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于香港中华万姓先组纪念堂对义工开示

学佛,净空法师

净空法师讲述   2002/12/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董事,诸位义工同修朋友们:在最近这一段时间里面,我知道大家都很忙碌,特别是这一次我们祭祀万姓祖先。虽然在各方面我们欠缺的地方非常之多,但是这是第一次,没有前例可援,我们必须从经验当中不断的来求改进。希望将来有大福报的人,能够建立更大的纪念堂;希望我们此地,只不过是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而已。

  这一桩事情,前天我细细的想了一想,还是在香港想的这桩事情。这是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楞严经》,有这么一个念头,写了几篇文章,是在畅怀法师那个佛教图书馆写的,住在那个地方写的,距离今年整整二十八年。在过去我们真的是想做,但是没有这个力量,机缘不成熟,所以华藏图书馆跟佛陀教育基金会,我们也只是在佛堂旁边供一个牌位而已;在新加坡、在澳洲都是这样做的。连像这么一个小小的堂口我们都做不到,没有想到今天还是在香港举行祭祖的纪念堂的开幕典礼,非常希有难得的因缘。我们想到每一家的祖先都会欢喜、都会加持。同学们虽然是辛苦,也是无量功德。

  古人常说“做事难,做人更难”,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昨天我见到从中国来的一些教授们,这些人都是好人,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有研究,而且有很深刻的心得。我听到他们的谈论,我很受感动。今天在整个世界,还有一点伦理道德概念的人愈来愈少,这是整个世界动乱的根源。人与人之间,老实说,现在就是连利害这一种结合都产生问题。古时候人与人之间结合是道义,西方人则是契约,我们现在讲法律,比道义已经降低很多。讲到利害的结合,比法律的结合又要低一个层次,现在居然连这个利害都保不住,人与人之间确确实实没有安全感。这是走到了最痛苦、最悲哀的一个时代。

  所以我们常常听到许多宗教里面讲的世界末日,深深感触到世界末日就在眼前。有一些好心的人士,总是全心全力的希望能够挽救,这桩事情实在讲也是尽人事而听天命。能不能挽救?从各个方面来观察,理论上讲,中国、外国古圣先贤都是这样说:只要人心能够回心向善,这个灾难还有救。但是我们想想,什么人能够教一切众生回心向善?这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在佛法里面找到了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佛教给我们救自己,救自己才真正是救别人,救这个大的劫难。这个道理很深很深,很不容易体会,很难懂得。中国古人也曾经说过,“凡事之本,必先治己”,这句话跟佛说的完全相应。世出世间无论什么事情,根本在什么地方?根本在把自己管好。所以儒教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就是治己。自己都治不好自己,你怎么能治别人?你怎么能够帮助这个世间化解灾难?那不可能的事情。

  今天这个世间,从911事件之后,全世界的人都慌了,无所适从。眼看着冲突,这些事件一天比一天多,一天比一天严重,用什么方法来化解?没有想到自己。所以这个问题就愈来愈严重了,不可能化解。真正化解,还是古人讲的话有道理,从自己内心做起。《六祖坛经》里面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不见世间过”不是糊涂,如果世间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你都没有能力辨别,你就是白痴;佛菩萨哪里是白痴?看得清楚、听得明了是智慧,心里头不落印象,如如不动,这是功夫,你要有这个本事。所以他有功夫,他不生烦恼,他生智慧,智慧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今天跟他们比一比,恰恰跟他们相反,我们愚痴,人家有智慧,我们愚痴;人家心是定的,我们是浮动的;人家只见自己过,我们是只见别人过。这个灾难肯定是要承受,没有法子化解。所以我们自己要救自己,救自己真正救世间。这个道理我也是用了几十年时间才参透。自度而后度人,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这佛在经上说的。所以我们修行人,你有眼睛你不能不看,有耳朵不能不听,尤其是生长在这个大都会,你没有办法不能不跟人接触;你跟一切人接触,那你就有烦恼,你就会受他的影响干扰。

  我们学佛学什么?佛与一切众生交往(九法界众生交往),他不受人家影响,他不受环境干扰,这是本事,这个了不起。他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明了,经上讲的宇宙人生的性相、理事、因果,不但能看当前,能看到你过去,能看到你未来,自己的心如如不动,我们应当要学习。我们的修学标准要跟佛菩萨学习,心地纯净,清净心生智慧;行为善良,善良生福德。所以我们称佛为二足尊,就是智慧跟福德圆满了。圆满的智慧福德,是清净心跟善良的行为所成就的果报。

  对于一切众生,他们所犯的过失,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肯定是躲不过的。现在人,口里头不相信鬼神,心里面还是畏惧鬼神。鬼神有没有?有!美国研究一个人过去今生,这半个世纪许许多多人在做研究,成绩相当可观,他们的研究报告有几千种。我们请锺茂森居士,昨天他到这儿来了,我请他给我蒐集,他已经给我蒐集了三十多份,最着名的。而且这一些着作的人都是学者教授,他们做这个工作做了几十年,有些是专家。

  我非常想请他们到我们协会来做专题讲演,他们也非常乐意。这些都是学者名流,他不愿意用宗教的方式来讲,他用学术。那我们这里佛陀教育协会,这个机构他还能接受,非常乐意来,接洽了几位,都非常有名的,这是我们凌孜会长通知锺居士在那边邀请,人家已经答应了。这答应的时候我慌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充分准备,把他请来,来了干什么?讲什么?他们来一次,我们至少一个人要花三、四万美金来接待他们。到这个地方来,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是空跑一趟。我们花钱事小,人家瞧不起我们,我们的水平太低,这个关系太大了。

  所以我们想邀请他,必须有充分的准备,他到这儿来,希望他讲些什么东西给我们,我们希望有些什么问题来跟他交流、来请他答覆,要做充分的准备;多少次讲演,都要把它排定下来。我们是不是邀请一般人来听?我们的场地够不够?不够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去租借大的场地,我们把录相设备都能够架设好。所以要有很周密的一个计划,我们才能够去邀请,绝对不是说随随便便叫他来,那我们一无所得。而且以后我们邀请别人的时候,人家未必肯来,为什么?你们不够水平。这是很重要。像这些事情可以让锺茂森居士协助,他们在外国参与这样的研究讨论会的时间多,有经验,我们应当要学习。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让他们来报告,说明前世今生是事实。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