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孝心一开 百善皆开(2)

有三个人,三个好朋友,刚好遇到一个海难,幸好祖宗有积德没有淹死。所以三个人漂到一个荒岛上,结果在这个海滩上看到了一个神灯,你看到神灯要怎么样?看到神灯要把它擦一擦(你们都没有童年?)阿拉丁神灯赶快把

    有三个人,三个好朋友,刚好遇到一个海难,幸好祖宗有积德没有淹死。所以三个人漂到一个荒岛上,结果在这个海滩上看到了一个神灯,你看到神灯要怎么样?看到神灯要把它擦一擦(你们都没有童年?)阿拉丁神灯赶快把它擦一擦。精灵出来了,“主人,我给你们三个愿望,不过你们有三个人,所以我数学学得不错,三除以三等于一,一个人一个”。

    第一个开出租车,日也开夜也开,很累,“我的愿望就是能有几台出租车,我当老板,让他们去开。”这个精灵说“小事一件”。咻!就把他送回去了,他就回家当出租车老板。第二个是在7-11工作,所以每天也是要轮夜班,也很辛苦。他说:我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店,我请人家来看就好。精灵说小事情,咻,他回去当老板。第三个朋友想很久,平生无大志,只求六十分,也没有什么志愿,想不到什么,但是想想这个荒岛也不错,在这里混日子也不错,不过我一个人在这里太寂寞了,“我希望前面那两个也回来陪我”。咻,“啊!”听到前面两人的尖叫。

    诸位朋友,你身边有这种朋友?你不要笑。怎么样分辨朋友重要。我们每天在那里耽心,我儿子以后出去会不会交到坏朋友,天天在那里烦恼,刚好有一天真的交到了,心想事成。这样烦恼有用吗?我们人都在做很多一点帮助都没有的事,真正有帮助的事都没有去做。好,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这个担心没有用;你要担心的是“孩子有没有能力交到好朋友”,这个才重要。很多家长,我们教孩子都教人做人做事,他就说:“老师,你把孩子教得这么善良,他出去以后,假如被人家欺负怎么办?”有这种烦恼的举手?都烦恼在心里。一定很多家长很担心这个问题,怕他交坏朋友,怕他太善良被人家欺负。

    所以人思考事情,不能顺着自己的思考,因为我们想的是错的。应该要顺着什么思考?顺着真理思考才对。《易经》里面有一句话,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不过现在一般都讲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差不多。意思就是说“龙交龙,凤交凤,隐痀交当戆”,就是物以类聚。所以你的孩子是善,他吸引来的朋友是什么?善人。不然你试试看,一群善人聚在一起,那比较坏的人看到还没走过来转头就走了,有没有?有,对。假如一群恶人在一起,你的孩子温文儒雅,他看到那群人,他就觉得好像就被弹开了,自然而然。所以我们要顺着真理思考,不能顺着烦恼思考事情。所以重点在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善人,这个要去思考。

    再来,我毕业十年了,已经进入十一年了,在这十一年来,我也没有被人家欺负过。我也勉强算得上一个小善人,我也没有被人欺负。所以很多事都是多烦恼的。再来,我的外甥,他差不多两岁多,他母亲就开始教他《弟子规》。教《弟子规》要教如何落实在生活,不是只有教他读。所以这个孩子到外面去玩,看到其它小朋友骂人,或者出手推人家,他都会拉拉他妈妈说:“妈,那个人不可以骂人,那个人不可以打人”。“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不能随便骂人,不能随便打人,“凡是人,皆须爱”。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判断?因为当你教他说:“孩子,孝是善”,请问他知不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恶?(有这么困难?也不是考大学)不孝,对!不孝!悌,友爱兄弟、尊重长辈是善,请问什么是恶?不尊重长辈,无礼,兄弟打架是恶,不悌是恶!生活很有规矩是善,什么是恶?没规矩!说话有信用是善,什么是恶?没信用。有这么难吗?所以当你教他善的时候,他同时会判断什么是恶。所以孩子就能善恶分明,不然他就会善恶不分。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报导,有一个孩子犯了很大的刑法,要判重罪了,刚好警察局通知他妈妈,通知过来,在电话那头他妈妈说:“不可能是我儿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可能在路上还在哪里,不可能是我儿子”,突然进入警察局把那个门一打开一看,谁?她儿子。马上说:“都是被那群朋友带坏的”,责任一句话就推得一乾二净,这个没有责任心。

    我们要了解,所有事物一句话就涵盖了,“万法因缘生”。圣哲人很有智慧,一句话就把所有万事万物的道理讲透了,“万法因缘生”。有因有缘会结果。我们看看,你种了一颗绿豆下去是因,要有什么缘才会长出来?要浇水,够不够?要阳光、要有空气,还要有土壤,它才会长,所以结果。今天孩子会误入歧途,什么是因、什么是缘才会结这个恶果?今天有恶友的缘,但是他善恶分明,遇到恶友他会闪,会不会结恶果?不会。所以这个恶因在哪?善恶不分!他这个善恶判断力从小没有扎根,所以一遇到外面复杂的环境污染,马上就偏颇了。

    所以与其你一直在那里担心外面的社会很污染,不如把孩子的因种扎实,这个重要!要从根本下手,不然你会烦恼不完。像我跑到海口去,假如我善恶不分,那我妈妈会怎么样?担心死了。所以我们要了解到,要让孩子往后能选择好的朋友,一定要先把他的理智、把他善恶分明的能力,根要扎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