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对佛陀教育基金会同修讲话(第三集)

净空法师,佛陀教育基金会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大家好。我想同学们大家都想知道,我这一生是怎么走过来的,今天利用这个时间,简单的向大家汇报。以及当前社会发生严重问题,地球灾难频繁而且非常严重,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它,这是很要紧的一桩大事。

  人,大家都是一样的。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人性本善,把它放在童蒙课本第一句话,《三字经》里面,「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本善就是佛的意思,只有佛才是本善,跟佛经上讲同一个意思。本善为什么变成不善?是佛为什么变成凡夫?这是教育的问题。所以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教育。教育怎么发起的?缘起就写在《三字经》上面,前面八句话,老祖宗千万年前世世代代教育最高的理念。教育首先要肯定人性本善,为什么不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就是有问题了,习性,本性是善的,本性是佛,习性不善。习性,我们常说「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你会受环境影响,你学坏了。因此,「苟不教,性乃迁」。如果没有教,肯定愈变愈坏,问题在此地。

  中国这个族群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中国的老祖宗他有智慧、他有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教育,用这个做手段,把人统统教好了。教育的目标在哪里?就是本善,如何能将这个本善一生永远保持而不变?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这个善心扩大,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族群、爱你的邻里乡党,然后再扩大,爱民族、爱国家,凡是人,皆须爱。所以中国教育是爱的教育,是一个没有自私自利,从内心里面,从小就养成做出牺牲奉献。我到这个人间来干什么?是来奉献的,不是来占有的,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所以这个国家族群能够立国几千年而不衰,原因在此地。二战之前,欧洲人一些学者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为什么三个都消灭了,中国还存在?这个话是澳洲南昆大教务长他告诉我的。有一年校长请我吃饭,教务长在座,把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他们研究的结果总结,认为可能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这个结论一点都不错。

  中国自古以来,教育不是国家办的,是家人办的。中国的家是大家庭,不是小家庭,所以它是社会行为。你看一个家,到现在中国大陆,你们还看到农村里头,这是王庄,那是李庄,原来就是一家,一个村庄就是一家,多半都是五代同堂、六代同堂。一家人口少的也有两百人左右,一般家庭大概三百人左右,家庭人丁兴旺的有七、八百人。曾经出现一千多人的,这一个家族,皇帝赠他一个匾额,「天下第一家」。一千多人在一起生活,如果没有规矩,那不就乱掉了吗?所以家一定有家道,家道是共同的,就是伦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必须要遵守的,家道是共同的。有家规,家规有部分是共同的,有一部分不同的,每个人有他的经营的事业不一样,他研究的学术不相同,所以他有他自己的家规。但是共同的规矩就是《弟子规》,《弟子规》里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是每一个人家都要遵守的。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这是家学。所以教育是家担负起来了。

  所以从前的家负责教育问题、养老问题、育幼问题,这是家庭包去了。所以这个家对於中国国家社会的贡献太大了,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家要不整齐,国就不能治。中国社会历代,你看政权建立,五年就恢复治礼作乐,大概就能够享受一百年到两百年太平盛世。那靠什么?家的贡献太大了。国家只是开科考试去选拔人才,教是每个人自己家教的。家里面这个教育就是私塾,塾就是学校。私塾里面的教学跟现在学校不一样,因为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弟后代能发达、能知书达礼、能成为圣贤君子,家长有这个期望!选老师,哪些人选?都差不多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他们这些人有经验,去选择,请老师。这个老师有道德、有学问,懂得教学的方法。

  礼聘老师,那是一桩大事情!为什么?你家里有没有后代全靠老师。所以老师请来的时候,那个礼是非常隆重的。大概除了高祖父母之外,年岁太大了,将近一百岁了,以下的像祖父母、曾祖父母都要出来迎接,要拜师。带著家庭里面主要的这些,也是执事、担任工作的,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家里面这些子弟小孩,看到我家的父母、祖父母,还有祖父母再上去曾祖父母都对老师恭恭敬敬的磕头,你小孩能不听话吗?不敢不听话。老师接受家庭这样隆重的礼遇、尊重,要不认真教,能对得起这一家人吗?老师不照顾他的儿女子孙,不照顾了,他只照顾学生。为什么?学生照顾好了,他的家族有学生照顾,他无后顾之忧。为什么?老师的儿女跟自己的兄弟没有两样,一生都要照顾,这是伦理。跟现在学校不一样,现在学校没有这种责任心,谁肯认真教?尤其现在的学校,老师认真了,处罚了学生,教训学生,学生回去告诉家长,家长都到司法里去告状,说这个老师忽略了人权,还要吃官司。所以现在的老师吓得不敢教了,老师是讨好学生,学生就敷衍学业,这样下去还会有人才吗?没有了,这一代不如一代,差距就太大了。这才是今天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人心坏了,如何挽救!

  我这个年龄生长在乡下,我们那个乡下有一点特殊,桐城派的发源地。方东美先生,桐城派方苞第十六代,他是正统的。我们居住的地方大概五十华里,不到三十公里,所以是小同乡。农村小孩都读书,没有不读书的,读书成为一种风气,所以还沾到一点边缘。我记得大概是六岁的时候上学,一般提前了一年,六岁上学,私塾。我上学的那一天,学校在祠堂,因为祠堂就是学校,跟祖先在一起,这个很有意思,知道尊师重道,知道尊敬祖宗。因为祠堂只有春秋祭祀,除此之外它就没有什么活动,所以多半利用祠堂做为学校,私塾在祠堂里头。进祠堂那一天,父母跟老师都约好,上学在祠堂的大殿,供奉著孔子的牌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完之后请老师上座,同学站在两旁边,我父亲带著我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这个尊师重道是这么教来的。这一堂课,你一生都不会忘记,一生概念当中,凡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我们会特别尊重。这样学来的,这个礼现在没有了。

  再送上给老师的束修,就是礼物,不多,乡下农村人多半是点粮食、腊肉,随便送点东西给老师。同学,每一个同学进来都要行这个礼,我们自己干过,还站在旁边看到别人这样做,这印象深刻!尊师重道是这么来的。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父母实在讲,对儿女也不好意思说,我是你的爸爸,你要孝顺我,他要问起来你很难讲,所以旁边人教。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父母教儿女尊重师长,这样把人教出来的。一点都不能含糊,依照这个礼节点点滴滴都要做到,这是从前。现在没有人知道,我是沾了一点边缘,我弟弟就沾不上,我弟弟小我六岁。小我三岁的人就没有了,改成民国,民国改成短期学校,私塾就没有了,这种礼节再没有了。这是真正问题,真正是没人教。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