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 1宗教市场论 近年来,宗教市场论已成为研究宗教问题的一个热点。“《信仰的法则》一书系统阐述了宗教市场论的基本内容:宗教系统与经济系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宗教市场的构成包括现有和潜在的信徒需求,寻求服务这一需求的供应者和各种各样的宗教产品。在宗教市场上,人们的宗教需求长期来说是稳定的,宗教变化的主要根源取决于宗教产品的供应者。如果宗教市场完全受市场驱动,没有外在管制,就必定导致宗教的多元和竞争,进而产生热切而有效的宗教供应商,提供优异的宗教产品,进而促进人们消费宗教的水平,出现宗教的繁荣。相反,如果宗教市场由国家垄断,必定产生懒惰的宗教供应商和无效的宗教产品,进而降低宗教的消费水平,引发宗教的衰弱。” 宗教市场论引导人们把宗教现象的解释与预测作为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来分析与研究。 1.2佛教的本质 佛教的本质意蕴存在于佛教经典之中。佛教经典数以千计,然而其中心思想要点全息一律:如是,不二,离相,无我,自性,是经。我们以佛经《金刚经》、《坛经》经文为例示证。 如是。“如是降伏其心”,“如是生清净心”,“如是布施”,“如是观”,“如是我闻”,“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这里,如是,就是顺势随缘,身安心净。一方面,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应事物演变的趋势;另一方面,心净不染,竹影扫阶尘不动,空月穿海水不惊。 不二。“不增不减”,“不取不舍”,“不善不恶”,“不生不灭”,“不二之法即为佛法”,“不二之性即为佛性”。一切相互共轭的事物:物我,佛俗,善恶等,皆非此,亦非彼,而是超越于此彼之上的空无。不二是佛学的根本模式:第一步,站在俗的立场上观察,第二步,站在佛的立场上观察,第三步,超越于俗佛之上,扫除一切计较区别,各归其自然本然,实现其本来面目。 离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离一切相即见如来”,“于相离相”,“菩萨于法不说断灭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不名真菩萨”。离相的实质是面对一切境界,不生关联,不进行逻辑模式推演或模型理论模拟的操作。相就是相,心灵不对境相进行变换切转沟通测控,由“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至“见山只是山”。 无我。“知一切法无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这里,一是无我之既有的相对知识,二是无我之作为观察世界的参照系。 是经。“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中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乃至四句偈等,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称、不可量、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法皆从是经出”,“当知是经文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是经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有人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又若有人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是经,尔此福德胜前福德”。 自性。“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自性能含万法”,“持用《金刚经》,识自心,见自性,直了成佛,莫向外觅”,“一切般若智,世人本自具有”,“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自性本佛,离性无别佛”,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心来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众生成佛”。“努力自见勿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就是说,自心不执著任何事物,甚至包括佛法、包括空寂。“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亦莫著空枕寂”,“一念绝即别外受生”。“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 总之,佛经教传的关键点,就是:对人的心灵姿态进行给定模式的操作——“如是”,“不二”,“离相”,“无我”,“持经”,使之适合于本佛自性的显现——“见性”。也就是“见一切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是“直了成佛”,也就是“一念悟即至佛地”。这是人类社会所有操作中最具本质性的操作——“变更命运”的操作。 并且:“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在外求”;“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皆得成就无边无量功德”;“若有人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又若有人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是经,尔此福德胜前福德”。这就是说,“持经”、“识心”、“见性”、“传法”,是具有极大的财富增值的行为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 所以,佛教是人的心灵姿态操作模式,佛教以成就人的自性顿悟成佛为宗旨,佛教是搭载于人类社会的产业系统——生产佛。生产佛(不包括供养佛)所伴生的功德是一切俗世行为所不可及的;生产佛(包括供养佛)所伴生的福德远远大于“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如此说来,佛教是超高效益的产业系统,佛教是超大福利的经济模式。 然而,佛教产业的超高效益和超大福利同时又具有不可验证性——佛界与俗世是隔绝不可测的。于是,佛教产业又具有超大风险性。这样一来,佛教产业的运营完全建立在人的佛教理性基础之上。 本文论述佛教产业的性质与规律。 2.佛教产业的性质与规律 2.1佛教理性: 经济学的理性人原理说,经济人以自身收益代价比最大化为原则来设计和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持有资源配置模式。这里的收益,是经济收益。然而现实经济社会中,支配人们的行为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设计与选择的,不仅是经济收益,还包括其它一切收益,如道德收益(为了成全某种道德责任,不惜放弃一些经济收益而成就这一道德实践),角色收益(为了实现某种角色的认证,不惜放弃一些经济收益而成就这一角色实践)。这其它收益如同经济收益一样参与经济人的利益权衡。也就是说,经济人的收益代价比最大化,不是纯经济收益代价比最大化,而是所有各方面收益权衡综合最大化。“变更命运”这一根本性的利益,当然位于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思考也就是理性思考之中。 认识到佛教能够“变更命运”:1.或者持经识心见性传法功德圆满筑就自已佛的世界而自由无限美妙永恒,2.或者供养佛信仰佛敬奉佛传承佛无所住行于布施而转世轮回福德美满,并以此为参照权衡自已行为模式或资源配置模式的设计与选择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是具有佛教理性。佛教理性是支配人们就业于佛教产业(如佛僧)或从业于佛教产业(如居士)的基本驱动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