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说“空”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佛说此“空”,并非真的有一个“空”存在。如果这样认为,那还是自性见,还是不彻底的。我们要懂得佛说缘起之自性空,其实与说缘起之假名有一样,是教化众生的一种方便,其目的是要我们认识诸法的本质实相。要知道,任何一种有所执、能执的东西,都不是真理,都与佛本怀、与缘起性空之空性义相违背。缘起之自性空的空就是要打破这种自性见,洗尽一切戏论执对于它自身来说,才真正是中道实相的真实体现。 四、缘起性空之中道义 佛法中,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最大原理,它就是佛法中的中道义,是诸法实相,是真如,也是圆成实性,也是……总之,它体现的就是佛法的中道理论。 中道义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缘起与性空的关系上来分析它。我们知道,缘起是一切法的因果假相,性空则是说事物现象的本质是空无自性的。两者看来,似乎一个言有,一个言无,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缘起与性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一种内容上的两种说法。 两者并非对立,而是一法上的两种性质,两种看法。有则同有,无则同无,缘起离不开性空,性空也离不开缘起。一切事物,从现象上看,是缘起的;但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又是无自性空的。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也不碍缘起。缘起的一切都是无自性,都是空。而正是因为一切法空无自性才得以成立一切法。所以《中论》中讲:“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缘起性空就是如此毕竟空寂又宛然而有,宛然而有又毕竟空寂的。它超越一切,又不离一切,相即相入,互不相碍。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能体悟缘起的一切虽然存在,但当下就是性空;而自性本空的缘起现象又宛然存在,这样缘起与性空相应,即是不落二边的中道。因此龙树菩萨在《中论》中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五、缘起性空在佛法中的地位 龙树学说,在佛法三大系中被称为性空唯名论,与虚妄唯识系、真常唯心系相提并论,是中国佛教派系的重要学说,在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佛教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缘起性空思想又是龙树学说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缘起性空的思想理论在佛法中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这里,我想从事理两方面来窥探其地位。 1.缘起性空与二谛——理 佛法是依佛陀所证悟的境界而设施的,佛陀所证悟的境界是缘起正法,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但不说,众生就不能悟入。因此,佛陀大慈大悲,为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故方便假说,以真俗二谛的言教为阐述佛陀的一代时教,显示缘起性空的真实,最后达到无相的涅盘境界。俗谛是世间相对的真实,真谛是出世间绝对的真实,但两者并非绝对的对立,相反而是相互依赖的,佛教教义就是以此二谛为宣讲教行果的方法步骤的。所以《中论》颂中推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又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可见,整个佛法都没有离开二谛。而事实上,从真谛说,谈的其实就是性空思想;从俗谛说,谈的则是缘起有的思想,二谛的内容就是在于说明宇宙一切皆由众缘和合而成,而众缘和合的一切又都是空无自性的。说明宇宙一切皆无自性。如《十二门论》中讲:“众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是有法。”从这里,我们不难窥知,二谛实际就是从缘起性空上体现的,都是为随顺世间,而从缘起事物上讲俗谛,从性空上则讲真谛。若离空而谈有则是自性见:离有而谈空,则又是偏空断灭见。二谛建于缘起之上,缘起性空是体现二谛的。而二谛是阐述佛法的方法,是佛法传播的必经之路,相形之下,也就不难看出,缘起性空其实也就是阐述佛法的一种方便,其在佛法中的地位也就可见一斑了。 佛陀正是一方面依缘起之法说二谛教。要知道,三界众生所见对象都是三界的缘起事物,但凡夫由于无明覆盖的缘故,而不能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所以经中说“无明隐覆名为世俗。”佛陀说法就是依人类共同认识的常识境指出他们的根本错误,引导众生进入圣者的境界。龙树缘起性空思想亦是如此,是在原始教义的基础上,对空和真谛加以理解、加以发挥。讲缘起有讲俗谛只是为引导众生进入真谛,只不过是一种方便说法的权巧。另一方面,佛陀则是依二谛教理显胜义空。我们知道,佛依缘起说二谛教,目的是为让众生依世俗谛去通达第一义谛。目的是要我们从颠倒迷妄中清醒过来,正确认识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无有实性,其性本空,无一法可得。 此二谛虽是显示胜义空,但二谛也是一种方便,实性是没有的。诸法实相,并非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们应该明白,阐述佛法的二谛,缘起性空都是佛说法的一种方便。我们应该知道它们在佛法理论上所占的地位,但千万不可执着于此。 2.缘起性空与解脱——事 佛陀当年所证悟的法概括起来其实就是“缘起性空”四个字。 能体悟诸法缘起性空,就没有执着,没有执着就没有烦恼,役有烦恼就不会造业,不造业也就不感果受报,善恶果报没有了,当然也就得到了人生的解脱。所以佛陀所说的缘起性空,就是人生的解脱法门。因此,真正的行者,不仅要从理论上了知什么是缘起性空,更重要的是要在事相上付诸于行动,把缘起性空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的解脱。 缘起性空的实践,笼统讲,主要可运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禅定,一是在日常生活方面。在禅定修行和日常生活中,时时观察缘起现象,如能通达缘起的假象,然后去透视性空的原理,就是般若之智;若从性空方面反过来建立缘起因果假相,那就是悲济之行。 缘起性空其实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双修。若从具体讲,缘起性空的实践包含了五乘法的实践,如果偏重于缘起的一面,只有悲济行而无般若智,那就是凡夫;如能透过缘起观察性空,只有般若智而无悲济行,那就是小乘;如能明了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能够般若智和悲济行相结合,并以无所得的心去做一切事,那即是菩萨;如把一切事都做得圆满究竟,那就是佛。所以,只要我们去实践它,你就会发现,五乘凡圣的解脱都没有离开缘起性空。 总而言之,通过缘起透视性空,可以达到专门利己的境界,通过性空透视缘起,可以达到专门利他的境界。也就是说,缘起性空告诉我们完全彻底的境界,属于般若智;性空缘起告诉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境界,属于悲济行。而这悲智相结合就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高度理解它们,实践它们就可以实现菩萨大愿,真正成就人生的解脱,因此缘起性空的实践价值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的。简单言,如我们把它融入慈悲中,必会焕发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