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讲地藏经第四卷(5)

我讲经说九品往生,我这个说法跟古大德说法有一点不一样,可是意思没有两样,我的讲法大家好懂。 净土法门 也没有违背教理:信、解、行、证。其他的法门,是要先解后行, 净土法门 的方便,就是你可以先行,一念行


  我讲经说九品往生,我这个说法跟古大德说法有一点不一样,可是意思没有两样,我的讲法大家好懂。净土法门也没有违背教理:信、解、行、证。其他的法门,是要先解后行,净土法门的方便,就是你可以先行,一念行、一念解,不是叫你只行不解,不是;叫你一面行,一面求解。只有行不解,也行,我们看到很多老太婆不懂经教,也没有听过经,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往生的时候站著走、坐著走,我们见过。那种人是什么?那种人叫老实人。什么叫老实?你跟她讲任何话,她都不听,她一句阿弥陀佛念定了,这种人叫老实人。老实人少,太少太少了,一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二个老实人。一天到晚心里头妄想、分别、执著叫不老实,不老实的人一定要求解。理论清楚了,方法明白了,那个佛号念得才相应。轻信、听信谣言,听信邪说,不老实;到最后把自己这一生往生殊胜的因缘错过了,你说这个多可惜!决定不能够听信谣言,心里头有主宰,这是“禅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是智慧,智慧就是对于一切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清楚、明白,绝不著相、绝不分别,这是真智慧。这是一切诸佛如来自行化他的总纲领,为人演说、表演的,表演这些,劝导一切众生也是这几个纲目。

  下面再看:
  【慈悲音,喜舍音。】

  慈悲喜舍叫四无量心,是色界四禅天人所修的主要的科目。参禅没有慈悲喜舍,不能生四禅天,禅的功夫再好,也在欲界天往生;生欲界天,不能生四禅,所以慈悲喜舍一定要修。修是什么?我们现在没有,一定要学习。‘慈’是与乐,帮助别人得乐。‘悲’是看到人家有苦,帮助人离苦,这叫悲。帮助别人得乐,这叫慈。‘喜’是欢喜心,看到别人离苦得乐心里生欢喜,就是随喜功德。世间一般迷惑颠倒的人看到别人有好事,心生嫉妒,这个错了。嫉妒是有大伤害,害自己,所以“喜”是把嫉妒心转过来,没有嫉妒心,只有随喜心。‘舍’是一切能放得下,一切不执著。

  【解脱音。】
  帮助一切众生断烦恼、出三界,这是解脱音。

  【无漏音。】

  这是清净音。“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无漏’就是烦恼断尽了,烦恼不生。

  【智慧音,大智慧音。】

  这就是权、实二智。佛法是以智慧为教学的总目标,三学里面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般若能生智慧”,般若就是实相智慧。而智慧就是权实二智,这里面不无因果权实的意思。诸佛菩萨以这两种智慧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也开这两种智慧。

  【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

  这是比喻,比喻佛菩萨说法教学的威德,像‘师子吼’一样,以“师子”比喻菩萨,以“大师子”比喻佛陀。菩萨能教三乘人;佛陀能教一切众生,包括等觉菩萨,所以称为大师子。

  【云雷音,大云雷音。】

  这是比喻。‘云’能注雨,注是下。‘雷’是讲雷电,能震动人心,比喻它的威力,比喻它的震动。佛菩萨说法能震动一切众生的妄想、分别、执著,佛所说之法比作法雨,遍施,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像《法华经》里面所说,雨落下来,大树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不是雨有分别,多给你一点,给它少一点,不是,是你自己的根性不一样。所以一切众生闻佛说法,小根器的得小利益,大根器的得大利益。善根深的人悟入的深,善根浅的人悟入的浅,不是佛有分别,众生根性不同,所以才有种种差别现象。这是用“云雷”来作比喻,比喻佛说法的普遍,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比喻佛说法的威德,能令一切众生觉悟。

  再看下面经文:
  【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

  这一句是总结音声说法。

  【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

  佛说法的音声果然有效,震动虚空法界,不仅仅是我们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区,这是一个大千世界。‘他方国土’就是娑婆世界以外,一切诸佛刹土全都震动了。十方世界里面这些有缘的众生,跟谁有缘?跟释迦牟尼佛有缘、跟地藏菩萨有缘。因为这一次法会要宣扬地藏菩萨修因证果,度化众生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特别是与地藏菩萨有缘的人,十方无量无边刹土里面,天龙鬼神也都到忉利天宫参加这个集会。这一次法会里面有佛、有菩萨、声闻、缘觉,下面经文里面告诉我们,天龙、神众、鬼王全都到了,这个法会真的是无比的殊胜,我们往下看这个经文:

  【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这一段是讲欲界天,欲界有六层天,我们为了时间的起见,在此地不能够细说。圣一法师上一次在九华山讲过《地藏经》,他有一个讲记,他的讲记简单明瞭,都有概略的介绍。我在此地只介绍四天王天,给诸位介绍一个。四大天王,我们中国民间俗称作四大金刚,到寺庙里面去一看,大门口好像守卫一样,这是护法神,其实是‘四天王天’,四大天王;确确实实在佛门里面他们是代表护法。天王殿里面供奉四大天王,同时也供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兜率陀天,这是佛门释迦牟尼佛的后补佛。为什么把弥勒菩萨供在天王殿?而且弥勒菩萨的造像,又不是造印度传统菩萨像,而是造中国宋朝时候布袋和尚的像。在南宋的时候,布袋和尚出现在浙江奉化,这个胖胖的,一天到晚笑咪咪的,背了一个大布袋。布袋和尚是从那来?没有人晓得,也不知道他姓啥名谁,因为他一天到晚拿个大布袋,那个大布袋就变成他的标志,所以人家看到他就叫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就出了名。他在圆寂的时候,告诉人他是弥勒菩萨化身来的,说了之后他就走了,就坐化。以后我们中国造弥勒菩萨的像,就造他的像,造布袋和尚的像。

  他表示这个相,实在讲这是经上常讲,佛弟子化现在这个世间,对佛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他完全是表演给人看,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样子,让人家看到他能生觉悟的心。肚皮大就是能包容,示现的包容,世间人心量太小了,容不得人。弥勒菩萨是大慈大悲,弥勒是慈氏,代表慈悲,所以示现这个样子包容,他能包容。布袋也是包容的意思,他到任何地方人家供养他的往布袋一装,不分贵贱、也不分好丑,一律平等入布袋。有人问他:“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下一放,表示什么?放下;人家看到也懂得,“喔!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他布袋提了走了。放下之后,提起。放下是心里头毫无牵挂;提起什么?为社会大众服务。没有私心,完全奉献,替社会大众服务,放得下、提得起,表这个意思。满面笑容,我们把他摆在佛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一进寺庙头一个看到他,要学他,要学他放得下、提得起,要学他大慈大悲、要学他满面笑容,常生欢喜心,欢喜接引一切大众。把他放在天王殿当中,这个意思就含什么?护法。护谁?护什么?护慈悲心,表这个意思。护自己的慈悲心,护自己的放下、提起,不要忘掉!护自己的常生欢喜,护自己的笑面对人,布袋和尚表现的是我们的性德,要从这个地方护起。你看这个意思多深,这样你才有资格入佛门。入佛门要什么条件?要这个条件,真正放得下,心地清净无为,真正提得起,以六度教化一切众生,提起,表这个意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