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7

弟子规,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七集)  2007/3/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200-07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讲到「首孝弟」,这个首就代表著一定要从这里开始扎自己德行的根,也要从这里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这样子才是找到了德行的根本。「德者本也,才者末也」,我们找到了本,才不会本末倒置。但很多家长会想,他假如没有很高的学历、很多的技能,很可能这一生没什么大的作为。其实当一个人的孝悌之心起来的时候,他的道德、学问的学习,以及技能的学习,就不需要人家去推。你看我们现在为人父母督促孩子学习都很累,所以要找到一个人生根源的动力,就是孝心、就是爱心。我们看教育的「教」字,就把孝字含摄在其中,《孝经》开篇也告诉我们「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在孝,「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就要从这个地方开始。这一句话当初我们看懂了以后生大欢喜,因为多少的人一辈子几十年过去了,不见得能读到这句经句,也不见得能了解德行的根本在哪。

  我们曾经在南京,跟同修们一起分享中国文化,有一位六十几岁的长者他就说到,他修学多年一直觉得功夫不得力,最后终於发现自己的孝做得不够彻底,不够用心,就好像一棵树根烂掉了,水份吸不上来。再从这颗孝心又推演到对一切人的爱心,而且这是自然而然的。假如我们今天看到他人,关怀的态度提不起来,他的根本就是孝心还没发。有一个孩子跟著父母一起出去走一走,看到旁边有一位老婆婆在那里乞讨。这个孩子他的家庭很和乐,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很孝顺。所以看到这个情景,这个孩子也很难受,父母就叫这个孩子,你赶快拿些钱去给老太太。这个孩子拿完之后,回到车上没多久就哭起来了,父母很吃惊:「你怎么哭起来了?刚刚不是叫你拿钱给这个老婆婆,这是做好事,你怎么这么伤心?」孩子说到:「这个老太太的孩子、孙子去哪里了?她的孩子、孙子怎么没有像爸爸妈妈、像叔叔,像我们一样孝敬这个老人家?」

  你看他们家庭有孝道的承传,他设身处地的心就出来了。这个孩子在那个礼拜上《弟子规》课的时候,跟老师讲到:「老师,我以后长大要办学校,要让更多为人子、为人孙子的,要懂得孝顺父母的道理;我还要办养老院,收容这些没有人照顾的老人。」这个孝心自然而然,这个仁爱,感同身受的心就引发起来了。所以我们老祖宗教人最重要的,就是这颗善心的启发,「长善救失」。有一句古话说「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这个士就是指读书人,器就是心量,识就是深远的见识,可以看得很深远,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而后就是先后顺序。但我们现在孩子一个礼拜排的、学的,这些数学、跳舞、珠算,一大堆的文艺排得满满的,但是有没有教他扩宽心量?有没有教他人生的见地、智慧?假如没有的话,那就本末倒置。

  甚至於孩子回到家里,说:「妈,我们今天学校发生了一件事,有个同学吃饭不小心把饭给打翻了,我就把我的一半都给他吃了。」结果妈妈马上从他的头推了一下:「傻孩子,那个钱妈妈付的,你怎么可以给你同学吃?」这个心量就没有教到,我们不能教给孩子是错误的人生态度。整个我们中国的历史看到,心量大的人有福分。范仲淹先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他的家道绵延了一千年不衰,这就是器度。诸位同修们,我们的家族、我们的家道要绵延多久?有想过这个问题的举手。

  这个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明天都不知道走到哪儿去了。我们的孩子问说:「爸,去哪?」我们说:「你问我,我问谁?」要看得深远!范仲淹先生当初在他们家的祖堂前面种了两棵树,叫君子树,种了松树。在树的两旁写了一副对联,「清荫大庇,期与千年」,你看这棵树的庇荫,其实树叫君子树,代表君子的德风庇荫他的孩子能达千年之久而不衰。所以范仲淹先生非常有信心,他的风范一定可以垂范他的子孙。我们现在有没有信心,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的人生态度,可以垂范后世?所以这是心量大。

  历史上有心量很小的,曹操,他说到「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以天下人负我」,所以心量很小。而且他讲的时候,他误杀了一个长者,这个长者本来是盛情招待他,他误以为要陷害他,就把他全家都杀了。之后发现自己误杀了,没有惭愧心,还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以天下人负我。这么小的心量得到的结果,是他到孙子的时候就被司马族给篡位,诛了他三族的子孙,三族都杀掉了。那也代表曹操虽然那么有权势,弄权一时,凄凉万古。诸位同修,您曾经遇过曹操的子孙吗?你有没有遇过曹操的子孙?绝对没有,因为他们已经被诛三族,已经灭族了。诸位同修,您有见过秦桧的子孙吗?都没有了!「心作良田百世耕」,我们用这颗心做出来的风范,让孩子、让子孙能百世来耕耘福田。

  我们记得去年的春节,办的课程当中有一位范文正公的后代来到现场。他上台以后就跟大家说到,很惭愧,我是范文正公的后代。当下底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很多人忍不住激动的情绪,都站起来鼓掌。你看一个祖宗的德行庇荫到千年以后的子孙,他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被所有的这些同仁、朋友们爱戴。我们希不希望我们的子孙是这样?会不会有一个人上去说,大家好,我是秦桧的后代?他可能要讲这句话以前要准备一支雨伞。

  我们曾经有一个老师,他的爷爷非常乐善好施,在一个地方当书记。自己家里都没东西吃了,听到有人比他们苦,粮食都拿出去,自己吃米糠,这个行为就印在他的孙子的心中。有一天他的孙子出去读书回来,坐摩托车,摩托车司机把他载回来之后,看看这个地方就问他,说某某人您认不认识?他说那是我爷爷。这个计程车司机马上恭恭敬敬的说,「你的爷爷心肠真好」,就要走了。这个老师说我钱还没给你,他说不用了。所以祖宗的风范确实给孩子开了一条更宽广的大道。士先「器」这是心量,「识」是远见,我们能学《弟子规》,对人生能看得更远,这就是远见。

  周朝周公制礼作乐,开了八百多年的盛世;秦朝都用武力征服他人,只有十五年这个朝代就灭掉了。所以要看得深远,不然折福,秦朝十五年灭掉,他的子孙也被人杀了。一个人一生的成败都在心量,都在智慧上,这个「首孝弟」,孝悌就是心量的根本所在。「悌」里面首先说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们还没学《弟子规》以前,常会认为自己满孝顺的,我拿给父母的钱比兄弟姊妹还多,用这样的心来衡量孝顺。学完之后很惭愧,因为兄弟不和,根本不可能谈得上孝,自己都被自己给骗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