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南居士:逆耳言(8)

六祖曰:‘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永明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甚者丹霞烧佛,南泉斩猫,为启他悟,另出手眼。试看各祖门庭,得度者何止千百,若夫未见性者,本属一团黑

  六祖曰:‘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永明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甚者丹霞烧佛,南泉斩猫,为启他悟,另出手眼。试看各祖门庭,得度者何止千百,若夫未见性者,本属一团黑漆,何苦强作解人,鹦鹉学语,而不以盲引盲,同落火坑者几希。祖师云:‘谤我者生天堂,学我者入地狱。’此一棒呵,正为是等人而发也。

 

  名之害

  名是实之声响,实是名之本质,必有其实,自溢其名,所谓实至名归也。然实有益于自他者也,名无益于自他者也。无论世出世法,凡求事业成就,必须立志发愿,务其本质。若先存心在名,是已舍本务末,因地不真,而望真果,岂可得哉。

  有阴德者‘隐名’,高尚其志者‘逃名’,谦抑者‘让名’,此皆有实德,而以名为耻者也。廉洁自持者‘惜名’,喜功者‘争名’,此亦有其实,而昧于道者也。羡虚荣者‘沽名’,欺世者‘盗名’,贪货利者‘冒名’,出事出风者‘造名’,此皆无其实,但以多欲塞胸,而不计罪福者也。

  求道求名,两相背驰,故真实学人,必远名闻利养。此关不破,遑能论道。惜莲池大师,远参遍融和尚,膝行再请,融仅曰:‘守本分,不要去贪名逐利’数语。退出,同行者大笑曰:‘千里远来,原来不值半文。’莲师却奉若拱璧,一生遵守,故其成就也大。

  尝见今之学人,初受三皈,恂恂然虚怀好问。继受五戒,则有矜色,便以问人为耻。进受菩萨戒,学与德反见其退,后所尚者,多在自吹自擂、架子场面上用功夫矣,虽作一切佛事,大都色庄者乎,故其成就也少。

  或曰:今日世运,魔外繁兴,拥护吾教,亦有赖于宣扬,纵无内而有外,不胜内外皆无乎?殊不知无内者,绝不有外,实以言为心声,动为心相,心既被名所驱,则口有言,身有行,显为名之表现,适足招他讪讥,宣扬云乎哉?多见其于已于教,损而已矣。

 

  发大心

  是月也,台中灵山寺,传授在家菩萨大戒,四众憧憧,往来于道,相见互曰:‘发大心’彼此唯唯否否,嗫嚅而去。实则言者在口,听者在耳,若夫言发于心,听印于心者,恐百无二三焉。倘试问大心云何?都漫以菩萨心对。窃谓此语儱侗,难悟新学。予不敏,仅就大之所指,及戒后应作,摭拾贡献,愿受戒诸菩萨,幸一垂察。

  (一)大事因缘,唯佛究尽,为‘极菩萨行’,求戒以后,不希图人天福报,不沉滞化城涅盘,要取‘无上正等正觉’,上与诸圣把臂齐肩,勇猛直进,誓圆佛果,如满月轮。为其所证应大,是名‘发大心’。

  (二)悲悯众生,末生死海,为‘行菩萨道’,求戒以后,了知四生有情,六道含识,皆是多劫亲眷,与我一体。睹其众苦煎迫,轮转三途,自当本大乘精神,牺牲一切,六度齐资,四摄并用,不厌不疲,不舍一众,如日普照。为其所摄应大,是名‘发大心’。

  (三)五浊恶世,刚强难化,为‘培菩萨德’,求戒以后,上弘下化,只有精进,环境反应如何,在所不计,或被讥讪,或被侮辱,或被嫉妒,或被陷害,或被刀杖,或被毒药,如是等等,安然忍受,等饮甘露,不怨不退,如海广纳。为其所容应大,是名‘发大心’。

  (四)世间尘劳,皆是佛事,为‘尽菩萨责’,求戒以后,弘法种种方便,护法种种事业,自修种种法门,利他种种设施,一时二时,至二六时,俱不休息,一事二事,至百千事,俱不畏缩,为地能生。为其所载应大,是名‘发大心’。

  学菩萨者,必证摄容载四端皆大,方合大心。始勉强而著相,终自然而无相,人自赞曰四大皆空,茍于此都无行解,人亦讥曰四大皆空。新戒菩萨,当鉴此赞讥,知所警惕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