把这出戏演好,让这一些未解脱的众生,看到这出戏他能有感悟,他会感动,他会觉悟,就达到弘法利生的目的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