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说的内容这样难信,我们信它有什么好处吗?这就因为具足六信,才是真信。真信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莲宗十祖截流大师《劝发真信文》说:「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这就是说没有真信,纵然念佛修善,但不能往生极乐,下世可生善处享乐。大师接着说:「当受乐,即造业,即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步耳!」旃陀罗指以屠杀为业之恶人,阐提乃断善根无信之人。大师此说发人深省。苟无正信,纵然修善,则来生享福,在享福时必定造业,即造恶业,必受恶报,所以说,用正眼看来,没有真信而修善念佛之人,比阐提与旃陀罗的受报,只是在时间上稍缓一步而已。可见真信万分重要。 那什么是真信呢?大师说: 1、信我与弥陀,觉性无二,我虽昏迷,觉性未失,一念会光,便同本得。2、信性虽无二,位乃天渊,佛是究竟佛,我则随业流转。3、信我是弥陀心内众生,佛是我心内之佛。忆佛念佛,必定见佛,这就是说我 与弥陀水乳交融。例如在牛奶中加一些水,於水中有乳,乳中有水,互融互 摄,无毫厘间隔。所以我们念佛,自然感应道交,如磁石吸铁。 截流大师的真信,与《要解》的六信是一致的。其中都有事有理,并且是理事圆融,现有许多人,有的肯信事而不肯信理。又有人重理,而不肯信事,看不起念佛法门,认为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法,以上这两种人中,后者的病更重。莲池大师说:「迷理执事,不虚入品之功。」这就是说,有人虽不信理,但能信极乐是实有,相信念佛可以往生,於是恳切发愿,老实念佛,也可以往生,所以说「不虚入品之功」。只是品位不会高而已。反之,如果只是执理而不信事,自身於理虽生浅信,但自心并未开悟。於是就废除了修持,不肯念佛,不愿求生净土,莲池大师批评这类人说: 「执理发事,反受落空之祸。」此处为什么用一个「祸」字?这正如永嘉大师《证道歌》所说:「豁达空,发因果,莽莽荡荡招灾祸。」执理不信的人,谈玄说妙,自认高明,埋头研究,不去修持,一无所得,甚至发无因果,故反而不如仅能信事的人。 对於《要解》所说六信,能生实信,必生殊胜功德,能信因果,便自然止恶修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再能信他,信本师释尊的教诲,阿弥陀佛的大愿,六方佛的证明,於是自然就能信事,信经中的两个「有」字,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於是发愿求生,老实念佛。这样於六信中生起了四信,就必能往生了,进一步如能六信具足,其功德更是殊胜,决定往生并品位甚高。信愿持名,不但是临终往生,若人根器猛利,修持精进,於现在就有不可思议感应。晋代有一穷苦的人,生活困难,起厌离心,乃专诚念佛七日,感阿弥陀佛现身说法,当下悟无生法忍,号觉明菩萨。《观经》中,韦提希夫人,只是在家妇人,闻经见佛,也获无生法忍。可见这个方便法门,普被三根,上至文殊,普贤也不屈才,下到五逆十恶,亦可念佛往生,上智下愚,悉蒙法益,这是稀有之事。由例如有医生能医不治之症,当然是良医。五逆十恶就相当病入膏盲的病人,而持名法门仍可救度,可见阿弥陀是大医王;可见净土法门能度下根,甚至恶逆,正是他的殊胜希有之处,焉为因它能度下愚而轻视之? 或有人说,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你们还在念佛是不是在搞迷信呢?不是的,信佛不是迷信。科学越昌明,佛教也越昌明,前几天《北京科技报》刊登一段报道,题目是「西方科学家的东方哲学热」,介绍西方科学家们正在热烈研究东方的《老子》,婆罗门教与佛教。前几年科学画报发表一篇短文,题目是「科学思想的无价之宝」,内中介绍研究高能物理以及生命科学等等科学界的第一流人物中,许多人把佛教思想看为宝物。又如《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一书,(根据F.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编译,原著是英文。〔其中说到:「现代物理学的概念,与东方宗教哲学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具有惊人的平行之处。」指两者极为相似。可见我们不是迷信,一点也不落后。我们应当坚定信心,积极贡献力量,发出佛教的光辉,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和世界文化的飞跃,并为众生谋求彻底究竟的真实之利。 (四)发愿 信愿持名为宗,底下谈愿。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对於婆娑世界我们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叫作愿。愿很重要,所以说金刚非坚,愿力为坚。金刚石的硬度最高,可以消磨宝石玻璃,瓷器等,但金刚仍不算最坚,唯有愿力是最坚的。《普贤行愿品》说:人们临终时,一切诸根都败坏了,一切办法都没有了,只是这个愿王不相舍离。可见愿的重要。愿是盔甲,当我们要出生死,要同生死敌人做一决战的时候,什么是我们互身的盔甲?就是愿。藕益大师指出,往生关键,就是信愿。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没有信愿;至於品位高低,那在於念佛的深浅。可见往生关键是正信切愿。有了正信,有了切愿,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要解》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要解》复说:「若信愿坚固,则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得生。」信愿要是坚固了,你临终能十念,那怕只是一念也能往生。《宝王三味论》说,临终一念也可以往生。反过来说,若无信愿什么样呢?《要解》说:「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似的,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不可不知也。」由上可知我们若不先去解决「信愿」这个往生的关键,不在这关键问题下功夫,只是肯念,於是在缺一不可的信愿行三资粮中,你缺了二个。如同三条腿的香炉,只剩下一条腿,能有一条腿的香炉吗?所以说念的「风吹不入,雨大不湿」,如铜墙铁壁一样,也没有得生的理。可见花时间来研究「信愿」是十方必要的。因为这是往生的关键。 愿的内容很直接,即厌离婆娑,欣求极乐。藕益大师说:「婆娑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舍离。」婆娑的赃秽,正是我们自心所感召的。既然是自心所感召的那就好办了!都是我自己生出来的,现在我不要它了,岂不是很容易!《要解》又说:「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极乐即我心本来所感的,心净则土净。我自心本净,所以我理当欣求净土。如经典中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佛,其他佛国那么清净,释迦牟尼佛你这个国土为什么不清净啊?释迦牟尼佛就以足点地按一下,这个世界顿时清净,与极乐世界等等国土同样清净庄严,没有分别。可见此土何尝不净,只是因为我们自心不清净而已。再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十方都有净土,此土也是净土,为什么释尊独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呢?这就显出阿弥陀佛大愿王超圣独异的特点。十方与此界都有净土,但是不容易生。例如考大学,各校的录取标准不同。这个暑假有人考首都医科大学考了四百五十分没考上,可是四百五十分考其他大学就可以考取了。那首都医大要求四百九十分,它的录取分数高。又如《药师经》中说,若人念药师佛名号或《药师经》,药师如来在这些人临终时,派八大菩萨护送往生极乐世界。这也是要求的分数高,往生药师佛国土是不容易的。诸方净土若不是断了见惑思惑生不了,甚至需要在破无明后方能往生。但是阿弥陀佛那里,投考者能有一百五十分就都要,当然交白卷是不行的。一个学生考一百五十分,一般都能达到。但是一但考进这个学校,便没有降班,没有开除,保证个个是博士,是大科学家。都大成功,保险你成功。这就是说个个成佛啊!所以阿弥陀佛是大愿王,他招收极广,教育极精,凡有来者,必定成功。所以这个学校我们要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