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略谈宗教需要与宗教感情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早年看外国文学作品时,经常看到作者说:宗教需要是人类普遍的需要,宗教感情是人类普遍的感情。当时很不理解,也很不以为然。对于我们这样在无神论氛围中长大的一代人来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有这种需要,有这种感情。然而,时至今日,在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经历和阅历后,笔者觉得,上述结论并没有错,宗教需要和宗教感情确实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普遍感情。

那么,什么是宗教需要和宗教感情呢?从源头来说,它们起源于人类需要帮助的心理。或许有人会说:那样的话,我就不会有宗教需要和宗教感情,因为我这个人最不要人帮了,我万事不求人。但在笔者看来,你未免说的太轻松了。你这样说,或许是根本还没有到时候。试想一下,发生了地震、海啸。当大地在你的脚下剧烈颤动,地面突然裂开马上要将你吞噬;或者几层楼高的海浪迎面扑来。此时你还能不能镇定地说,你不需要任何帮助?或许有人能,但肯定是极为罕见。而可以预料的是,到那时,一个平时不信任何宗教的人,恐怕也会将所有他知道的神灵的名字一起喊出。

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帮助。人们感到不需要帮助,往往是一种假象。例如,许多学生没有觉得需要帮助,实际上是他们的父母已经为他们提供了他们需要的一切。许多有了工作的年轻人没有觉得需要帮助,实际上是社会已经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帮助,如就业机会。而上述假象终究会被严酷的生活无情地打破。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了中年期,你的父母从原先你的依赖对象变得依赖于你;你的孩子也要依赖于你;甚至你的配偶也要依赖于你。你会感到生活的沉重压力。而这时如果社会环境也不理想,失业频频,就业艰难,人更会感到孤苦无依,更会感到需要帮助。

更全面地说,人需要的帮助,不仅是物质方面的,还有心理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尽管一个人在物质上很富有,但他可能在精神方面感到很空虚,需要帮助。所以,就此而言,天灾人祸、疾病伤残、内心烦恼、社会境遇、人际关系方面的麻烦等等,都会使人渴望帮助。

而就帮助的力量来说,首先是家庭和亲友;其次是社会,包括各种社会团体和政府。宗教则是最后的帮助力量,是在世俗力量之外的一种帮助力量。根本上说,世俗的力量终究有限。如上所说,家庭的帮助,会随着岁月流逝、角色转换而不可依赖。而就社会力量来说,无论政府如何诚信负责、非政府组织如何发达多样,终究有其力所不逮之处。尤其是在人生的最后关头——死亡的问题上,世俗力量基本上无能为力,人们只能依赖于各种宗教。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欧美发达国家中也会有约80%的人信仰宗教。

由此可见,宗教需要建立在人们需要帮助的心理之上。当人们能从世俗社会中获得有效的帮助时,人们对宗教的需要就淡薄些。当人们难以获得世俗社会的有效帮助,特别是在生死之类的问题上,根本无法从世俗社会中获得有效帮助时,人们就会转向宗教,从宗教中寻求最后的帮助。这就是宗教需要是人类普遍需要的根本原因。而宗教感情,就是人们对于能给予自己最终帮助的力量的虔诚、敬仰、归顺的心理。

但走向宗教的人是否都是为了寻求帮助?如果在一般宗教中是如此,那么在佛教中,情况并非都是如此。佛教中有宗教气息极其浓厚的宗派,如净土宗;也有几乎全无宗教气息的宗派,如小乘的缘觉乘和大乘的禅宗

缘觉乘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意味深长。缘觉也译为辟支佛,或独觉。粗略地说,缘觉就是没有听闻佛法而独自悟道的一类人。这类独觉者,他们独自在山间林下修行,不结伴侣,独居修行一百大劫,从而积足善根功德。他们所修的法,是三十七菩提分法;所悟的道,是十二因缘。在漫长的修行历程中,他们清除了自身的污染性(即破除了无明和我执),实现了人格的完善,并把握了真理(十二因缘),最终证得了辟支佛的果位。因此可说,他们进入佛教,不是为了寻求帮助,而是为了掌握真理和完善人格,从而证得解脱。同时,缘觉乘的存在也意味着:一、真理是一种不依赖任何人的独立存在,佛菩萨是掌握了真理的先觉者,而其他人也同样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认识真理;二、只要认识了真理、完善了人格,即使没有佛菩萨等外力的帮助,人还是能依靠自力证得解脱。

大乘的禅宗则再次验证了这一道理。禅宗行者在参禅过程中,不诵经,不拜佛,不从事任何人们熟悉的宗教活动,而是一味参究自心,以期明心见性。在禅宗中,自性就是最高真理。在把握了这一最高真理(即见性)后,禅宗行者还须继续保任。在保任自性境界的过程中,禅宗行者不断地清除自身的污染性(即无始以来的习气),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从而证得解脱。

因此,与一般的宗教需要是寻求帮助不同,佛教中有部分人的宗教需要是探求真理、完善人格,以此方式来获得解脱。而这种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完全符合佛教教理,或者说,是来自于佛教教理。

大凡一种思想、一种学说,都有一个根本出发点,由此而逻辑地构建其全部的理论体系。这一根本出发点指明了该思想学说的终极存在,也是其终极价值的归宿。例如,基督教的根本出发点是上帝。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创造了人,因此,上帝就是终极存在,也是基督教终极价值的归宿。由此,人应完全遵从上帝,做上帝的忠实仆人。

佛教的根本出发点是众生,是无始无终的众生的个体生命。在佛教的教理中,无量的众生,不是由任何神创造的,而是始终存在的,并将永远存在下去。因此,世上没有造物主,也没有任何外部力量主宰人的命运。人的命运的好坏,完全是个人自己以往所作的结果,所谓自作自受。因此,众生无论是在三界六道轮回,还是跳出轮回获得解脱,最终都只能取决于众生自己。正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中,缘觉乘、禅宗等几乎全无宗教气息的教派,在佛教中也能合法地存在,并取得相应的地位。

进而,大乘佛教在掌握真理、完善人格后,其宗教需要从一般宗教信众的需要帮助,转变为希望帮助众生;其宗教感情则从对帮助者的虔诚、敬仰、归顺,转变为对一切众生的“同体大悲”的感情。普度众生是众所周知的大乘精神。众生未度,自心不安;众生受苦,不敢独乐。于是就有了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愿。

佛教中的这种以追求真理和完善人格为需要的倾向,使佛教的宗教色彩大大淡化,所以近代佛教学者欧阳竟无先生提出:“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但如果客观地看,在佛教信众中,多数人的宗教需要和宗教感情还是上述一般的宗教需要和宗教感情。例如,佛教信众中最多的人群还是净土信众。净土信众一心一意期盼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帮助,在临终时能被上述佛菩萨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虽然作为佛教的净土宗,与崇拜造物主、救世主的其他宗教,在根本教理上完全不同,但其信众希望获得帮助的心态与一般宗教信众的心态并无二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