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懈怠」。这也是个很麻烦,多少人学习没有办法成就,都是懈怠。读经,决定不能中断,天天要读,天天要学习,养成一个学不厌、教不倦,这孔老夫子说的。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这两句话要做到,乐在其中,真快乐!年轻的时候确实,体力好、精神好,有时候读经读到天亮了不知道,怎么时间过得那么快,怎么一下天亮了。像这个事情一个月当中至少有二、三次,忘掉了,不知道疲倦。所以懈怠,我的方法是上台讲经对治懈怠,逼着你非干不可。不用这个方法,太难了,我想不出第二个方法。懈怠的反面就是精进,我们精进不敢谈,但是懈怠是治好了,就用这个方法。
下面,「放逸」,前面我们说过了。第十六,「昏沉」,昏沉是精神提不起来,打瞌睡。听经打瞌睡,念佛的时候,甚至于绕佛他都打瞌睡。这很有本事,一面走着他一面睡觉,站着睡觉都难得,他走着睡觉。这种现象多,常常看到。对治昏沉最好的方法,让他活动,活动最好的方法让他拜佛。拜佛的时候,口裡面念佛不出声,出声伤气,不出声,所谓是金刚持,口动,不出声音,拜佛。忏除业障,也得到佛力加持。
下面,「掉举」,掉举是身心不定,妄念太多。平常自己不知道,我没有在打坐好像没事情,怎么一打坐,妄念这么多,止不住。这种情形,不是平常没有妄念,平常有妄念,你粗心大意,你没有发现,现在让你静下来,你发现了。让你在这边听经,静下来了,发现了,妄念多。念佛堂裡面念佛,止静的时候,坐下来,这个时候发现了。这都是烦恼。为什么?障碍你用功,障碍你修定,当然障碍你开悟。
下面一个是「失念」。失念什么?忘掉了。你发心在这裡念佛念一支香,道场裡面,长香是一个半小时,短的香是一个小时,但是用长香的时间多,都是一个半小时。念个十几分钟,忘掉了,去想别的东西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想起来。失念的时间长,失念的次数多,功夫不得力,严重的妄想夹杂在裡面,你想修都修不成。这个事情,我年轻的时候有,常有。用什么方法对治?跟对治懈怠一个方法。所以,我研究经教不会失念,我念佛、念咒都会失念。研究经教,你精神注意到每个字,字裡行间,你不会失念,这个方法好。这个方法,几个小时过去就好像一刹那一样,很快就过去了,有的时候到天亮,常常干这种事情。精神好,第二天工作不耽误。
第十九,「不正知」,不正知是邪见。这裡有什么东西?多半是成见,自以为是,这个很麻烦。凡夫知见,与性德完全相违背。对治不正知有一个好方法,听经、读经,研究古大德的注疏,从这个裡头建立正知正见。学习,确实没有人指导非常困难,我们不晓得从哪裡读起,尤其是什么东西都想读就坏了。为什么?你虽然不是不正知,你是知道的太杂太多了,也把你正知见破坏了。不错,都是经典,都是古大德的注疏,可是你要晓得,佛说法对的对象不一样。你知道的很多,你度不了自己,你也帮不上别人,你不能得三昧,你不能开悟。刚才说了,没有开悟,你所得到的是知识,经论的知识,而不是经论的智慧,这个差别太大太大了!经论的智慧是正知正见,知识不是,知识你会用错,智慧不会用错。知识用错的时候,后遗症麻烦透了,不是自利利他,是自他都不利,这很不是一桩容易事情。真正善知识,指你的路是正路,不是真正善知识,你去求他,可能他把你指到岔路去了,指到弯路去了。这个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我们见得很多,这背因果责任。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充面子,不知以为自己知道,这害自己害别人,这要背因果责任。我知道给你讲,不知道的,没有关係,我再学,我再去蒐集资料,我搞清楚了再给你讲,不丢人。这是做学问正确的态度。
最后一个,「散乱」。散乱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就是妄念太多、妄想太多,这个在现在社会上非常普遍。
这是二十种随烦恼,介绍完了。如果诸位要想详细的了解,可以参考《三藏法数》,《三藏法数》裡,每一条都有注解,是一部修学佛法很好的参考资料。
文摘恭录—淨土大经解演义(第三六O集)2011/4/4 档名:02-039-0360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