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广修万行称理成德

修行,净空法师

    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我们过去对宇宙、对万物,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现在我们把这些错误修正过来,正确的要好好的保持,这叫修行。佛门里面讲修行,在从前,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学术里面叫修身,修行的意思比修身更好,修身只着重身,举止要端庄,要合理、如理,但是行的意思比身广。为什么行?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动作是身的行为,所以修行包括身语意都在其中。但是修身,当然内容也包括这三个,没有那么明显。修行依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标准在哪里?标准在五伦、五常、八德,真的很简单。行,行门无量无边称为万行,这个字要念去声,念「恨」,行是动词,就是真干。「理」是自性清净圆明体,与性体相应那就是德。在我们中国人一般称自性,这称之为道,中国人讲道德。自性是道,道是一切万物的根源,万事万物是从它而生的,它是原始,它没有生因,像前面讲的「非生因之所生」,它没有生因,可是一切万法从它而有。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德,我们先说最低的,最低跟最高是一不是二,在佛门里面讲,十善业道,在我们中国传统的德行里面来讲,四维八德。礼义廉耻是四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八德。中国人千万年来接受老祖宗世代相传,传什么?就传这个。人人都能够学习,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这个教诲经过了决定不止五千年,五千年是有文字记载,五千年以前文字没有发明,我们相信远古没有文字之前,这个八德四维就已经形成。

    孔夫子一生的成就,他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当要重视。《论语》里面,他老人家自己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对古圣先贤的教诲充满信心,没有丝毫怀疑,欢喜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依教奉行。自己一生述而不作,都是讲祖宗的教诲、祖宗的德行、祖宗的成就,自己没有创造、没有发明。现在人喜欢创新,孔老夫子守旧,连创新的念头都没有,他老人家一生真的是广修万行称理成德,被后人尊称为集大成者至圣先师,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得,我们应当要学习。创新不好吗?实在讲,你所创新的可能完全违背了性德,那你不是称理成德,完全跟这个是相反的。相应的是三昧,不相应的是邪思、是乱想。邪思乱想,我们中国人讲胡思乱想,成就什么?成灾难,它成的是灾祸,不是德。我们不能够不冷静,不能够不谨慎去思惟、去探讨,希望在这一生当中真的有所成就。只要我们不离开大乘,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只要我们不离开净土,我们这一生就决定有成就。
    像我们这些年来,特别提倡《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都是法界行门,怎样修?你得用真心,用真诚心、用清净心、用正觉心、用慈悲心去修。如果没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与法界就不相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大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的真心,用这个心去修,修布施、修礼敬、修持戒、修赞叹,你把文殊的十行,这十个行门的纲领,普贤菩萨的十愿,你把它合起来,愿里头有行,行里头有愿,都是圆满的。这个一心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五种,五种就叫一心,真诚,真诚里面就有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慈悲心里面一定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样修才如法。以等持广大无限量故,等是平等,持是永续,大行大愿,与自性的性体、性德圆满的相应。
    我们世间人好名,希望别人恭敬供养,这个念头不能有。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自性是清净的,一尘不染的,你有这个东西,你清净心得不到;清净心得不到,平等心就得不到。我们起心动念,想的是什么?念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造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一反省,你就知道,就像《地藏经》上所说「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什么叫罪?什么叫业?我们所想的、所念的、所造作的,跟自性完全相违背,那就是罪业。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是自性,一切众生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这个智慧为什么透不出来?因为我们现在的心有污染,它透不出来,如果心清净,智慧就透出来。菩提是智慧,只要你没有污染的话,智慧就透出来,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学来的,也不是修来的,是自性里本来就有。
    贤首国师在《妄尽还源观》里面,把性德归纳为四条。性德那也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说不尽的,归纳成四条,就是性德的四根柱子,我们想想,我们能不能跟它相应?第一条「随缘妙用」。我们是随缘,我们不是妙用,我们随缘起用全是烦恼,全是罪业;把随缘统统用作轮回,轮回心,轮回的念头,用错了。妙用是什么?随缘里面远离妄想分别执着就妙了。随缘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是佛;有妄想,没有分别执着,是菩萨;有妄想分别,没有执着,是阿罗汉。我们现在全都有,随缘里头有妄想分别执着,这就是六道凡夫,这就不妙了,我们做的跟他相反。第二条「威仪有则」,那就是生活在这个世间,所表演的都是给一切大众做最好的榜样,这是佛菩萨。把什么东西表演出来?把伦理演出来,把道德演出来,把因果演出来,把诸佛教诲演出来,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好样子给人看,帮助众生觉悟,这是第二条。第三条「柔和质直」,这是讲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要温和,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地球上居住的这些众生,他显现的是什么样子?自私自利,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他现在在演这个。你看他的思想、言语、行为,这不得了,这与性德一百八十度的违背,换句话说,这种造作肯定引发世界末日,这是走向毁灭的道路,这是走向阿鼻地狱,这还得了!这太可怕了。最后一条「代众生苦」,现在人什么想法?损人利己,代众生苦跟这条完全相反,应当舍己为人,这是对的。损人利己的事情决定不能做!这是《还源观》上贤首大师把性德归纳成四条。
    佛通常给我们讲的就是十善业,性德就是十善业。十善业与《还源观》上这四德完全相应。《十善业道经》上教导我们,我们有没有把它落实?有没有在真干?真干,那叫真的学佛,依教奉行。有些人想干,不晓得从哪里做起。在中国,我们的老祖宗也教我们,跟佛法基本上是相吻合的,我们学习从老祖宗这个浅显的教学上下手,就不难做到。《弟子规》教我们孝亲尊师,那是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而且是基础必修的教育,人不能不学!《感应篇》是因果教育,要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你真参透,你才相信,你才知道断恶修善、忏除业障的重要。你今天学佛为什么没有进步?或者说为什么进步那么慢?都是你的业障在作祟,业障障碍住你,这是第一个因素。冤亲债主来找麻烦,也来障碍你,那是第二个因素。只要把自己的业障消除,外面冤亲债主很容易化解;业障不除,你的冤亲债主不会原谅你,你还继续在作恶。假名学佛,拿佛法做掩饰,人家更瞧不起你,麻烦在这个地方。有儒跟道的底子,十善业就很容易做到。古人学佛,一百年前的人,我们讲一个世纪,一百年前学佛,学佛的人成就的人多!为什么?他们受过这个教育,从小父母、大人就教!我记得我小时候,我们生长在农村,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有时候要打架,也吵吵闹闹的,路上的行人,走路的行人看到了,就来教训我们。我们那个时候,大人教训都乖乖的听着,不敢反抗!等我们父母发现了,对待那些客人感恩、感激。你说那个社会多和谐,那个社会多好!孩子,父母管你,你家里面的人管你,外人一样也管你,小孩走到哪里,大人都管你。在今天社会没有了,现在父母管不了小孩,老师管不了学生,这怎么得了,这个现象多可怕!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世出世间古圣先贤那么样重视教育,我们明白了。人是教得好的,也是教得坏的,看你怎么教法。现在小孩都学坏了,谁教他?电视教他,网络教他,家里人不管。现在教的小孩很可爱,很活泼;十年、二十年之后麻烦就来了,到那个时候后悔莫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