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言:谨尊教诲,所以我不敢言悟,只是“到家门”,没有“进家中”。 弟子请问:师父您能否谈谈,您学道悟道的过程? 师云:予九五年至五祖寺受戒,阅传心法要一书。黄檗祖师言:直下无心,默契而以。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穷苦终不成道…予便一时休去,从此更不求法。 师云:予当时悲喜交集泪流满面庆慰平生,从此于佛法更不起一些些欣慕之心…直至如今越发闲闲地,不假对治习气自然淡薄,故愈相应,则承担之力愈强而气宇如王。 弟子赞言:师父真是群狮之王!赞叹顶礼。 再请问师父:开悟的人,在对弟子指教时,到底思维,起心动念否? 师云:其念如太虚中一片云相似,了不相妨,非同恶人之黑云密布和善人之白云万里,遮却真性也。故多属直觉,智慧洞彻,不假逻辑思维故!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对境分别,随起随消,不留迹象,无有染著,恰如空中渡步过去无痕。纵有余习,仅在一时,般若一照,烟消云散。任性逍遥,岂拘小节?故勿以是非来辨我! 弟子解言:师父,弟子明白了! 朗朗晴空忽落雨, 随撑智伞暂相对。 镜中人物常来去, 淡然相应还归空。 弟子请问:知道自己念头的那个是吗? 师答:并不是说起心动念时,自己能觉察到就是见性,这不过是一点初步的觉照功夫罢了。 弟子请问:能觉察的那个不是吗? 师答:怎么说呢。一切无不是性之作用,只是迷者不识其体!乃至一切凡圣悉不能睹,除佛一人。 弟子请问:安住在了了觉知的状态下,不是吗? 师答:拟心安住,凝住无念,犹属作意。乃至无功用行不离识阴。大难大难! 弟子请问:那如何见性呢? 师答: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它自然闲闲地贴贴地,不假作意用心。 弟子请问:如何狂心歇? 师教言:须寒灰死火中暴出一粒豆来始得,你不妨参个话头,尽心疑去:“身心皆妄,哪个是我性?(我性在哪呢?)”。(切忌承当,切忌作道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