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关于和平教育的对话

和平,净空法师

净空法师讲述   2004/10/20  昆士兰大学

  诸位教授,诸位同学,刚才听了你们教授的发言,我感到非常的欣慰,都有很难得的见解。整个世界的社会动乱频率不断在上升,灾难也一次比一次的严重,这是诸位都能看到的,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事情。

  我先谈谈我自己修学的经过,我想也可以提供给大家做个参考。在我这种年龄,五、六岁的时候,还接受过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私塾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大概比我小十岁的这些人,他们就没有机会,不但是没有接受过,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了。中国古人是非常重视教育,所以在汉朝时候,《礼记》是汉朝时候完成的,汉朝初年,“学记”里面就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理念一直到满清的末年,还是大家都能够信守奉行的。中国教育很早,在书籍里面记载确确实实可靠的,也能够推算到四千五百年之前,这个时候就是尧舜的时代,汤尧禹舜的时代。尧舜那个时代,他就有专门主管教学的官员,称之为“司徒”,就像现在的教育部长一样,主管教育。

  中国教育的渊源就是中国人所讲的“道德”,以道德为教学的依据、根据。什么叫做“道”?我们要清楚,道就是大自然的规则,大自然的运作,这就是道;教学一定要随顺自然的法则,随顺自然的运作,这就叫做“德”。譬如当时教学,它的内容最重视的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其次是人与大自然环境的关系,再其次是人与鬼神的关系,人与鬼神的关系讲得最少,人与人的关系讲得最多。道德是天性,所以中国古人肯定“人性本善”,像《三字经》(这是教小朋友的)第一句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在大乘佛教里面,肯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理念完全是相同,肯定一切众生的本性是至善的,是没有一丝毫缺点的。人为什么会变成不善?没有教,没有好好的去教他,他被环境染污了。所以,教育的功能就是如何保护你不受染污,保护你的本性;如果被染污,如何从染污回归到本性,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像我上次访问日本,我们同行当中有位朋友,他有个小孩,四个月,长得非常健康,非常可爱。我就让大家看这个小朋友,你在这里面去体会“人性本善”。在大乘佛法里面,菩萨有一种修行的方法叫“婴儿行”,像这个我们能够真正体验到。小孩在这个时候,他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在他心里面看的都是平等的,都是美好的。所以每个人对他,他都笑咪咪的,每个人抱他,他都非常喜欢。再过几个月,他就有分别、有执着了,不是他的亲属,别人抱他,他就会哭,那就被染污了。

  像尧舜教导中国人的,他教学的理念一直在中国延续了四千五百年都没有改变。朝代是改变了很多,兴革也有不少,唯独中国的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四千五百年如一日,这是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我在这上也用了很大的工夫去思惟,为什么它不会改变?尧舜教人道德、大自然的法则,落实在人事上,他说了十个字,夫妇(夫妻)、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是道!这不是哪个人的发明,不管你是文明人、是野蛮人,总归有这五种关系,这五种关系是决定不能够缺少的。不但人有这五种关系,畜生也有这五种关系,你仔细去观察,甚至于鬼神也有这五种关系。所以,这五种关系不是人的发明,不是人的创造,不是某人的学说,天然之道,叫天道!父子有亲,亲是亲爱,夫妇都有恩爱的关系,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这些都属于德,随顺自然的法则这是德,这是伦理道德的根源。

  宇宙之间,它的真理,它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一个“和”字,爱跟和是宇宙的本来面目。宇宙是和谐的,星系是和谐的,地球是和谐的。缩小,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身体是个小宇宙,跟大宇宙没有两样。身体有许许多多器官,有许许多多细胞,它们在这个身体上和睦相处,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合作,人身体健康;如果哪个地方出了毛病,这人就生病了。所以你恒顺着自然,人就健康,你违背了自然,你人就生病。譬如现在我们最容易看到,我只举这一个例子,整容,整容就是破坏自然,那就是破坏道德,破坏自然,虽然能够得很短暂的,你觉得很美,你付的代价很重。十年、二十年之后,什么病痛都从这儿发生出来,你违背自然法则,你要付出痛苦的代价。你能从这个地方去着想,你想这个社会,你想这个国家,你想这个地球,你想这个宇宙,我们今天违反道德,天天在干破坏的事情,所以是天灾人祸频繁,你要受这个痛苦。

  中国自古以来,到汉朝的后汉,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的教育就变成三家了,现在讲三个学派,儒、释、道三个学派。三个学派都着重“主敬存诚”,可以说“主敬存诚”是它们教学的中心思想。诚是真诚心,敬是尊敬、是恭敬,这是从小就要培养,尤其是诚跟敬到一定的水平,就是佛家讲的禅定禅定在做学问来说非常重要,人心在定的状况当中,生智慧;人心在浮躁、在乱的时候,妄念多的时候,他生烦恼。烦恼不能解决问题,智慧能解决问题,所以儒、道、佛都讲究定功,定要从小培养。

  所以,中国的小学不着重知识,不着重资讯,着重在定,着重在生活教育。像《弟子规》这本书,那是生活教育,你怎样做个好儿女,怎样做个好学生,你的生活习惯要怎么样养成。在理论上是叫你背书,多背这些古老高深的典籍,不给你讲解,就是叫你背。这个用意在哪里?用意在修诚、在修敬。你不需要懂得多少,因为小朋友你不用这个方法训练,他也会胡思乱想,就让你天天背书,天天想着这个书里头,不要念错,不要念漏。用这种方法,在佛家讲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非常高明的教育。只要是记忆的东西,大概都在十二岁、十三岁之前,全部都能够背诵,都记住了;十三岁之后,智慧开了的时候,再来研究,再来讨论,智慧开了。所以它的教育是分成两个阶段,真正保护你的心地清净,不受外面的染污。

  所以中国古人,读书是最快乐的事情,叫读书乐。求学真是一桩乐事,就是所有记忆的东西在小学。中国没有中学,小学后面就是大学,叫太学,大学里面就是研究、讨论,老师讲解,同学们研究、讨论,由老师来印证。教学方式多半都是老师带着学生游山玩水,走到哪里讲到哪里,不要带书本,书本都已经背得很熟了。老师也背得很熟,学生也背得很熟,说到的时候,譬如像《论语》、《孟子》,第几章第几页第几行,每个人都很清楚,所以不用带书本,天天去旅游。所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是增长你的见识;研究讨论增长你的智慧,所以读书比什么都快乐。哪里像现在读书,背这么大一个书包,我一看,那苦死了,学生不能做,哪有这么痛苦的?所以,中国从前学校读书是非常快乐的,这都是我们现在无法想像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